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照”有哪些真相?

张婧雅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21
BAZAAR TOPIC 第22期


大卫·拉查佩尔(David LaChapelle)《My own Liz》,Chromogenic Print,2002年


去影楼拍“艺术照”向来是大众生活中颇具仪式感的一件事。而如今,想找一家完全满足审美标准的影楼,似乎变得越来越难。如“病毒”般存在的影楼美学,想必你既曾承蒙它的厚爱,又曾惨遭它的“毒手”。虽然“比真人更美”向来是影楼美学的第一要义,但当下其中所展现的社会价值观却越来越发人深省。


影楼,一种“失真”美学 


影楼美学,早早就与每个人发生了关系。那些重要成长历程中曾拍过的艺术照,记录下人们在不同年龄段中“最美”的倩影。同时,艺术照也不断满足着人们对于自我形象的诸多幻想。当你浓妆艳抹、身着影楼的华丽礼服,站在魔幻的背景板前享受闪光灯疯狂的“亲吻”时,你所希望得到的是一个与现实中相距甚远、无比貌美的自己。


辛迪·舍曼《无题#479》,1975年


托马斯·鲁夫《肖像系列》


实际上,影楼在其诞生之初主要满足的是人们对于记录时光的需求。如今,影楼摇身成为了平民造星场。它并非要记录你,而是要再造“你”。而关于再造的标准,实则来自于最广泛的大众对于“美”的认知与追求。随着时代审美的不断变迁,艺术照的风格也飞速变化着。


辛迪·舍曼《名媛肖像系列》,2008年


有趣的是,这类纯商业摄影在名称上竟也拥有“艺术”二字,无疑反映出大众对于“艺术”的某些看法。从艺术照市场普遍热络的现状来看,它远比“艺术”得到的青睐更为广泛。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会悬挂的精美艺术照,一直占据着家居装饰界的绝对C位。


辛迪·舍曼《Untitled #548》2010

马丁·帕尔《Portrait Shoot And Beach Party With Martin Parr》


然而,在摄影、后期、化妆等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节奏当中,21世纪的影楼美学也彻底偏离了现实中的“真实”,励志承包下人们诸多不切实际的对于美的妄想。在不知不觉中,影楼展现出一种集体“失真”的美学。对此,众多艺术家也通过创作展开着带有讽刺意味的探讨。


查克·克劳斯(Chuck Close)作品局部

查克·克劳斯《自画像》


在追求虚假完美的审美趋同下,存在着许多“反失真”的艺术思考。上世纪80年代,德国摄影艺术家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在其早年的代表作中,便用相机记录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面孔,并以此得名。该系列创作传递出了摄影最本质的特性,让摄影回归其本身。


托马斯·鲁夫《肖像系列》

托马斯·鲁夫《Porträt(A. Kachold》,Chromogenic color print,1987年


当初,受到其导师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以类型学方式拍摄的工业建筑和景观系列创作的启发,鲁夫开始真正思考有关摄影与图像的问题。他逐渐尝试并摆脱了此前追求所谓意义与美感的拍摄趣味。这组震撼摄影界的《肖像》系列堪称是对杜塞尔多夫学派理念的一次再度深化,也是一次对"摄影"本身晦涩而深刻的探讨。


托马斯·鲁夫《Porträt (P. Stadtbäumer)》,Chromogenic color print,1987年托马斯·鲁夫《Porträt (M. Syniuga)》,Chromogenic color print,1986年

颇具共识的是,在摄影风格与理念上与“艺术照”最为背道而驰的,非“证件照”莫属,它普遍是人们自认为拍得最丑的一张照片。而鲁夫却在证件照的形式中发现了不可替代的艺术语言。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将证件照式的肖像放大到210×165cm的尺寸,并使用白色或其它饱和度极低的浅色作为背景,从而将人的面孔以一种极为震撼的方式凸显出来。他用这种毫不加修饰的、严肃而平凡的画面,记录下难得客观的面孔。


