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墓地、游泳池......艺术展竟然可以在这些地方举办?
展览“浮潜梦境:水中艺术指引”在游泳池里举办
一直以来,在“白盒子”里欣赏艺术作品似乎成为了观展的固定模式。那么当艺术作品走出美术馆,会有什么全新的呈现效果?今天,时尚芭莎艺术为你盘点十个新颖的展览举办地,这些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为你重新诠释了展览的打开方式。
1
沙漠
Desert X 沙漠艺术展
Jennifer Bolande《Visible Distance/Second Sight for Desert X》
美国加州科切拉山谷公路一侧的沙漠,成了非营利艺术组织Desert Biennial的策展地。主办方邀请了16位艺术家以沙漠为主题创作艺术装置,探讨沙漠文化、气候变化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似贫瘠的沙漠景观凭借其独特地貌成为了艺术家们无与伦比的画布。
“这条繁忙的公路上总有一排排广告与山谷的美景竞争过路客的视线”,艺术家Jennifer Bolande以此为灵感,在公路旁的巨型广告牌上还原了被遮挡的风景,用“反广告”的方式引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Doug Aitken《Mirage》
Philip K. Smith III《Circle of Land and Sky》
除此之外,艺术家Philip K. Smith III在沙漠的平坦处打造了一个由土地和天空组成的反射空间。300个几何反射器倒映着沙漠和天空之景,随着光线的移动和观看角度的变换,天空和沙漠地平线的假定关系被破坏,丰富的视觉效果被环境激活出来。
2
山野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内海昭子《为了那些失落的窗户》
越后妻有坐落在日本新泻县,意指“被白雪覆盖的村落”,是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描述的绝美之境。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将这个宁静闭塞的小村庄发展成了三年一度的大地艺术祭举办地,以展示国内外杰出的大型艺术创作。越后妻有的蓝天白云、翠绿山野无疑是最适合大地艺术的画布。
马岩松/MAD Architects《光之隧道》
艺术品穿过200余个村庄,遍布在这片760平方公里的山野间,有的放置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有的藏匿于山间的隧道中,有的则倘在银带般的梯田上……无论处在哪个角落,它揭示的都是“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草间弥生《盛开的越后妻有》
在这里,不仅是艺术作品和自然产生反应和互动,参观的游客也在群山怀抱中体悟自然。逐处寻访艺术作品的过程如同一场自然之旅,我们身处其中,思考着人与自然、与土地环境的关系——这是艺术作品和展览地本身同时带来的启发。
3
城市角落
明斯特雕塑展
迈克尔·阿舍《大篷车》
当艺术作品走出博物馆、走进公共空间,我们的日常出行便成为了看展路程中的一部分。有着40年历史的明斯特雕塑展将这一切变为现实。展览创始人一直致力于用艺术的方式改变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态。每十年,策展团队会邀请全球艺术家前来明斯特,在当地自行挑选地点,据此创作一件公共空间作品。艺术家与城市进行多角度交流的过程,正是对当下艺术和社会议题的研究。
Sany(Samuel Nyholm)《Marginal Frieze Fallande》
Andreas Bunte《Laboratory Life》
明斯特十年展不仅仅是一个雕塑展,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自创立之初,它的目的便是通过新颖而不拘束的策展形式来普及民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展览的开闭幕式和相关活动都是对所有人免费开放;部分作品被纳入明斯特的城市景观进行永久展示,甚至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4
地铁站
纽约第二大道线“地下美术馆”
简·辛《Elevated》
纽约地铁的第二大道线,原本只是一条早已规划但迟迟未经修缮的地铁项目。如今,这个拖延近百年的地铁线路在大都会运输署艺术部的规划下重获新生,成为了纽约规模最大的永久公共艺术项目。此次规划在96街、86街、72街和63街四个站点分别邀请艺术家入驻创作。
维克·穆尼兹《完美陌生人》
艺术家简·辛(Jean Shin)运用玻璃马赛克和瓷砖打造了“列车档案影像室”,记录下这段地铁线路的历史变迁:不仅囊括列车高架铁道的拆建场景,还描绘了地铁站承载的上世纪市民穿着、出行记忆。72街站则是巴西裔画家维克·穆尼兹(Vik Muniz)的“主场”——他以一系列《完美陌生人》的墙绘作品描摹了多元的纽约客众生相。
萨拉·施《建筑蓝图》
96街站的瓷砖贴片上,是艺术家萨拉·施(Sarah Sze)创作的《建筑蓝图》。乘客在列车启动时,便能看到作品中的碎纸片如同鸟儿一样纷散。艺术家企图借助地铁的速度启发人们在日常交通中反思当下快速运转的都市生活。
5
酒馆
第11届欧洲宣言展
伏尔泰酒馆,达达主义的诞生地
欧洲宣言展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每届在不同的欧洲城市流动举办。2016年恰逢达达主义诞生一百周年,欧洲宣言展游牧至瑞士,将苏黎世的伏尔泰酒馆开辟成展览空间之一。这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达达主义诞生地在展览期间被改造成“伏尔泰行会馆”,化身为以手工业传统为主题的艺术家行会。
酒吧搭建的行为表演展示舞台
