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房子,舒适or美观,选哪个?

谢玮苇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19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展翅住宅”(Wingspread)



近日,综艺《梦想改造家》第八季中“132万盖出毛坯房”的话题登上热搜,引起广泛讨论。住宅建筑的舒适与美观之争由来已久,建筑大师为艺术理想不断试错、探索建筑艺术的边界,身为甲方的居住者是否该放手任由其发挥?冠以美学之名的设计又能否无视人文关怀的原则与需求一意孤行?





不听话的乙方


当年过六旬的委托人老杜拿出积攒半生的积蓄想要为三辈人搭建一个阖家团圆的温暖之所时,建筑师却盖出一栋被戏称为“具有叙利亚风情”的红砖毛坯房,成品与巨额花费形成的巨大落差立时引发众议。


其实,如此“任性”的乙方在建筑史上不胜枚举,每逢谈及住宅建筑的实用与美观的较量,以“住吉的长屋”“流水别墅”与“范斯沃斯住宅”等为首的经典项目都要被当作“反面教材”拎出来“批评”一顿。建筑大师们罔顾甲方需求,将设计项目当作自己奇思妙想的艺术试验田,却为屋主的居住带来无尽困扰。


安藤忠雄设计的“住吉的长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

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过于追求视觉系美学而忽略工程埋下的隐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于1937年为商业大亨赫伯特·约翰逊设计的别墅“展翅住宅”(Wingspread)在彼时颇负盛名,大面积红色砖木以风车状在绿地上铺展开,仅地面一层就有1.4万平方英尺,远远望去十分壮观。这也是赖特最引以为豪的作品之一:“Wingspread的砖木建筑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所有建筑材料和技术都非常结实。


然而好景不长,在1939年建成后不久,这栋“结实”的建筑便开始漏水。当屋主惊慌失措地打电话告知时,赖特不以为然地反驳:“那你为什么不移动你的椅子?”直至1994年,别墅在经历一场冰暴后几乎倒塌,这才引起人们对修复工作的重视。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展翅住宅”(Wingspread)


其次,舍本逐末、忽视建筑作为住宅的“住”之体验也是建筑师在追求艺术美学时常有的“通病”。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比邻而建的新河岸豪华公寓(the Neo Bankside)坐落于泰晤士河南岸,由玻璃幕墙打造的高层开阔舒展、一览无余的私家景观视角将泰晤士河与对岸圣保罗大教堂尽收眼底。上百万英镑一套的公寓风景已然独好,而与泰特美术馆的绝妙搭配也令本就醉心于用艺术包装生活的富豪们趋之若鹜。



新河岸公寓最初的宣传广告


原本的新河岸公寓私人景观


直到2016年,业主们终于笑不出来了: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新馆落成开放后,360度观景台距公寓的直线距离竟只有30米,豪宅里的一厅一人都成为到访美术馆的游客眼底的风景,而新馆建筑体也成为横在业主与河岸风光之间的峦嶂。


想到无辜群众与玻璃房里的业主面面相觑的画面不免有些啼笑皆非,这正应了卞之琳那句原本很唯美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对此笑谑道:“最让我吃惊的是,新河岸公寓里竟然真的有人在住!”



从泰特现代美术馆观景台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河岸公寓内部细节


贴于泰特现代美术馆观景台的标语“请尊重我们邻居的隐私”


何谓“住得好”?


