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懒”到什么地步,能改写艺术史?
芭莎TOPIC 第 14 期
背景图: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无题》
动辄就只涂一块颜色的极简主义绘画,已经让大多数人感叹难懂了。然而,雕塑领域的极简主义艺术家们更是“懒”出新高度,三下两下就完成了作品。他们有人甚至仅用一根线,就颠覆了前人在雕塑领域的探索。这些看起来简单至极的雕塑,究竟如何“四两拨千斤”?
他们,凭实力“单调”
人们往往害怕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太过直白,担忧自己的表达让人感到无趣。然而,有些艺术家却是凭实力“单调”,仅仅凭借一些小动作,竟就改写了艺术史。实际上,如今人们时常会提起这样一类艺术创作,那便是“极简主义”。
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作品
极简主义,是“二战”后兴起的艺术流派,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致。它将物自身最初的形态作为艺术的表现方式,开放了作品本身在艺术观念上的意象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到对于作品的建构当中,使其最终成为了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又一层面的创作者。
唐纳德·贾德《无题》
不仅如今的观众们对极简主义作品表示怀疑,在最初诞生时,它就曾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极简主义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有一句名言:“你看,你看什么。”这句话极为经典,后来也成为极简主义信条的一种有效的解读方式。
唐纳德·贾德《无题》
通过这句话,人们不难感受到极简主义艺术家们所带有的那种与众不同。在他们的作品中,你无不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艺术态度。只有纯色块的方形或长条雕塑,随意地靠在墙边又或仅仅是立在墙面上,这些雕塑看起来并不会花费艺术家太多的创作精力,似乎很容易就能完成。在作品本身毫无存在感的基础上,被“观看”的行为, 成为其存在的主要意义。
这种在形式与观念上的极简,也同样体现在作品的其它细节中。如果你足够留心就不难发现,在众多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名称中,《无题》是最多的。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便是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雕塑并不反映具体内容或对象,《无题》几乎是其大多数作品唯一的标题。
约翰·麦克拉肯作品
此外,丹·弗莱文(Dan Flavin)、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和弗瑞德·桑德贝克(Fred Sandback)等艺术家的作品,更是展现了极简主义中最为重要的一批艺术探索。这些作品用最简单的材料和逻辑,展现出此前雕塑所未能抵达的更新领域。
约翰·麦克拉肯作品
关于他们的“新”,在最初出现于艺术界时可谓备受抨击。当时作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便对整个60年代初以来的“新艺术”表示出了一种极其不屑的态度。
按照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理论,这些所谓的“新艺术”除了追求“新奇”(far-out)与“震惊”(shocking)外,它们本质上是非艺术(non-art),是不值得进行学术讨论的。
约翰·麦克拉肯《Voyage》,81.5×13×16.8cm,2004年
约翰·麦克拉肯《Chakra》,304.8×368.3×35.6cm,2008年 © The Estate of John McCracken, 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
1967年3月,格林伯格在他为“美国60年代的雕塑展”撰写批评文章《雕塑的近况》中,表明了自己对极简主义所持的批判态度。他特别指出,对于当下艺术的发展而言,真正的伤害来自于艺术家对“新奇”的疯狂追逐。而极简主义之所以不是一种好的艺术,正因为它是片面追求“新奇”的艺术。
然而让格林伯格没料到的是,这种“新奇”的艺术形式对之后的艺术方向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冲击,它几乎改变了60年代后期美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
约翰·麦克拉肯作品
然而,不论在当时处于权威的格林伯格的角度如何判断,都不能否认这种新奇的艺术形式的确打破了当时美国艺术的僵局。并且,新一代的艺术家们早已将其奉为一种优势,而非缺点。
今天的人们如何成功地在其中读懂些什么,也许可以从放下对作品内涵的某种执着开始。
约翰·麦克拉肯《Flash》,2010年
约翰·麦克拉肯《Voice》, 304.8×192.4×35.6cm,2008年 © The Estate of John McCracken, 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
一根线,也算雕塑?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Sculptural Study, Six-Part Construction)》 © 2016 Fred Sandback Archive Photo Credit: Cathy Carver, Courtesy of Glenstone Museum
人们总擅于对艺术作品进行发问,而在众多问题当中,“这件作品想讲什么”似乎一直位居榜首。关于“内容”的盲目渴求,正是人们无法理解某些创作最要命的关键。尤其当我们正在欣赏一件极简主义雕塑时,先将这样的疑问抛之脑后,一定是种明智的选择。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Seven-part Vertical Construction)》,1987 年 ©2016 Fred Sandback Archive; 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
美国艺术家弗瑞德·桑德贝克(Fred Sandback)就是这样一位特别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在整个艺术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也许你会认为雕塑一定需要有实体和造型,但桑德贝克可不这样想。他仅用了一根线,就持续了长达40年的艺术探索。它们全部是极细的、很容易忽略的线条,不,那是雕塑。
