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艺术品会使你产生幻觉?
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 Riley)作品
究竟是什么作品会使你感到头晕目眩?哪位艺术家会使用“活体线条”填满画布?是时候为你疲惫的双目来一剂猛药了。快跟随时尚芭莎艺术的脚步,一同前往布里奇特·赖利的欧普世界吧。
画面与阳光一同流动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 Riley)是欧普艺术(OP Art)的创始人之一,其创作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时性变化,充满了对错觉的迷恋和对光影流动的探讨。
英国艺术家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 Riley)
当时,她凭借其独具创造力的动感作品红极一时。目睹赖利作品的人,都会自动陷入一个耀眼的、充满闪烁线条与光斑的超弦宇宙。画中流动着或炫彩、或黑白的线条瀑布,如复制粘贴般一致弯曲着,并在观众眼中不断移动,为大脑留下无法解释的迷幻记忆。
其画面对光与色的强烈反映,其实源自于赖利在孩提时代对自然的沉溺观察。那时,她会经常在广阔的海岸边散步,观察大海如何与渐晚的天色同频变化;趁夕阳的余晖还未散尽时探索洞穴,倚坐于池湖旁静看其中倒影……
布里奇特·赖利《To a Summer’s Day 2》,布面乙烯,115.5×281cm,1980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布里奇特·赖利《Late Morning》,布面乙烯,226.1×359.4cm,1967-1968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到赖利中年时,她开始探索色彩与光的联系,通过在画面中并置不同领域的颜色,以传递新颖的视觉效果。此外,游历世界对艺术家来说也是激发灵感的好方法。出生于伦敦的她在游历过热带国家后,经常思考当地艺术家究竟如何于烈日下长时间保存鲜艳色彩,这一问题令赖利久久不能释怀。
布里奇特·赖利《Evoë 3》,布面丙烯、油画,193.4×582×5cm(含框),2003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过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沉寂,赖利的作品在千禧年重获新生,时年70余岁的她携作品重返纽约各大画廊。但是话说回来,身为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赖利若早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创作此种“混乱”作品的话,它们的形式语言与内在逻辑又将如何发展呢?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尚芭莎艺术”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艺术内容,绝不容错过!
按照时间顺序看来,赖利的欧普艺术作品以1966年为分水岭。在此之前,通过绘画探讨形式是她的主要课题。其创作此时的主角大多是简单的条纹、波浪、圆点等几何图形。但借由艺术家对形式趣味横生地表达,它们也呈现出了极为丰富的变化。
在她看来,创作的主要目的只为找寻一种纯粹的视觉体验。一切包含故事、携带情节的思路通通被其抛之脑后。对于这一点,赖利曾说:“我的画作既不建立于文学之上,也没有叙事目的。作品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各自独立、相互连接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追求的这场错觉实验,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
布里奇特·赖利《Untitled》,丝网印刷,62.5×72.1cm,1965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众所周知,变革是西方60年代的关键词之一,而致幻剂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各类违禁药物为包括欧普艺术在内的艺术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回暖带动了媒体行业发展,街边闪亮的广告橱窗和霓虹灯都更加挑战了观众的双目。在这一点上,它们像极了赖利的早期作品——那种老式电视机中雪花屏幕般的黑白创作。
布里奇特·赖利《A》,纸上丝网印刷,75.6×74.9cm,1968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而在1966年后,赖利在画面中加入了色彩与线条。这两种新的形式弱化了黑与白的强烈对比,营造出更加平易近人的流动感。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艺术家深受后现代主义艺术与埃及文化影响,她开始了对色彩的专题实验。赖利此时作品的空间感不再强烈,她将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解释为对世界变化——科技发展的无所适从。
布里奇特·赖利《Fall》,板上乙烯,141×140.3cm(含框),1963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赖利,这8件事你不得不知
经过上述介绍,想必你已经对赖利有了一定认知,大脑与眼睛也应该早已“渐入佳境”。不过为了使你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极富创造力的传奇艺术家,以下这8件事你绝对不容错过。
01创作吸取多方精华
除了以光为代表的自然元素,其实诸多绘画大师也影响了赖利的创作风格。其中包括雷诺阿、莫奈、塞尚、蒙德里安等人。其中,法国绘画大师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对她的影响最甚。此外,日本版画艺术也为赖利的创作提供了不少思路。
布里奇特·赖利《Red With Red 1》,布面油画,2007年 © BRIDGET RILEY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PRIVATE COLLECTION
02作品超级畅销
在当时,将赖利称作上世纪60年代的“IT Girl”绝非空穴来风。当时初露锋芒的她在纽约举办了一场广受欢迎的展览,其内容预计展出16幅画作。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作品在展览尚未开幕时便已售罄。
布里奇特·赖利作品
03作品身价暴涨
04曾与艾格尼·马丁共进下午茶
熟悉抽象艺术的观众肯定对美国艺术家艾格尼·马丁(Agnes Martin)有所耳闻。事实上,其二人的艺术生涯几乎开始于同一时间。在赖利的纽约之行中,她们约定相见,并共同享受了一段愉快的午后时光。
布里奇特·赖利《Measure for Measure I》,2016年 © Bridget Riley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05反对艺术商业化
1966年,其作品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零售商擅印于衣物之上,并被无休止复制。对此,赖利曾愤怒地表示“不希望自己的艺术被‘破布交易’庸俗化”。经过此事推动,美国政府于1967年在纽约艺术家的倡议下通过了版权立法。
布里奇特·赖利《Fleeting Gaze 1》(部分),布面丙烯,186.8×286.4cm,2015年 © Bridget Riley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06令你头晕目眩
其实,无论是谁看到赖利的画作都会感到眩晕。不过你可别小看这种起伏波动的感受,它实则与晕车症状在病征上的原理是一致的——晕动症(Motion sickness)。晕车的你可要注意了,画作虽好,可不宜看得太久哦。
07两个重要的“第一次”
凭借对色彩的机敏嗅觉,赖利是第一位获得荷兰著名艺术奖项“Sikkens Prize”的女性艺术家。此外,她还是第一位在威尼斯双年展中斩获国际奖项的女性艺术家。然而赖利却并不愿以性别标尺,受封此等头衔。
布里奇特·赖利《Cataract 3》,布面乙烯,224.79×222.25cm,1967年
08名门之后
曾四度出任首相的英国自由党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William E. Gladstone),是赖利的远方亲戚。此外,其祖父还曾任职于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发明工作室。
布里奇特·赖利《Rêve》,布面油画,1999年 © BRIDGET RILEY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COURTESY DAVID ZWIRNER, NEW YORK/LONDON/PRIVATE COLLECTION
布里奇特·赖利《lagoon 2》,1997年 © 2015 Bridget Riley. All rights reserved.
由此看来,赖利的人生与她的作品着实颇为相似,二者同样拥有令人赞叹至眩晕的魔力。不过话说回来,在漫长的艺术史中,欧普艺术的生命其实并不长久,它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走向衰落。但赖利却将三维空间引入二维画布,用看似一脉相承的语言记录着时代发展的个性。
精彩回顾:
柯布西耶在她的公寓裸体画画、离世,她究竟是谁?艺术家还需要策展人吗?
[编辑、文/赵子琛]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