新成立的“伏尔泰行会馆”与该届展览主题“人类工作状态”相契合,同时将达达主义对社会观念的介入重新上演。行会为艺术家提供沟通联合的平台,并给予通过的项目构想以展示空间。在这里,达达主义的历史语境和宣言展中工作对话的重叠,丰富了艺术工作的形式和内涵。
6
公墓
Hidden户外雕塑艺术展
Rookwood公墓
说到墓地,总难免会联想到阴森的小树林和破败的墓碑。而澳大利亚却开创了改造墓园的新模式,将公墓变为市民活动的休闲地。位于悉尼市中心的Rookwood公墓已连续几年举办了“Hidden户外雕像艺术展”,在墓园的草坪和树林放置了大大小小的艺术雕像。
“Hidden户外雕像艺术展”展览现场
这座维多利亚时代的公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追思故人外还有着更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我们选择展示以历史、文化、缅怀和爱为主题的创意艺术作品。”Rookwood公墓的CEO表示:“墓地并不是一个黑暗、晦气的地方,在这里你同样可以发现美和宁静。”
7
军械库
美国军械库艺术展
1913年首届军械库艺术展
1913年在纽约举行的首届军械库艺术展,是美国先锋艺术运动中的头号事件。这场在纽约第69兵团废弃军械库举行的画展引进了当时最前卫的欧洲艺术作品,对美国艺术界起到了启蒙作用。无论从展品规模,还是展品质量来看,此次展出的艺术作品无疑是重磅级别的。以梵·高为代表的印象主义、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以杜尚为代表的现代主义都纷纷亮相。
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2号》是此次展览最为轰动的作品
虽然这座废弃的军械库已硝烟不再,但展览引发的论战却不小。其中,杜尚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女2号》引起了不小的敌视和抨击。在展览当月,几乎每天的报纸上都有军械库艺术展的新闻。甚至在闭幕两周后,期刊《文学摘要》以“艺术批评的暴乱”为题刊登对展览的争论。军械库成了美国艺术自由实验的策源地。
2017年军械库艺术展展览现场
如今,军械库艺术展已是全美三大当代艺博会之一,虽然展览地点已迁至曼哈顿哈德逊河的码头,但展览规模依然不输以往。每年3月,展览集合了数百家画廊和上千件艺术作品,其中年度最引人注目的大型装置作品都汇聚于此,巨大的展览空间让这些壮观的艺术装置得以呈现出最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8
游泳池
浮潜梦境:水中艺术指引
“浮潜梦境:水中艺术指引”展览现场
在游泳池里举办的水下艺术展,不仅创新了展览的呈现方式,还重新定义了艺术作品的观展方式。
非营利艺术组织Machine Project在洛杉矶的社区游泳池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下艺术群展——“浮潜梦境:水中艺术指引”。主办方邀请了18位洛杉矶当地的艺术家为此次展览进行创作,所有作品都用防水材料完成,以此确保展览的可行性。
“浮潜梦境:水中艺术指引”展览现场
在几米深的泳池中,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挂在池壁上,而陶瓷作品和模型作品则沉没在池底。前来看展的观众可以换上泳衣进入“展区”,在一享清凉的同时和艺术作品进行亲密接触。
9
海滩
悉尼海边雕塑展
Britt Mikkelsen《Ocean Lace》
一年一度的悉尼海滩雕塑艺术展是南半球炎炎夏日的艺术盛事。海雕展作为澳大利亚最盛大的户外雕塑艺术展览,将悉尼美妙的海滩风光和灵动的雕塑作品巧妙揉合,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旅行者和艺术爱好者慕名而至。自然和艺术和谐交融的独特风景,让置身其中的观众为之震撼。
Elyssa Sykes-Smith《Stagnation》
Tango Conway&Amelia Skelton《White Wash》
雕塑作品从Bondi海滩高低起伏的步道开始,一直延伸至塔玛拉玛海滩,形成了一条长达两公里的艺术之路。以碧海、蓝天、沙滩、岩石为背景的雕塑展览是如此壮观而又贴近生活,直观地将“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展示给世人。
10
海底
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当艺术作品沉入海底,会和海水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来墨西哥坎昆的女人岛一探便知。坎昆海洋公园园长最初打造的水下雕塑博物馆本是为了给潜水爱好者们转移浮潜阵地,以免打扰到周边损害过度的珊瑚礁。如今,在英国艺术家杰森·泰勒(Jason Taylor)的改造下,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水下博物馆。
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在这片五六米深的水域中,450件真人大小的雕塑陈列于海底,游客只需基本的浮潜设备便可轻松驾驭这一海底观展之旅。
此外,艺术家特地在这些海底雕塑的身上刻了不少小洞,让折断、受损的珊瑚重新安家。把珊瑚种在这些小洞里,让它们自然生长,最终完整这个雕塑的存在意义——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随着艺术创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艺术展览的举办方式也正在走向多元化。策展方频频突破固有的模式,在展览举办地上玩出绝妙的新意。当多重的观展体验燃起公众对空间的兴趣,激发对作品更深入的思考时,展览的创意便成功了。
精彩回顾:
[编辑、文/邓芸]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