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虚拟世界的艺术,有多好看?

张婧雅 时尚芭莎艺术 2021-02-02

BAZAAR TOPIC 第17期


大悲宇宙作品


如今,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数据的时代。日常消费被数据化,表达支持和爱也需凭借数据,就连最具话题度的流量明星、热搜、超话,背后也都是由数据在做支撑。同样,在电脑编程、VR、新媒体软件等技术支持下诞生的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也均由各种数据建立而成。这一类完全由虚拟数据构成的艺术作品,你了解吗?



从前,数理化专业的学生若能拿到艺术研究学位,会让许多人感到不解。它们之间毫无关联不是吗?而如今,熟悉电脑编程、数据分析,写着一手流利C语言并且玩转花样软件的理科生们所做的艺术创作,足以让原本艺术专业的同学们目瞪口呆。


大悲宇宙作品


在这个“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并存的时代中出生的新一代艺术家们,相比前辈们来说自然而然地会在虚拟网络中获得更多灵感。他们不仅善于发现虚拟世界的种种方向,甚至还创作出完全建构于虚拟世界的作品。


大悲宇宙作品


近几年备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大悲宇宙(本名:林琨皓),就运用3D数字技术创作了诸多虚拟艺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他将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的那种慵懒的美,以及无视甚至超越死亡和情爱的境界表达在虚拟作品中。这些炫酷并极具科技感的佛像,让众多观者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


大悲宇宙作品


大悲宇宙之所以会选择虚拟数字艺术来重现经典,正是源于虚拟世界所具有的一种永恒性。例如其作品中那些永不枯萎的花和恒久不变的佛像,在他看来与虚拟艺术之间本就有着天然的密切关联。这可谓是现实世界中任何一种媒介所不具备的资质,是“虚拟”与“经典”这两个概念本质之间的无缝衔接。


田晓磊《诗歌》,单屏录像,7分14秒,2014年田晓磊《伟大》,单频录像,3分30秒,2017年
此外,中国当代艺术界还有许多主要运用虚拟科技、电脑编程,以及软件协助等途径探索艺术的年轻人们。其中备受关注的还有曹斐、田晓磊、陆扬等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纷纷向观者展现了虚拟世界的千姿百态,由此投射出虚拟时空与当下年轻人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以及其无边的可能性。
曹斐《人民城寨——第二人生城市规划》,2007年 Courtesy of MoMA PS 1.

田晓磊《伟大》,单频录像,3分30秒,2017年



扫描二维码,关注“时尚芭莎艺术”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艺术内容,绝不容错过!





当然,这一类艺术作品虽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延续着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其整个创作过程完全依附于虚拟世界而存在,且需要在网络世界中才能被更广泛地传播。
扬《陆哥劲舞》,2017年陆扬《电磁脑神教》,2017年
虽然许多人仍未能真正接受并认可这一类作品,但数字艺术的到来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早得多。上世纪60年代左右,当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后,数字艺术便也随之产生。而当人类真正广泛地拥有了网络生活以后,虚拟世界便打开了大门,人类在虚拟数字世界的种种历史,也早已不仅仅是一则短小的故事。


Sey Min《机器向我们学习,我们从 gxxgle 学习》(Machines learn from us, and we learn from gxxgle),影像输出,2018年,所用数据:在谷歌搜过首尔某个特定地点1900-2010年间的图片结果。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特征空间动画以及t-sne聚类

到了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多达约20亿张图片在网络上出现,人们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动作,也都完全是被跟踪的。它们都瞬间被转换成为数据,供虚拟世界中的其他用户享有,并再次推送出更多的内容。


对于许多网络公司会基于用户上网时的浏览记录、付款等大数据投放广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或许还有许多人不曾察觉,就连苹果手机中的siri,也可能随时窃听着人们的日常聊天,并将数据上传到需要的地方。在这个时代,人们的需求、欲望、情感甚至想象力,都被数据化了。


列夫·曼诺维奇《High resolution visualization of all 4535 covers of Time magazine (1923–2009) created with custom software》,Together with Jeremy Douglass. © manovich.net


艺术家自然也对此做出了回应。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是一位围绕虚拟空间、活动影像和数字媒体等方向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就曾认为,计算机早已变成了媒介处理器。如今艺术界最新的“新媒体”,其第一特征就是数据化。曼诺维奇的作品大多依靠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从他的作品中你能相当直观地感受到:数据,正在支配着一切。


列夫·曼诺维奇《一百万页漫画辑》,2010年

列夫·曼诺维奇《144 Hours in Kiev: Instagram montage》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脑、网络、软件等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艺术的形式也呈爆炸式不断裂变并增长着。到了今天,与其问“什么是数字艺术?”倒不如反问一句:“什么不是数字艺术?”
人们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虚拟世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具有时代敏锐度的艺术家们最懂得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并用艺术发声。在此,时尚芭莎艺术提取了三个最具共鸣感的基本概念。它们能让你即刻感受到这些在虚拟世界中诞生的灵感与思考,究竟具有着怎样的时代意义与未来价值。



JPEG

托马斯·鲁夫《jpeg ea01》,彩色打印,249.9×184.8×6cm,2007年


JPEG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它的全称是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指的是开发了这种图片压缩标准的那群人。早期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若想发送一张原片可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因为当时的网速很慢,于是才有了JPEG的诞生。所以互联网上所有图像,实际上都是被修改过的。


