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青:透过窗户看“风景”

于畅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21
艺术家李青
艺术家李青个展“后窗”于11月7日在上海Prada荣宅对外开放。展览由策展人Jérôme Sans策划,把“后窗”构思为一个特定场域的沉浸式装置。而在此展出的李青作品也将化身为高潮场景,使每位观众获得观察和被观察的行为体验。


=========
「 有性格的荣宅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1981年,艺术家李青出生于湖州,现今生活工作于杭州和上海。在Prada基金会的支持下,修缮后的原“面粉大王”荣宗敬府邸“荣宅”作为此次展览场地,展出其代表性作品“窗子”系列以及一系列新作。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系列第一次在公众视野里出现。早在2011年,“窗子”系列作品就已经在上海、北京等地展出,近年还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有过一次集中亮相。但是对李青而言,荣宅的这次个展却有着特别的含义。


策展人Jérôme Sans


原先作为住宅的荣宅除了能提供空间外,它还跟人的生活、起居、身份、地位等因素都产生着密切关系,而这些“色彩”的叠加也势必会跟李青的作品发生连接与交叉。


李青认为这个空间很特别,并不像一般的白盒子美术馆般接近于白纸,而是有着建筑本身的性格和风格。要利用好荣宅这一特点来展示作品对他而言十分新鲜,当然也着实是个挑战。


李青《迷窗·荣宅》,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马克笔、衣物、印刷品、铝塑板,2018-2019年


也许是配合了荣宅的独特之处,李青为这一场地所作的新作也成为了本次展览中的亮点。对于“拥有空间”这一话题来说,荣宅的历史与背后的主人身份则无疑是最适宜体现其脉络的选择。


艺术家展开想象,将荣宅主人荣宗敬与构思中的孙女形象相结合,创作了放置在入口处的肖像,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家族在时代中的变化与财富继承的方式。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艺术家作品与空间的互动体验也不仅仅局限于此。李青发现,这些作品在荣宅里的效果和原先存放于工作室中时尤为不同,竟然出现了一种混响的状态。


荣宅花园里的“帐篷”作品更是与低调雅致的建筑本身形成了对照,显得仓促而短暂。它就像一个希望真正能够拥有土地的开拓者,追逐而期待着在一面窗子之外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许多扇窗。


李青的“帐篷”作品



=========
「 始于建筑的窗子 


李青《邻窗·银行》,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马克笔、铝塑板


窗子在西方艺术史中早已是一个典型符号,而李青则把其形容成一种借此纳入景观的隐喻,出现在建筑中为空间服务着。他表示:“我的‘窗子’绘画和作品材料直接从建筑上取来,实际重新探讨了绘画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此次在荣宅里展示的作品中,窗子这一原型真真假假地出现,有的来源于定制,有的则是一组窗贴。这些窗格就像架上绘画的框架,边界之内涂抹的却是窗外的内容。对李青来说,这些内容来源于他对生活有关建筑的兴趣,也体现了城市中的诸多变化。


时尚芭莎艺术专访艺术家李青,带你一同环顾推开窗子后,艺术家都将带你看到什么。


艺术家李青



BAZAAR:你的“窗子”系列装置作品意在探讨什么?


李青:我其实在探讨绘画、图像和实物材料之间的关系。比如我用窗贴的形式创作了一组摄影作品,观众能透过这些“窗户”看到“风景”。它实际上是关于另外一个阶层人的居所。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取自于农民房地砖照片的印花地毯作品



BAZAAR:如何获得关于另一个阶层的居所体验?


李青:我在杭州拍摄了很多面临拆迁的农民自建楼房。这些房子风格其实很魔幻,是根据他们当时对豪宅最洋气的想象来建立的。


另外,其实我自己也体验着这种变化。高中和大学时,我住在杭州滨江一带类似作品中的农民房里。我眼看着它们像建筑运动一样,从20年前的建设到现在拆迁变成郊区,又转为新的城市核心区。


现在,我的工作室有大落地窗,每天能看到窗外正在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做准备的工地,也已经逐渐从荒地农田到半完成的状态了。




李青《杭州房子32号》,2019年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BAZAAR:你作品中描绘的窗外画面灵感来自于哪里?


