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要上太空了?!
SpaceX猎鹰9号火箭搭载载人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人类进入全新航天时代。而搭乘火箭进入太空的除了两位宇航员,还有艺术家特里斯坦·伊顿的作品《人类》。或许除了人类之外,太空也将成为艺术的下一个栖息地?
01
登月的不是艺术品,是博物馆!
安迪·沃霍尔、罗伯特·劳森伯格、大卫·诺夫罗斯、福雷斯特·迈尔斯、克劳斯· 奥尔登堡、约翰·张伯伦《月球博物馆》(Moon Museum),1969年
这件作品是世界上首件“登月”艺术品,看似其貌不扬,实则“云集大咖”,上面六件涂鸦的作者都是现当代艺术史中如雷贯耳的名字: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画了左上角的涂鸦;其右是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设计的一条直线;最右是大卫·诺夫罗斯(David Novros)的黑色方块;福雷斯特·迈尔斯(Forrest Myers)在左下角画了电路板,他也是这一项目的提出者;中间是克劳斯·奥尔登堡(Clause Oldenburg)的米老鼠;右下的抽象图形则由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绘制。
既然是要登月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为何不认真多画几笔?其实,这块瓷砖尺寸极小,相当于一个指甲盖的大小,六位大师的手笔共处其上着实有些拥挤。那迈尔斯又何必大费周章找来这么多朋友?
1969年,迈尔斯与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合作制作了这块微型瓷砖。计划将其送上月球时,他的雄心壮志并非单单创作一件艺术品——“我的想法是召集六位伟大的艺术家,并建造一个登上月球的小博物馆。”同年,这块瓷砖搭乘着阿波罗12号太空飞船登上了月球,成为史上首位人类艺术太空“外交大使”。
大卫·诺夫罗斯《无题》,板上铅笔、油画,52.3×67cm,1973年
到了21世纪,随着技术的进步,送博物馆上太空已然不必让艺术品“屈身”于一块小瓷砖内。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计划于2021年将一座博物馆通过天体着陆器送往月球。该项目名为“月球舟”(MoonArk),邀请三百多位艺术家参与其中,囊括绘画、诗歌、音乐和地球样品等上百件作品,旨在向所有艺术领域的人士传递未来的希望和可能性。
“月球舟”项目从2008年已开始测试,引发了材料科学、数字技术和艺术领域的诸多创新。届时,“月球舟”将以双胞胎的形式诞生——一个飞往月球、一个留在地球上进行全球巡展。
“月球舟”渲染图
02
艺术家如何解决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的回收处理一直以来是外层空间利用的痛点,艺术家戴安·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有效方案——将太空垃圾变成壮观的灯光秀,以代替大型赛事或庆祝活动的烟火。
罗斯加德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创建了“太空废物实验室表演”(Space Waste Lab),使用绿色激光瞄准夜空中穿过的太空垃圾碎片,从而使人类头顶上方上万公里的空间浪费可视化。这些光束看上去与灯光秀并无二致,绚丽外表下实则蕴含着浪漫的宇宙哲学和宏大使命。下一步,他们还打算捕获太空垃圾从而制作人造流星。
达安·罗斯加德工作室《梵·高小径》(Van Gogh Path),2012年
与此同时,电影导演卡斯·勒·库特(Cath Le Couteur)和艺术家尼克·莱恩(Nick Ryan)的合作项目“Adrift”则为太空垃圾赋予了人性,采用交互式体验实现了太空垃圾的可视化和可听化。
在“Adrift”系列短片中,每一件太空垃圾都成为一部短片的主角。它们在视频中进行自述:“我每130分钟绕地球一周。在接下来的240年里,我将继续在您头顶上空运行……”“2006年,我被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推入太空,从此无人问津……”
这些自述的内容从何而来?“9号机”(Machine 9)是一款手工制作的声音乐器,可跟踪近三万件太空垃圾的位置,并在它们从头顶经过时实时将其转换为声音。毋庸置疑,技术的发展已为艺术拓宽了无垠空间。
03
太空中如何玩转艺术?
从《2001太空漫游》到《星际穿越》,设定在宇宙场景中的电影数不胜数。而视频游戏开发商兼企业家理查德·加里奥特(Richard Garriott)则真正将电影取景地搬到了外太空。加里奥特的父亲是美国宇航局宇航员,从小他就梦想和爸爸一样步入太空,但少年时期出现的视力问题阻断了这一梦想。
电影《2001太空漫游》
之后,加里奥特从事游戏设计并取得巨大成功,但依旧没有忘却年少时的太空梦。2008年,他作为私人宇航员乘坐联盟号TMA-13飞往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站飞行期间,拍摄了叙事电影《恐惧的顶点》(Apogee of Fear)。整部影片长约八分钟,其中所有角色均是宇航员本色出演,成为有史以来首部在太空实景拍摄的科幻电影。
3D打印近年来已成为艺术和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远在光年之外的空间站,科学家与艺术家同样对该技术跃跃欲试。
2013年,美国公司Made in Space向国际空间站运输了3D打印机,以色列艺术家埃尔·格维尔(Eyal Gever)与该公司合作,在零重力条件下制作了一系列名为“笑声”(Laugh)的3D打印艺术品。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笑声提交给艺术家,随后声波转化为数字3D模型并打印出来。
一年之内,超过十万人利用该技术打印出了自己的笑声。用户可以查看和收听所有作品,并为自己喜欢的笑声模型投票。“笑声”是有史以来第一件在地球之外诞生的艺术品,在格维尔看来:“洞穴绘画是远古人类的艺术庆祝方式,而‘笑声’是21世纪人类的庆祝方式。”
理解和描述周遭世界是人类最原始的先天需求之一,而科学与艺术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共同承载着这一需求。艺术一直以来被用作交流科学数据的方式,无论是那些预测到科学事实的科幻小说和插画,还是被送入太空、登上星球的艺术作品,艺术与科学的美好交集都为人们呈现了一种理性之余的浪漫色彩。
近年来,艺术与社会的相关性成为热门话题,各行各业内艺术的存在感都愈发强烈,科学界亦是如此。
自人类太空飞行开始以来,艺术就在无形中与之相辅相成:摄影作为记录方式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作为缓解压力的有效形式始终是维持宇航员身心健康的必备手段。21世纪,艺术与技术或将为科学提供一种不同以往的发声方式;而宇宙空间的探索也将为艺术开辟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