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这位艺术家宁愿卖不出作品,也要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裘纯纯 时尚芭莎艺术 2019-05-26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 Nr.1229 (Day)》, 1997年

你可能知道艺术家基弗受博伊斯的影响,并是他的学生。但几乎很少人知道彼得·德雷尔是基弗早期时代的另一位老师。他致力于通过对一件普通物品的持续描绘,来面对艺术史上的所有问题。


=========

 6000-8000英镑 


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是一名影响了一代国际知名艺术家(包括安塞姆·基弗在内)的德国名誉绘画教授。但他自己的作品却在最近才进入了佳士得拍卖公司的视线,且估值仅在6000~8000英镑之间。

佳士得官网2018年9月12日拍卖信息


这可能跟彼得·德雷尔常年的教育和经历有关。早年在卡尔·胡布奇(Karl Hubbuch)、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等人的教导下,他形成了具象的绘画风格。后来,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卡尔斯鲁厄美术学院。他并没有把自己往商业艺术家的道路上发展,也没有逼迫自己创作大量题材不一的作品。

艺术家彼得·德雷尔


彼得·德雷尔七岁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艺术家。而由于他童年时期受纳粹政权的影响,父亲死于战场、居住地被摧毁等事件的发生,绘画对于他来说更是成为了避难所一样的存在。

彼得·德雷尔和Ruby


他创作了风景画、室内画、花卉画和头骨画等一系列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成功地将解构主义元素融入到一个物体中,并保持了自然之美。我们能隐隐从作品表面看到其在纳粹统治下的童年创伤,以及从60年代的社会动荡中独立出来的艰辛。

彼得·德雷尔MK画廊展览


《一天比一天好》(Day by Day good Day)是其代表作品。彼得·德雷尔从1974年开始,40年来都没有停止过创作该作品。这件得到了全世界认可和赞许的作品,是他对自己的“流离失所”做出的弥补——为自己打造的家。对于彼得·德雷尔来说,一个“家”与一个物质的地方没有联系,而是通过绘画、思考或其它行为创造出来的。

彼得·德雷尔作品集合


彼得·德雷尔为什么会被认作是一位有价值的艺术家呢?是因为他对于绘画的理解并不停留在画一个简单的物体之上,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事物,为了绘画而作画。他经常画一些相同的日常用品,但这不仅仅是关于复制,而是挑战人们是否能在熟悉中看到差异。

彼得·德雷尔个人展览现场


这种做法终究还是个人的,甚至是稚拙的。彼得·德雷尔追求了自己的方法论,却游离于时代和市场之外,作品的单一让他不能成为一个现象级艺术家。而基弗作为他的学生,在接受思想和技艺后,就保持了自己作品的生动性与多样性。

安塞姆·基弗《The Feminine Ecstasies》,2013年


彼得·德雷尔当然也钦佩安迪·沃霍尔、贾斯珀·约翰斯等这类艺术家,但他却始终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等形式背道而驰。就算别人一听到他是个现实主义画家,就会失去兴趣,他也仍然坚持自己的风格。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花》,1997年



=========

 重覆性绘画——白日梦项目 


美丽的风景让他厌烦,而平庸和熟悉的事物却有一种不断呈现新事物的内在能力。

——Hiroshige

彼得·德雷尔《Day by Day,Good Day》展览现场,伦敦市长画廊,2017年


这句来自日本艺术家的话,很好地反映了彼得·德雷尔的思想。而埃德蒙·胡塞尔哲学中的关于“现象学还原”的理论,也是他奉行的法则——我们不一定能客观地看待问题,因为对已有世界的认知来自于自身已有的知识构建,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1334(Day)》,1997年


艺术家作品中的重复性操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在他的工作室里,玻璃总是放在同一个地方,而且彼得·德雷尔总是把它画得和真人一样大。他在晚上画了2500多次,在白天画了2500多次。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1491(Day)》,1997年


它们看上去都长得差不多——有些地方清明透亮,有些地方色重深邃,有些地方则是模糊的……而当观众看到这个系列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这些都一样。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1637 (Day)》, 1997年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德雷尔此件作品的灵感是受到了中国禅宗佛教的影响,他认为禅宗是上世纪60年代的解药。而《一天比一天好》这件作品的名称也是来自禅宗大师云门文彦的名言。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1654 (Day),1997年