李青:其实它们很多都是二手图像,来自于人们上传在网络中的图片。我有一组关于上海一些文化地标的窗子作品,其中所涉及的建筑都跟当代艺术有关。于是我在社交网络上搜索世界各地用户分享的照片,并在其中挑选了素材。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BAZAAR:为何坚持不去现场亲自拍摄?


李青:我认为二手照片反而更有意义,它能将世界各地的作者集合起来。这些照片并不只是单一的风景,它们更像拼图和俄罗斯方块,可以被组合,但是局部碎片却来自于不同的人和各异的时间。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
「 都市窗外的欲望与孤独 


在进入展览空间后观众可以发现,李青对“窗子”这一命题的探索使用了很多不同形式。无论是肖像、建筑摄影,还是“窗子”绘画装置作品,都同样在人的身份与居所之间传递着欲望。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在艺术家看来,今天的城市生活中面对着两种欲望,一种是对外部空间的渴望,另外一种则是如何对外呈现自我的焦虑。这两者实际上都在讨论人的身份,可能来自于财富、文化背景,也可能基于阶层。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可见,都市生活给人带来了更多判断身份的方式,而这些结论正是基于一系列观看得到的。正如给予策展人Jérôme Sans启发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电影《后窗》,主人公新闻摄影师的身份不仅是一个隐喻,还是一种现代化技术观看的体现。此外,片中纽约新街区的形成还构成了建筑之间的新空间关系,甚至使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电影《后窗》的宣传剧照


BAZAAR:你认为城市中的观看是如何体现的?


李青:城市里的“观看”会受到两种影响,一个是技术带来的,还有一个则由空间结构带来。现今全新城市结构使人的视角被城市现代化所局限,只能在规定的目光中观察和观看,甚至进一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而透过窗子,我们能观察到相邻住宅之间看与被看的关系。

李青《迷窗·华侨城》,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马克笔、衣物、印刷品、铝塑板


窗子就像一个转播频道,透过它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会因城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聚焦于这一入口的李青则将看到的变化总结在霓虹灯主题的系列作品中,以此折射出城市值得阅读的另一面。



李青作品中的霓虹灯


BAZAAR:这次的霓虹灯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哪里?


李青:霓虹灯系列其实早在2016年就有过实践。这次我又根据上海荣宅的环境重新创作了两件,让它们呈现出一种联系。2016年的作品因为在香港展出,所以和当地的娱乐八卦氛围更为贴近。那是将三个过气女明星的潦倒现状作为内容,像一篇经常出现在八卦小报上的报道。
而这次的几个故事更基于上海,比如一个企业家如何获得成功,又如何回馈社会、大谈他的人生感悟等。总体来说作品会根据地域变化,如果我再有机会在其它城市展出,也会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城市故事往往就是欲望的折射,每个人都无法从中随意逃离。这些欲望往往使人们在接受日常信息时被挟持,在听到无数成败后变为一种无所适从的孤独。而在李青的作品中,这种影响则被转化为发光的文字和彩色的景象,以提供给观众阅读。
 
“李青:后窗”,上海荣宅展览现场,2019年


就像我们每天看到各种新闻快速滑过,文字的各种排列组合也一直不断出现在视野中,只是似乎总是远远的,让人感觉孤独而疏离。就像人类的悲喜从不相同,窗子之外的景象在拥有前都只是一种景观罢了。


正在展出


展览名称:李青:后窗

时间:2019年11月7日-2020年1月19日

地址:上海Prada荣宅

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近南京西路




精彩回顾:
10位大师给青年艺术家的建议
摄影是如何打破媒介之间的边界的?
谁是艺术界真正的巨人?
















[编辑、文/于畅][采访/张婧雅][部分图片提供/上海Prada荣宅]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