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专栏 | 喧嚣下,需要刻意寻觅孤独……

2017-01-16 齐超 芭莎艺术



而雷同一律的喧嚣之下,

孤独才是最区别彼此的独善其身。


作为新媒体时代之下的媒体人,我们除了有权呼吸,其实是无权喘息的。既然选择了从事媒体,准确地讲是新媒体,那么你就必须强迫自己做一根被上紧了的发条,永远不知疲倦地运转下去——无它,职业使然——如同作为军人的比利·林恩必须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最先冲上战场一样。


其实,一年里总有几个时刻能让我庆幸自己从事的是艺术新媒体,而不是时尚、娱乐新媒体。比如去年9月初的一个周末,演员舒淇忽然发微博宣布结婚。看到这条消息时,我正在前往一位艺术家工作室的路上。这样的新闻忽然爆出,熟悉媒体领域的人们一定能猜到娱乐小编是有多想哭。我马上给某娱乐大号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发去了“慰问”,对方立刻回复了一个“哭脸+握手”的表情,这是新媒体人之间无言的心有灵犀。



●  很多艺术媒体从业者都曾感慨过,比起娱乐新闻,艺术似乎永远显得那么小众。


舒淇结婚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因为我接下来就吩咐编辑调整了推送微信的时间。可以预见,小众的艺术资讯在未来的几个小时之内必将被淹没于浩瀚的娱乐洪流之下。后来的数据也表明,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我们最怕所在领域的杰出人物生老病死,真的,连获奖都不行。



●  
诺贝尔奖官方宣布鲍勃•迪伦获奖后,我们的新媒体编辑加班加点,连夜写出了一篇点击率甚高的新媒体文章。


●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是美国著名摇滚歌手,有着“朋克教母”的名号,除了音乐,她还写诗、作画,文学造诣比音乐还高。鲍勃•迪伦此次诺奖就是由帕蒂代为领取。


比如,前段时间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表面上看,一位歌手拿了诺贝尔和一个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的新媒体毫无关系。但鲍勃·迪伦会画画呀,他还有自己的代理画廊并多次举办展览呀——这就和我们有关系了。我常说,要有一双善于发掘选题的眼睛,身边处处是选题……写到此处,我不禁呷了一口威士忌。



●  鲍勃•
迪伦绘画作品《无尽的公路》(Endless Highway ),2015-2016年


当然,这只是媒体工作当中最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之一。它时常发生在每一个新媒体从业者身上,甚至,它都不该被提起。


而我想说的是,“快”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我不知道这是时代速度,还是中国速度。物流业的发展让现代人不用成为杨贵妃,就可以享用远在千里之外的新鲜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时代一去不返。而顺丰又将这个时间缩减到了一天,而闪送呢?大概是两个小时。世界范围内,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度能够让普通民众以低廉的成本享受到如此快速的便捷。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用电动三轮铸就了不朽的关于速度的伟业,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受惠于此。



●  
在不久的将来,快递也许会这样送......


而这一切快的背后,是互联网的强大支撑。不光线下快,线上更加转瞬即变。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只用一分钟就让埃塞俄比亚的一条新闻传遍全球每个角落——只要其内容足够劲爆。所以,在此不妨诛心一下,你一定会觉察到我们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喧嚣,雾霾以及各类社会群体事件的最新资讯随着每一次刷新而纷至沓来,心情糟透了对不对?海量信息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至少,它真的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  每当朋友圈里出现这样的图片时,心情是不是糟透了?


我是个理性的人,甚至有时候会理性到让身边最亲密的朋友都生厌的那种。“挑剔、刻薄、下嘴狠毒,轻易不发表观点,出口即造成大规模杀伤。”这是一位艺术家朋友的评价。照理说,这么理性的人是不会做出冲动之举的。但偶尔——极偶尔的情况下,我还是想慢下来一小会儿,哪怕只有一天也好。所以最近,我就小小地冲动了一把。



●  3D+4K+120帧的观影效果还是值得一试的


上个月的某个周末,趁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映的前一天,我专程买了高铁票去上海SFC影城看了120帧版本。主要原因是,全球只有五家影院可以放映120帧版,而国内只有北上两个城市的两家影院可以放映。而如果比较这两家影院的观影效果,据说上海这家更佳。本着将事情做到极致的上升处女座本性,我冲动地去了上海——只为看一场电影。



