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日本打响水果种子战,中国人吃洋水果会被“卡脖子”吗?
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霁瑶
当收到朋友寄来的一箱爱媛果冻橙时,王思宇看着包装箱上一行广告词“来自四川蒲江的爱媛果冻橙”,感觉略有违和。打开包装品尝,口感与他曾尝过的日本产爱媛28号(紅まどんな)几乎没有差异。这箱果冻橙一共8斤12个,售价68元。而在日本,爱媛28号常常按一包两个装进行售卖,含税价格在10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0元)。
这一原产自日本爱媛县的进口柑橘品种,近几年成功“入籍”四川,在蒲江、眉山等地被广泛种植,成为风靡社交媒体的“网红”水果。
无独有偶,产自云南、江苏、陕西等地的阳光玫瑰,广东、海南的金枕榴莲,山东的静冈网纹瓜,辽宁的红颜草莓,云南的妮娜皇后……曾经国人眼中的进口水果,已出现在超市的国产水果区域,成功完成本土化,让无数城市居民实现了“进口水果自由”。
一些国家也“急了”。有外媒报道,某国培育的水果品种流入中国后,对该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有国家选择颁布相应法规,对农作物种苗流出进行“封锁堵截”。
进口品种本土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面对国外的种苗封锁,中国人吃洋水果是否会遭遇“卡脖子”?
“爱媛果冻橙口感细腻,汁水多,皮还薄。所以这个品种回购率很高。”四川蒲江果农何洁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4年前她从亲戚口中得知了爱媛果冻橙,在试吃后决定引种。“来我这买的基本都是个体消费者,今年卖得也不错。有客户一次性买了200箱。”
如今,蒲江县种植爱媛果冻橙的面积大概有10万亩。这个来自日本的橘子,是怎么“入籍”四川蒲江的?
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左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蒲江县当地的爱媛果冻橙由民间自发引进,当时农户们为了防止品种单一、规避市场风险,选择了这个品种。“爱媛果冻橙上市时间比耙耙柑早一两个月,能够错峰销售。”
作为水果大县,蒲江的水果品种引进经验十分丰富。不只是网红爱媛果冻橙,耙耙柑(春见)、丑柑(不知火)这些蒲江标志性水果,也都是漂洋过海而来的“洋水果”。
资料显示,1981年3月,四川代表团赴日本研修访问日本柑橘生产,于同年12月回国带回部分日本柑橘优良品种,如宫本早生蜜柑、晚熟清见杂柑、铃木脐橙、普通八朔、伊予柑等。经过10多年的引种观察,其中晚熟清见杂柑很受消费者欢迎。1994年,蒲江引进日本晚熟杂柑不知火,也就是现在被人们熟知的丑柑;2000年又从日本引进了春见,即耙耙柑。
据左凯介绍,之所以要从国外引进品种,主要是当时柑橘市场价格低,出于为果农增收的考量。
资料显示,2003—2009年间,蒲江县脐橙每公斤售价仅0.8~1元,蒲早二号蜜柑每公斤售价仅为0.4~0.9元。“价格低,还卖不出去,在这个背景下,政府民间都在探索改良品种。”左凯说。
品种引进也确实提升了当地水果的市场价格。资料显示,2006年4月蒲江丑柑1公斤售价为3~5元,2014年其售价一度升至1公斤14元;2018年蒲江耙耙柑的价格顶峰达每公斤26元。
引进新品到大规模种植推广并非一蹴而就。左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政府层面来说,首先,引进要经过植保检测,确认该品种是否会对本地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然后通过试种观察该品种能否适应本地气候,种出来的果子品质、口感和产量是否适合推广,管理技术难度如何;试种成功后,才开始逐步推广,推广过程中要看种植户和市场是否接受。“整个过程一般要3到5年时间。种植户认可、市场接受后,政府主管部门再给予政策支持、做好政策服务,种植规模就容易起来。有了规模就能创建品牌,有市场定价的话语权”。
和爱媛果冻橙、耙耙柑等类似,近年来,许多外国品种在国内得到了迅速推广。以2022年价格大跳水的阳光玫瑰来说,据媒体报道,阳光玫瑰5年间(2016—2021年)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增长了21.2万亩,增幅达211.79%,种植规模也反超其发源地日本。日本农林水产省估算,2020年中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是日本全国的30倍。中国产的阳光玫瑰不仅自产自销,同时也凭借低廉的价格远销新加坡、泰国等地,甚至向日本逆向输出。
对此,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张保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内某些追求短期利润的合作社会设法拿到国外新品种。而经过两三年国内大规模种植后,这些品种的价格很容易“大跳水”。
面对我国的大规模种植,一些国家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收紧种苗输出,从国外引进优质水果品种的难度正越来越大。这不仅导致引进外国品种的成本增加,如果种植国外未经授权的品种并销往国外市场,还可能面临官司。
2018年,奇异果生产巨头新西兰佳沛公司发起诉讼,华人果农高浩宇从新西兰农场私自带回两款黄心猕猴桃的藤条并卖给中国种植户。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最终判处高浩宇、他的妻子及其名下公司赔偿佳沛公司15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6516万多元。
邻国日本也动作频频。2021年4月,日本实行了史上最严格的《新种苗法》,用于防止日本的优良品种流向海外,其中规定,今后若有人私自将有关种苗带出日本,将被处以10年以下徒刑等处罚或最高1000万日元的罚款。随后,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1975个禁止带出日本的种苗名单。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苗被禁止输出后,中国人吃进口水果是否会遭遇“卡脖子”?
