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建筑师这么火?
槙文彦与东京体育馆插漫
随着近年来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等日本建筑师的走红,大家可能已经不记得槙文彦这个名字了。他是第二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1933年)的日本建筑师,有着东京大学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双重学术背景。
=========
▲「 他带头弹劾了扎哈的东京奥运会场馆设计? 」
在2012年,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赢下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场馆设计竞赛比稿第一名。安藤忠雄作为评委会主席,还夸赞了其具有未来感的流线型设计,并预言它会成为世界级的体育圣地。
扎哈·哈迪德《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设计方案
而在东京最终被确立为202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之后,日本建筑界却掀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反对声潮——很多著名建筑师都认为扎哈团队的设计体量过于庞大,并且和周围环境完全冲突。
建筑应该回归空间论。“空间”既包括城市也包括建筑,既非内部也非外部。
——槙文彦
当时,槙文彦作为日本建筑界的泰斗级人物,动用了各方资源,包括召开专业研讨会、电视直播和编撰《新国立竞技场有何问题》等等,公开声讨该方案,这一度引起了全球建筑圈的震动。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现在才提出方案的不合理性呢?”其实,这是由于日本在还没取得202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就开始征集有关主体育场的建筑设计方案了。大家认为没必要为了一件“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去大动干戈。
反对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明治神宫外苑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性设施都处于主会场附近,该建筑方案违背了总体规划和很多地区细节规范。你可以大胆想象一下,下图中的明治神宫和扎哈的设计方案放在一起的效果。
日本明治神宫
当然,扎哈团队还是在各方舆论压力下修改了自己的方案:将建筑总高度调低,来保证不遮挡其它建筑,以省去两边的巨型钢结构拱梁和缩减1/4整体面积来节省造价。
可最终,安倍晋三还是因为造价过高而宣布不采用该方案,这一度被扎哈认为是违背契约的行为。她认为根本不是自己的设计出了问题,而是日本国内建筑材料价格飞涨的原因。
扎哈·哈迪德《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修改后设计方案
扎哈的设计造价是出了名的贵,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当时,该方案成本已经超出了预算的两倍,并达到了四倍于“鸟巢”造价的程度。日本民众认为其团队控制不好成本,并让每个日本民众负担了近两千日元的债务,从而最终采用了本土建筑师隈研吾的设计。
隈研吾《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被采用的竞标最终方案
像槙文彦这样的质疑之声,其实我们国内也有。比如几十年前,梁思成先生也反对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筑进入北京。
=========
▲「 他是名副其实的东大男神! 」
槙文彦和建筑师矶崎新、原广司年纪差不多,且都毕业于东京大学,当他们三人同时出现在东大建筑系时,那绝对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的男神级待遇。
上排左起:隈研吾、小渕祐介、大野秀敏、千葉学;下排左起:槙文彦、矶崎新、原广司。
在这三人中,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思想派代表矶崎新。他是扎哈的伯乐,并在中国迎来了他事业的又一春。近年来,他在中国完成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喜马拉雅中心等项目。
矶崎新《喜马拉雅中心》内部
原广司则以日本先锋派、未来派建筑师的身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奋斗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第一线。他是世界聚落研究的开创者,还对地球外建筑进行研究与思考。
相较于二人,出身于建筑世家、具备战后最早一批留美归国背景的槙文彦,可以说是三人中实践派的代表。他有着天然的职业优势,并以现代主义正统接班人的身份继承了丹下健三的衣钵。
他的建筑项目遍布全球,但在中国的项目仅有深圳海洋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该建筑秉持了槙文彦的建筑理念,三个建筑体很好地突出了自然地理特征——向南面对着海洋和相邻的公园,而向北面则对着山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里面还有一个和英国博物馆合作的新V&A艺术机构。
空间是关系性的演出,空间是让关系性呈现的媒介。
——槙文彦
槙文彦在东大执教的十年里,他时常让学生以东京城市空间为对象做一系列的研究,这也几乎成为了东大的教学传统。同学们被要求先去深度挖掘都市建筑中的隐藏秩序和运行逻辑,而后再进行整合和创造。他始终认为建筑和城市文脉相关。
槙文彦《PASSIVETOWN 2nd block》
其东大男神的地位还倚仗于日本建筑界独有的系谱传承。大野秀敏不仅接过了槙文彦城市研究的衣钵,还培养出了藤本壮介等日本新锐建筑师。
矶崎新则以精神领袖的身份影响了一代人,并通过事务所培养了青木淳、坂茂、六角鬼丈等建筑师,而原广司更是教出了大名鼎鼎的隈研吾。
=========
▲「 "奥"的思想其实是对日本文化的迷恋 」
槙文彦非常推崇自己的“奥”的思想,它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就是多层次空间的意思。它是基于对日本文化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总结,他本人也曾在著作《忽隐忽现的城市》中做出过具体的解释。
在我们的文化里,这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如果站在城市建筑的角度来看,日语中“奥行”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似乎就能和建筑师的“奥”的思想相对应。
其基础意义指的是“进深”,更多的是指在一定空间内作出的空间分布,同时包含了个人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多年的丰富经验使得槙文彦能够将这种基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思想提取出来,并运用在建筑形式和功能中。
就算在欧美城市中,槙文彦也认为有“奥”的存在——不同形式的建筑采用了不同的建造手法,但“奥”本身是具有多样性的。
日本建筑师在国际上有一股非常强劲的力量,这种强劲不仅体现在其设计能力,也体现在他们的集体性和传承性上。
就像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和槙文彦等人在上世纪60年代掀起的新陈代谢运动,虽然很快就消失了,但它更大的意义是推出了一大波优秀的建筑师。而那些老牌建筑师是受到绝对尊重和拥有很大话语权的,他们有时候甚至成为了信仰般的存在......
槙文彦《千叶大学伊诺哈纳纪念馆改造》
精彩回顾:
[编辑、文/裘纯纯]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