托马斯·鲁夫《jpeg tr05》,彩色照片,243×188×6cm,2019年


对于图片为了便于传播而不得不被压缩得非常小这一事实,也许你会不足为奇,但德国摄影艺术家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却对此事有着极为敏感的认识。他一直用摄影探索着互联网时代图像的全新可能性。


在其著名的《jpeg》系列作品中,鲁夫运用数码图片的最小单位——像素,重新修改并建构了数码图片的结构。他将低清的网络图片再次放大,改变其中一些像素,于是整个图片由此也彻底改变,并拥有了绘画的质感。


托马斯·鲁夫《jpeg rl01》,彩色照片,263×188×6cm,2007年

托马斯·鲁夫《jpeg ca07》,彩色照片,237×188×6cm,2019年


鲁夫的这些艺术探索不禁让观者开始思考网络世界的种种现状,它们可不仅仅是一些看起来像素很低的图片,背后在探讨的实际上是虚拟世界所独有的运行规则。除此之外,鲁夫还曾使用数字计算、3D建模、截屏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探寻摄影在科技发展下的未知,十分具有先锋实验价值,为摄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托马斯·鲁夫《Substrat 31III》,C-print,186×268cm,2007年

托马斯·鲁夫《r.phg.03_I》,Chromogenic print with Diasec,184.2×280×7cm,2015年



USER?


让鲁夫极为敏感的“像素”,也令许多年轻艺术家们感同身受。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的艺术家aaajiao(原名:徐文恺),也由此创作过一系列作品。其作品《头像》就是将一幅早期互联网论坛上常见的头像放大数十倍后,形成的几乎难以辨别的肖像。不同于鲁夫的是,他希望由此提醒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又一身份:用户(user)。

aaajio《头像》,Gif动画、屏幕,10’41,尺寸可变,2017年


aaajiao认为,相比较成为艺术家这一身份之前,他更习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用户的身份来定义自己。他自从1999年拥有了第一台电脑,并在一年里开始上网之后,就一直对网络世界中的这一身份更具认同感。实际上,每个人除了作为社会人这个第一属性之外,第二属性其实都是“用户”。

aaajiao《头像》(Avatar),Gif动画、屏幕,2017年


在互联网肆意发展的时代中长大的一整代人,其虚拟世界中的身份感与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感完全是不相上下的。甚至许多人就像aaajiao一样,前者要更胜一筹。
在aaajiao看来,现在是一个后真相时代。人们被给予了新的逻辑、新的发表意见的方法和渠道,但是这套逻辑形成之后也反训着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和数据科技已经完全重构了人类社会中情感交流以及经济交易的方式,且比重越来越大。

aaajiao《我憎恨人但我爱你》,单频彩色有声录像,25'04,2017年


尤为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虚拟世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则,还造就出了前所未有的“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的“点赞”、“回复”、“转发”,比起现实中面对面的言语,这一类虚拟的举动才是能被显现并见证的情感。人们的社交需求,也早已变成了虚拟世界中才能看到的日常。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用户,度过着自己精彩(虚拟)的人生(网络生活)。



DCT?


斯坦·道格拉斯《88W0》,150×150cm,2017年 © Stan Dougla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New York


相较于JPEG、USER这两个相对通俗的概念,DCT听起来小众许多。“DCT”全称为: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译为“离散余弦变化”,通俗来说就是“数据点”。此外,《DCT》也是艺术家斯坦·道格拉斯(Stan Douglas)创作于2016年的一组摄影作品,同年获得了年度“哈苏摄影奖”。


“Stan Douglas: DCTs and Scenes from the Blackout”展览现场,David Zwirner-New York,2018年 © Stan Dougla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New York/Hong Kong

斯坦·道格拉斯《A66A》,150×150cm,2017年 © Stan Dougla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New York


这些抽象摄影作品在视觉上非常炫彩夺目,让人不禁好奇这样的图像原型究竟来自哪里?实际上它们本质上皆是电脑合成的图片,完全依靠“数据”创作而成。当观者亲自站在这些“画作”前时,便能深刻体会到来自虚拟世界的色彩竟能这般迷人得深不可测。


斯坦·道格拉斯《OAAO》,150×150cm,2017年 © Stan Dougla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New York

“Stan Douglas: DCTs and Scenes from the Blackout”展览现场,David Zwirner-New York,2018年  © Stan Dougla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New York/Hong Kong


道格拉斯完全将创作的控制权交给了程序,由这些数据来指定JPEG图像压缩的方式,并通过手动输入数值以决定每件作品的频率、幅度和色值的变化,随之生成一幅幅特定的图像。


他的这些探索使照片从此多了一种与现实世界毫无关联的语言。更准确地说,是完全脱离真实世界的任何指代的一种存在。


斯坦·道格拉斯《0660》,150×150cm,2016年

斯坦·道格拉斯《A44A》,150×150cm,2016年


不知不觉中,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完成了其数据化的过程。而实际上,艺术在被数据化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关乎于时代的全新叩问:当虚拟世界的逻辑足以改变现实,当虚拟世界的身份感完胜于现实,当人们抛开现实也可以创造一切......那么,究竟何为“人”?何为“存在”?


今天,对于这些虚拟世界的种种真相还难以解答,但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继续大胆地探索下去。毕竟其背后详细的原理,也并不能凭借轻按键盘上的F12就能看得到......




往期BAZAAR TOPIC:

艺术家为何拒绝给作品起名?

新版《狮子王》遭技术反噬,那当下的艺术呢?

究竟“懒”到什么地步,能改写艺术史?
















[编辑、文/张婧雅]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