“影响不会特别大,甚至会倒逼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发展。”张保贺告诉记者,面对外国封锁,我国越发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种业振兴等生物经济发展。
对此,左凯也持有相似观点。他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对新品种培育高度重视,中央、省、市,包括蒲江县财政都对新品种研发繁育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他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院校每年都会培育新品种,蒲江县也培育了‘蒲江香橙’砧木供柑橘嫁接,抗病性、环境适应性不比国外差。目前蒲江县种植的金秋砂糖橘就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水果行业已展示出新消费趋势变化,主要体现在零售终端精品化趋势非常明显。但精品水果仍以进口为主,国产水果精品化程度并不高。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王力荣曾表示,根据对树种栽培面积及不同来源品种占比分析发现,我国地方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分别占果树栽培面积的30%、30%和40%。苹果、葡萄等外来树种的国外引进品种市场占有率在50%~90%。
“我国并不是没有好品种,恰恰因为我国的特殊地形,我们有很多好品种,只是早期的品种保护和管理没跟上。”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原副主任邢文英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在她看来,之所以当下精品水果消费市场进口品种更加“走俏”,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从政策层面来看,地方政府对优势品种保护不够,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同时缺乏扶持力度;从经营个体来看,我国水果生产不少地区还是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没有品牌意识,更没有为优质品种申请专利的意识。“因此市场上出现的优质水果往往以国外品牌出现,但实际很多都是中国产的”。
邢文英以猕猴桃为例分析,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全世界现有54个品种,中国就有52个,种质资源丰富。上个世纪末,陕西就有红心、黄心、绿心猕猴桃种植。我国猕猴桃现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仍有供应缺口。据她透露,现在市面上的一种黄心奇异果其实最早由我国农科院的一个教授团队研发,后来团队与国内一家公司在蒲江合作建立了生产基地。之后新西兰的一家公司又向这家公司购买了这种黄心猕猴桃的销售权。
二是缺乏统一、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我国许多地区的优质品种依靠的仍是分散的农户种植管理,管理水平跟不上,产品质量上不去。“为什么同样是绿心猕猴桃,国产品牌500g卖3~4元钱,国外品牌卖6元一个,收益相差如此之大?”邢文英坦言,“其实还是质量差异。早期中国有些产区的农户过量使用果实膨大素,造成部分国产猕猴桃买来时很硬,无法吃,一旦放软,又坏得很快,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存在问题。”
国外品牌背后则是一整套成熟的公司化运营模式,从种苗选择、基地土壤改良、施肥、打药、水控管理,再到采摘、冷藏、储运、上市都是成熟的商业团队运作。四川蒲江如今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猕猴桃重要产地,最早也得益于成熟的公司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民加入种植,实现生产全过程科技管理,将黄心猕猴桃品牌做成功。
三是品牌打造能力。以美国柑橘品种新奇士橙为例,当初新奇士橙登陆中国市场,美国柑橘协会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美国柑橘其实也是农户或生产商生产,但其对外打市场都以协会名义,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营销模式,这使其在中国市场迅速铺开,“当时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四川红橘一下就打‘趴’了。但要说它的品质真比咱们的柑橘品种好很多吗,其实未必。中国的赣州脐橙无论从质量上还是口感上都比新奇士橙要好,区别就在于营销模式。”
“中国是世界三大水果苹果、柑橘、梨的最佳适生地,有优良的地理、气候生长条件,有丰富的种质资源,随着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管控提高,相信越来越多的优质品种将会出现在中国市场。”对于中国水果业的未来,邢文英充满信心。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文中王思敏为化名)
责编 | 杨琳
版式 | 孙珍兰
微信值班:郭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