托马斯·鲁夫《Porträt(L. Coelevy)》,Chromogenic color print,1988年托马斯·鲁夫《Porträt(J. Renzel)》,Chromogenic color print,1988年

这些作品以一种讽刺的态度,回应着当下现实中人们在“失真美”追求上的自我迷失。在影楼的操作下,原本独具辨识度的面孔被纷纷置换成对于美的固有概念,而人们却争先恐后地奔赴其中。在这种集体“失真”的追求背后,实际折射出的并非单纯是关于美丑的认知,而是社会当下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影楼,一种“效仿”美学


陈漫作品,2009年

如今,影楼美学普遍遭遇的问题,还有在追逐时尚行业步伐中形成的固有套路,它直接来自于对时尚摄影表象风格的效仿。其中,众多国内一线时尚摄影师的作品莫名成为了当下影楼们普遍借鉴的《视觉圣经》。然而,这实则却是一场大型“邯郸学步”的表演。


孙郡作品

在影楼摄影界,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于新风格、新样式、新手法的高度嗅觉,这也是其商业生存手册中必备的看家本领。然而这种低廉的“拿来主义”,也使其遭遇着尴尬的瓶颈。艺术照在当下呈现的现状,反映出影楼行业集体缺乏创意的局面。当然,这也来自在信息平面化的网络环境中,大众审美需求日渐单一与雷同。


陈漫作品,2003年


效仿,无疑是影楼最便捷的创作方式。不单他们如此,每一位走入影楼的人们亦如此。大家不再像过去简单地希望得到一张珍贵的照片,而是渴望成为如杂志封面、大片广告中那样的同款美貌。于是,这种在广泛效仿中形成的影楼美学,成为了这个时代人们追求美的审美范式。



影楼,一种“妄想”美学


大卫·拉查佩尔《My Own Marilyn》,Chromogenic Print2002年


伴随着这种范式美学而存在的,还有人们内心对于自我身份认知的偏差与妄想。物欲横行社会中的诸多欲望,也纷纷投射在了影楼美学当中。通过一套专业的影楼服道化设施服务,人们似乎寻得了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影楼作为满足“妄想”的工厂,稳定地存在于大众摄影市场当中。


辛迪·舍曼《名媛肖像系列》

辛迪·舍曼《小丑系列》,2011年


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作品就探讨了人们在身份上的某种臆想。在这个充斥名人文化、网红效应的时代,她用作品尖锐地讽刺并揭露了那些自我欺骗的障眼法,让人们重新思考究竟要以何种心态再次面对真实。



在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中,辛迪·舍曼曾将自己装扮成艺术名作中的人物、小丑、名媛、花花公子、高级应召女郎等……在对于身份的诸多探讨中,她极为深刻地呈现了身份妄想背后的深层问题。生活中,人们通过艺术照所获得的美貌、名气与财富反映了其不切实际的臆想,而这在艺术家看来是一种自我摧毁的过程。


辛迪·舍曼《名媛肖像系列》

辛迪·舍曼《小丑系列》,2011年


辛迪·舍曼用嘲讽的方式表达着对自我身份认知的态度。她不单单展现那些在现实中,通过刻意化妆、灯光、摄影等方式达成的“美化”,同时也大胆地揭露着通过同样的方式所能达到的“丑化”效果。由此,她道出了影楼美学的真相——这一切不过都是妄想。


辛迪·舍曼《名媛肖像系列》辛迪·舍曼《小丑系列》,2011年


未来的影楼里,人们或许还将继续身着粗劣的礼服,站在虚假的背景板前搔首弄姿。以网红文化为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又会为接下来的影楼美学带来怎样的改变?影楼们仍在伺机观望。而艺术照背后的真相是,那些所有坚固的自我,似乎早已烟消云散。



往期BAZAAR TOPIC:

香蕉,是用来吃的吗?
艺术,如何对抗横行的物欲?

如何艺术地看待“脱发”这件事?
















[编辑、文/张婧雅]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