●  
无论是导演还是艺术家,只要你是一名创作者,创造力决定着你到底能够走多远。


顺便说一句,上海人民的观影习惯值得赞扬,中间接电话、回微信、聊天的几乎没有,这是美德,须保持。


我有一个偶试不爽的经验:只拎一只手袋,不带任何行李地去旅行,是非常缓解焦虑的行为,前提是别去探险就好。路上,我照样写邮件、回工作微信。只不过,此时你身旁的景色却时时刻刻都不再相同。说走就走多半只是意气,而孑然一身才轻轻松松。



●  即便身在旅途的高铁上,可能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还是占了大多数。


高铁上是孤独的,无人与你交流,你可以安静下来看书、听音乐或是彻底发呆。夜晚的上海也是孤独的,你肆意游走在不知名称的街道上,治安良好、安心惬意。忆前事,经验总结;思来日,未雨绸缪。但这样的冲动,真的一年一次就好。



●  当“喂鸽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梁朝伟有时闲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TM才叫生活。”——这当然是多年前网络上盛传的一则段子,我也不知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应该被提倡的生活方式。但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偶尔任性。去哪里不重要,时间长短不重要,是否说走就走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在这段短暂的出行当中享受到孤独的乐趣。



●  丹麦画家peter vilhelm ilsted描绘的关于背影的作品


——没错,孤独的乐趣。去年,我亲眼目睹的一个最孤独的场景是这样的:一位身价上百亿的企业家独自一人吃着早餐,而下属们全都聚在门外悉数不敢靠近。我想,那孤独的背影大概才是他常态之下的真实写照。每个杰出的企业家都是艺术家,而我猜测,他们在商业领域的多数重大决策也一定是在孤独的清晨或夜晚制定的。



●  
艺术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描绘关于背影主题的作品《女人梳理她的头发》,纸上粉彩,1884-1886年,现藏于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当然,有人一定会觉得作为企业家,如此高处不胜寒,也很可怜可悲。而当我坐在这位企业家面前问他,自己吃早晨是否孤独时,他却莞尔一笑,进而说:“你知道吗,那20分钟可是我一天当中最轻松、惬意的时间,我非常享受。要不是之后的日程被排得满满的,我宁愿再多吃10分钟。”



●  艺术家杜尚(Marcel Duchamp)


艺术家杜尚在1912年做出一个决定,他说:艺术家必须是孤独的,自己面对自己,就像在一条沉船上一样。我也和很多艺术家聊过孤独这件事,他们和我说,那种感觉就是夜晚独自伫立在作品面前,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无助;又或者连自己都算在内,全世界都鄙视自己的作品,凄苦。总结起来,孤独是什么?可能就是与最爱的人拥抱的那一刻,你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我们所感受的就是孤独本身。


以我近几年对于艺术界尚且浅薄的观察而总结出的经验是,越是孤独感强烈的艺术家创作出杰作的概率越大。当然,这玩意儿很玄,无法量化,更不可言说。



●  艺术家莫兰迪几乎一生都在画这些瓶瓶罐罐


莫兰迪、罗斯科、蒙德里安、贾柯梅蒂……站在此类巨匠的作品面前,常会令人不禁感慨,这些艺术家得孤独成什么样儿才能创作出这些东西啊?如果伟大的艺术家是盘子,那么艺术史中的风流韵事充其量只是盘子中的一小块儿马卡龙——甜、腻,而永远成不了主菜。那是什么让艺术家被艺术史所铭记?天赋、勤奋、机遇等等,以及你能想到的更多的词——它们都对。但孤独却是让艺术作品时刻散发永恒的深沉与悠远的气息的必要因素。


●  罗斯科《No. 61 (Rust and Blue)》,115×92cm,1953年,现藏于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


一定程度上,无论是创作还是人生,都像是酿酒过程中的陈年这一环节。无论是顶级红酒还是顶级威士忌,酒液都要历经十几年、几十年的陈酿,它们孤独地躺在橡木桶里,接受岁月的洗礼。嘈杂、纷扰不见踪影,快速、浮躁更与之绝缘。


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奢侈品,对限量版更是欲罢不能。无论是限量奢侈品还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说到底追求的都是:我跟你们,不一样。而雷同一律的喧嚣之下,孤独才是最区别彼此的独善其身,哪怕是刻意的,不是吗?








精彩回顾:

三亚成为艺术之都?其实你的海边度假可以很艺术!

莫奈、梵·高在她的笔下重返人间,苏州园林中,彭薇的山石是最独特的风景!

身体与建筑到底有什么关系?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