美国艺术家弗瑞德·桑德贝克,1943年出生于纽约,2003年在其工作室自杀,享年59岁。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55.5×75.5cm,1974年
桑德贝克的雕塑看起来实在是“简单”到家了,几根毫无存在感的线条,将白色的空间重新进行了切分。也正因为它们本身存在感极低,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些作品反而几乎辐射到整个环境。
它们之间彼此“透明”的结构让物质在实体与虚体的概念间得到转换。通过这些雕塑,艺术家抛开“现实”,将“虚无”呈现在观者面前,它们完全超脱了人们对于雕塑的想象。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Sculptural Study, Seven-part Right-angled Triangular Construction) 》,1982-2010年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Sculptural Study, Two-part Vertical Construction) 》,1986-2008年
在桑德贝克还是一名学生时,便早早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艺术生涯。早期,他先是使用金属线和弹性绳作为材料,但很快他便不拘泥于材料的体量和重量,变成采用极其轻盈的腈纶纱进行雕塑的探索。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Right-angled Construction)》,1987年 ©2016 Fred Sandback Archive; 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
弗瑞德·桑德贝克《Blue Day-glo Corner Piece》,35.6×30.5×15.2cm,1968年
除了耶鲁大学哲学本科学业的学术背景,桑德贝克还依照自己的兴趣,进一步在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继续深造,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谈及自己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学习,他表示,当时学校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属于学院式教学,并没能让他从中备受启发,直到访问教授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和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出现,才将他从无聊的课程中解放出来,让其开始憧憬起艺术方向的发展前景。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1975年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76.2×160×15.2cm,1968年
关于其创作的第一件线雕塑,桑德贝克曾在1986年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从最开始起,我就有这样强烈的直觉,想要制作没有内部的雕塑。第一件雕塑作品是用丝线形成的一个长方体的轮廓,趴在地板上的……那是一个偶然的行为,但它似乎打开了很多的可能性。”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Four-part Vertical Construction in Two Colors)》,1987年
桑德贝克十分清楚,他不想用不透明的材料制作雕塑,所以他选择了线。人们往往对于“内在”会有着一种迷执,这无疑使得人们会刻意地制造所谓真实的实体,但却往往事与愿违。实际上,阴影、边界,甚至是本体以外的空间,皆能提供更简单、更具感受力的感知体验。桑德贝克的雕塑,正是这样一种探索。
“Fred Sandback: Le Fil d'Occam”展览现场,2018年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Four-part Vertical Construction)》,1987年 © 2016 Fred Sandback Archive; 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
有趣的是,在观看桑德贝克的展览时,假如你询问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他也许会给你一些与作品相同的纱线。你可以在展览中把玩,也可以带回家。当你四处漫步并观看这些雕塑作品时,你的手指可以相应的做出思考,并感受这些材料所特定的触觉感知。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Seven-part Vertical Construction)》,1987年 ©2016 Fred Sandback Archive; 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
桑德贝克通过雕塑这种艺术形式,首次探索了何为“幻象”。他在1973年曾写道:“事实与幻象是同等的。”其雕塑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内部感官世界,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关系,但更多的还是一个相互可以穿透、打开的脆弱场域,彼此间消减着距离。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Sculptural Study, Seven-part Triangular Construction)》,1982-2011年
弗瑞德·桑德贝克《Untitled》
也正是仅凭借这一点,桑德贝克在艺术史中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线雕塑,也让人们更为深刻地体验到何为“内部”与“外部”,何为“属于我们”或“不属于我们”的存在?
这些“懒”到令人发指的艺术家们所做的看似单调的作品,正是用一种极简的方式,探讨着关于物或人本身,何为“自我存在”的方式。
往期芭莎TOPIC:
[编辑、文/张婧雅]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