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建筑需要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生活、满足使用需求,而住宅作为栖息之所,围绕温度、湿度、光线、噪音以及空间大小等维度的“住”的体验尤为关键。因此,建筑设计的“在地性”不容忽视。


首先纳入考量的便是环境与气候条件。人们将建筑作为抵御自然灾害的避风港,就需因地制宜、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构建对抗恶劣天气的屏障。在由Charles Cunniffe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凤凰城(The Phoenix)项目中,由于建筑地处沙漠气候,设计师选用了可以承受强烈阳光的外部材料,以减少房屋吸收的热量。


Charles Cunniffe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凤凰城(The Phoenix)


而建于山地的建筑则需要严防急剧波动的昼夜温差与湿度。麋鹿峰牧场(Elk Peak Ranch)通过玻璃幕墙在白天能够更大程度地接收阳光,带有精密涂层的玻璃厚度也足以将夜间的寒冷隔绝在外,使居住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极端气候。



Charles Cunniffe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麋鹿峰牧场(Elk Peak Ranch)


于今年获得普利兹克大奖的法国建筑师双人组安妮·拉卡顿(Anne Lacaton)与让-菲利普·瓦萨尔(Jean-Philippe Vassal)则不断将独特的双重空间与温室理念应用于住房改造中。二人以传统温室为框架,使建筑能在白天吸收阳光,并内置另一结构空间用于夜间的热量储存。在其改造的住宅中,处处可见建筑师对居住的主观解读与实际居住者需求的高度一致。


由安妮·拉卡顿与让-菲利普·瓦萨尔设计的拉达匹私人住宅外部,1993年

由安妮·拉卡顿与让-菲利普·瓦萨尔设计的米卢斯社会住宅(Mulhouse Social housing)外观,2005年


除了硬性环境条件,其次需要考虑的便是建筑的人文性。在建筑日益同质化的当下,一昧追求“艺术”“当代”“洋气”成为一股潮流,风俗民情与文化内涵为何就这样被“束之高阁”,值得反思。


曾在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与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出现的福建土楼正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延续以及与自然景观相融而生的产物。厚重的土墙与灵活的木结构相辅相成,既符合传统聚族而居的需要,就地取材的选择也使建筑本身成为山水的一部分。这样看上去“并不具时髦感”的东方传统建筑同样能够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掀起风云。



福建土楼

《大鱼海棠》中的福建土楼


而在遥远的奥地利乡村,由意大利Bergmeisterwolf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住宅Pleated B Villa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元素,将颠覆性的现代设计尽数藏于室内设计,外部采用当地农舍常见的黑色染色木材、浅色石膏、灰泥与混凝土等材料。住宅外观则设计为具有斜屋顶、粉刷外墙与木材细节的传统房屋,色调与周围清冷的乡野环境完美契合,没有华而不实的“炫技”,以平实且真诚的设计为居住者创造符合在地性的住宅空间。




意大利Bergmeisterwolf建筑事务所设计的Pleated B Villa


舒适≠艺术?


回看这期改建,最为人诟病的便是经济要素这一点。身为富豪的别墅主人们或许可以承受耗费天价建造一栋需要用几十年来修补屋顶的别墅,用“冤枉钱”换得建筑大师的艺术手笔;但当甲方换做辛劳半生、一分一毫攒下血汗钱的老人,这就另当别论了。


出自《梦想改造家》第八季的红砖房


反观出自同一综艺的另一期改建——同样花费约130万元、由建筑师董功改造的“船长之家”于2018年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长年累月被海水侵蚀的地基使房屋在悬崖之上摇摇欲坠,设计者在细察地质与地形后,结合当地环境优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危楼立时化身为极富美感的海景房。在空间设计上,他更将屋主的宗教信仰纳入考量,人的精神性得以与空间产生更深刻的联结。由此可见,追求艺术的设计并非一定要扰人舒适,二者可以兼得。


建筑师董功改造的“船长之家”

在舆论针对建筑师个人的“长枪短炮”背后,暗含建筑的舒适与美观以及艺术的“殿堂高远”与“市井通俗”这两个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实,并非只有“阳春白雪”才是艺术,住宅与博物馆等综合功能建筑不同,首要需求就是能“住”。而建筑师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造物主”,如何在遵循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标准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美,才是操刀住宅应具的人文主义关怀。




精彩回顾:

徐震®:生命在于“折腾”

科技何以承载艺术?

李华弌:水墨是一种选择

















编辑、文  谢玮苇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