突遭疯抢!价格创历史新高
作 者丨陈植
编 辑丨包芳鸣
图 源丨图虫
截至7月30日14时,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徘徊在2.129%与2.417%附近,盘中双双创下年内低点2.129%与2.405%。通常情况下,长期国债收益率越低,表明其交易价格越高。
与此对应的是,7月30日当天,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与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交易价格均创下历史高点。
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向记者指出,众多资本之所以再掀买涨长期国债浪潮,一个重要导火索是本周众多银行相继调降存款利率后,市场预期大量存款资金将转向理财产品,引发理财资金配债需求日益旺盛。因此众多资本纷纷抢先买涨长期国债“待涨而沽”。
“更重要的是,在央行相继调降7天期逆回购、LPR与MLF利率后,金融市场正形成两大共识,一是在降息后,央行入市卖出国债的容忍度可能相应调低,二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重点正优先转向资金流动性相对宽裕与刺激经济增长,这都有助于长期国债价格阶段性上涨(债券收益率继续探底)。”他分析说。
记者多方了解到,7月以来,相比农商行购买长期国债力度减弱,非银机构的配债热情则持续高涨,包括基金、券商、保险等机构都在纷纷加仓长期国债。究其原因,是存款利率调降所引发的存款搬家预期,令他们预期未来更多理财资金流入,配债需求也相应增加,纷纷提前配置长期国债锁定较高的持有到期策略回报率。
一位保险资管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在存款利率调降后,流向分红险与增额终身寿险的资金有所增加,为了防止这些资金配置长期国债时遭遇“收益率偏低”状况,他们本周以来一直在增持长期国债。
他同时表示,如果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1%与2.4%,市场买涨长期国债情绪可能会“反转”——因为市场可能低估了央行入市卖出长期国债的“容忍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央行之所以没有入市卖出长期国债,一个重要原因是8月将迎来长期债券供给高峰期。
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已有27个省市公布8月发债计划,总计发行债券募资金额达到9600亿元,这意味着在8月份,仅仅地方债发行净融资约在6000亿元,这还不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债券发行的募资额。
国联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清荷认为,市场还需考虑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化债等用途所引发的额外发行量,可能形成类似去年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期间的债券供给冲击。
一位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不排除央行先评估债券供给增加能否有效改变当前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是否令引导长期债券收益率回升),再考虑新的入市卖出国债时机。
“毕竟,若央行抢先入市卖出长期国债,可能会导致长期国债价格与收益率剧烈波动与市场投资信心下滑,是不利于相关债券发行募资的。”他直言。但是,无论央行是否入市卖出长期国债,还是长期国债供给能否增加缓解债券市场供需紧张状况,他们已通过国债期货开展套期保值,对冲相当比例的长期国债持仓期间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机构买涨长期国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7月下旬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下行迭创年内新低,与近期多家银行纷纷调降存款利率有着密切关系。
存款利率下降直接利好长期国债价格走高。究其原因,一是存款利率调降引发“存款搬家”状况潮涌,当大量存款资金涌入理财市场,势必推高理财资金配债需求;二是存款利率调降令银行资金成本下降,也增加他们配置长期国债提升资金收益率的兴趣。
“目前,前者对长期国债价格持续走高(债券收益率迭创新低)的影响力更大。”上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
一位券商理财部门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一周他们继续加仓长期国债,因为业务部门反馈咨询券商理财产品的高净值投资者有所增加。为了避免这些客户理财资金配置长期国债时遭遇“收益率过低”状况,他们也先动用部分理财资金抢先加仓长期国债。
他承认,他所在的券商自营部门也在积极加仓长期国债,因为后者也希望从新一轮长期国债价格上涨行情获得可观的交易型收益。
前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直言,当前众多投资机构争相抢先加仓长期国债待涨而沽,还汲取了此前的投资经验。
数据显示,去年12月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不同期限债券收益率均纷纷快速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10年期地方债、30年期地方债收益率分别下降12个基点,15个基点与21个基点。这令众多投资机构意识到,借着银行存款利率调降机会买涨长期国债价格(押注国债收益率下跌),具有极高的胜算。
“目前,各类非银机构买涨长期国债的热情仍然相当高,似乎市场突然不再担心央行入市卖出长期国债风险。”前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感慨说。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背后,是在“降息”后,市场重新调整了央行入市卖出长期国债的“条件”。以往,部分投资机构认为若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跌破2.2%与2.4%,央行很可能入市卖出长期国债;但在LPR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分别调降10个基点后,这些投资机构认为只有当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5%与2.2%后,央行才会考虑入市卖出长期国债。
“尤其是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7.3回升至7.26,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维持在-200个基点附近,央行相关部门的稳汇率压力相应减弱,迅速入市卖出长期国债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与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的几率也随之下降。”前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分析说。
买涨潮能持续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长期国债买涨潮能持续多久,同样备受金融市场关注。
一位股份制银行债券交易员认为,近日长期国债收益率迭创年内低点,还与当前资金面相对宽松有着密切关系。
在7月25日开展月内第二次MLF(中期借贷便利)释放资金后,7月25-26日央行又分别开展2351亿元与3580.5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对冲原先逆回购操作到期资金量后,这两天逆回购操作又分别净投放1861亿元与2990.5亿元资金。
“当前相对宽裕的资金面,进一步驱动众多投资机构推高长期国债价格。反之若资金面趋紧,他们就会迅速抛售长期国债获利离场,令长债买涨潮随之落幕。”这位股份制银行债券交易员指出。
浙商证券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近期央行增加资金投放,主要目的是维持资金面平稳。究其原因,临近月末,市场资金面略有收紧,加之月末两周政府债券发行量相对较大,后续央行潜在的入场卖债操作也可能对资金流动性产生扰动,央行相应释放资金,可以保持资金面稳定。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相对宽松的资金面对长期国债买涨潮持续的支持力度,其实相当有限。数据显示,8月—12月期间,MLF操作的到期资金规模分别达到4910亿元、5910亿元、7890亿元、14500亿元及14500亿元。
银河证券发布报告指出,除了大规模的MLF到期,据各地政府披露的三季度债券发行计划估算,8月—9月地方政府债券总发行规模分别为10698亿元与7420亿元,因此未来资金面可能会进一步趋紧,导致央行有着较强的释放中长期资金流动性诉求。
记者获悉,目前众多金融机构预期央行可能三、四季度降准25—50个基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基于弥补基础货币缺口、稳定货币供应规模、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等方面需要,央行有必要全面降准25个—50个基点,释放5000亿元—10000亿元资金。
“不排除央行相关部门可能在降准前入市卖出长期国债,避免投资机构借助降准措施掀起更大规模的买涨长期国债浪潮,令长期国债收益率彻底偏离央行容忍的波动区间。”前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储蓄国债也曾引发投资者抢购热潮,450亿元储蓄国债被一抢而空。普通投资者怎么买国债?可回顾此前《21财料》↓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黄丽鸿
21君荐读
“手撕老板”举报信疯传!高管房产过亿、员工被不公平对待?财通资管:已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