彼得·德雷尔接受了《巴利正典》中保持专注的思想,并将其与胡塞尔的哲学相结合,才有了这件作品。也是因为这种绘画方式,他会经常被拿来与莫兰迪(Giorgio Morandi)进行比较。他们的绘画方法类似,也都通过捕捉看到物体的瞬间来绘制同样的日常物体。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1699(Day)》,1997年


对于彼得·德雷尔来说,“画玻璃”是唯一让他感受到安静的事情。他试图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眼睛去感知它,让这种“安静”带给他无穷的力量。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2084(Day)》,1997年


彼得·德雷尔甚至想要成为一台机器,这样他就可以客观地作画,他觉得这是自己作画时完成精神冥想和反思的必要条件。很多艺术家都折服于他创作同一事物作品的数量,并感慨“罗马还真不是一天建成的”。

彼得·德雷尔《Tag um Tag guter Tag(Day by Day good Day)Nr.2639(Day)》,1997年



=========

 玻璃杯之外的德雷尔 


除了最有名的“玻璃杯”系列,彼得·德雷尔当然还画过很多其它作品。“头骨”系列就是另一个极具特色的作品。自2005年以来,他已经完成了六个关于头骨的巨幅绘画。

彼得·德雷尔《头骨》,布面油画,25×20cm,2005年


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头骨给他的印象和玻璃杯一样多或一样少。它们只不过是他想要画的不同图案而已。要说选择的原因,那就是彼得·德雷尔着迷于其完美的球形外形。

彼得·德雷尔《头骨》,布面油画,20×25cm,2006年


由于画幅面积的巨大,有的作品中排列紧密的头骨个数达到了100个。它比单个头骨更具有力量,也更加恐怖。于是彼得·德雷尔选择二维的形式,让其削弱原有的重量,并成为一个符号或者形状。彼得·德雷尔《头骨》,纸上水粉,25×20cm,2005年


它们没有明暗关系或是三维空间带来的错觉。更多的则是不同颜色带来的若有若无、无穷无尽的变化。这又再一次验证了,对彼得·德雷尔来说,重要的是绘画本身,而不是素材或是方法。

彼得·德雷尔《头骨》,纸上水粉,150×300cm,2005年

彼得·德雷尔《纽约窗口》,布面油画,1980年


彼得·德雷尔天生能将色彩分解,并使其自然协调地混合。这是复杂、枯燥的一个认知过程,而拥有完美视力的人则可以简单清晰地看到并分析事物的组成部分。

彼得·德雷尔《弗莱堡齐默》,布面油画,1985年


而他另外的作品如《弗莱堡室内花园》《海滨别墅》和《纽约街景》等则风格多样,少了一份固有的姿态,多了光泽度ARC,它们还常常被分割成网格格式。

彼得·德雷尔《纽约》,布面油画,1980年


这是艺术家对于每一个片段的捕捉,是对现实不同的详细描述。彼得·德雷尔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把知觉转换为可以描述的东西,而不是对缺失的东西的补充。就像单个图像不是由一个大的整体组成,而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独立的绘画作品构成。”

彼得·德雷尔《Bild. Bilder》,硬质纤维板油画,25×20cm×28


彼得·德雷尔始终认为对象从来不会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会完全了解他们。对于这些事物,他不强调真实完整的景象,而选择强调“观看”这种行为。

彼得·德雷尔《高黑森林上空的天空》,油画纸板,22×27cm×30,1976年


对于观众来说,通常震惊的是彼得·德雷尔对同一件事物的坚持和庞大的作品数量。人们不仅赞叹于他塑造美的技艺和呈现美的方式,也留连于他对于流失时光的诗意表达。

彼得·德雷尔《从突尼斯往南的影像》,1976年


而对彼得·德雷尔来说,坚持同一个主题并不是一种限制或约束,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改造。这种改造把他从绘画过程的强迫中解放出来,又让其找到了突破的方式。





精彩回顾:

全球首个电子游戏博物馆震撼开幕:游戏也是艺术!

尚扬:山水坏了?其实是真理坏了!

有神性的建筑长什么样?












[编辑、文/裘纯纯]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