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感性战胜理性

2016-06-23 沈老 沈谦谨

 

···父亲专辑···




这是一篇极其大逆不道的文章,

由于会涉及我的几位至亲长辈,

而为了事件的真实性,

以及背后的教育意义,

我选择客观的陈述。

如果有亲朋好友路过看见,

有什么失实,请谅解!

毕竟,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从归国华侨到乡间小贩

 

上一篇,我们谈到父亲1949年出生于新加坡,1956年回国。


我没有见过爷爷,只听家人提起:他是新加坡富商,属于“闯南洋”的那一拨人中的佼佼者。


具体富有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亲属中各执一词,我没有亲见,不想做任何主观的判断。


从客观因素分析,确实是有钱过。比如奶奶是富家小姐,她92岁去世的时候,仍然是千金小姐的范,一个人,如果不是诗书传家,很难有这种风范。


另一个,我有三个姑姑、两个叔叔,加上父亲一共六个父辈的至亲。


按年份推断,爷爷应该是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现总理李显龙的父亲)掌权之前就富裕了,才能即娶富家千金,又一口气生了六个小孩。还能养得很好!


至于为什么回国,听说是吵架和大姑妈的鼓动。


爷爷奶奶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吵了一架,而这时,作为长女的大姑妈听说新中国成立,对归国华侨有众多良好政策,就鼓动家人回国,于是奶奶就带着六个儿女回中国了!


爷爷没有回来,只给家人买了保险,至今保险单还在母亲的铁盒里保存着,可惜因为没有续费,有等于无,只能具备一点纪念意义。


为什么没有续费,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爷爷在新加坡续弦了,另外娶了一位奶奶,听说由于最喜欢小儿子——我的小叔沈观贤,还特地取名沈观贤。我打听过,现在这个人在马来西亚当校长,也许今年我会过去求证一下。我估计因为续弦的缘故,爷爷财政大权旁落,也就没办法续费了!


另一个原因是迁址。听说大姑妈挥霍光了从异国带回来的财产,还把最后的一点金银细软当成嫁妆带走了(郑重声明:文字害人,大姑妈现在也过得不好,作为晚辈这么写文章的很不好的!)


而二姑妈在还不满18岁的情况下,嫁给了邻乡的人家。换回来的礼金维持了一家五口短暂的生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滑坡之后,全家人被“骗”回老家祖宅。


那的确是祖宅,但毕竟是乡下。这也是爷爷聪明的地方,潮州市区要好于乡村,中间还隔了县、镇两级,而当初奶奶和父亲、姑妈、叔叔们回的是汕头,比潮州又高级一点。改革开放是1978年的事了,那时汕头才被列为特区,与深圳、珠海、厦门并列。父亲他们是1956年就回国了,找了20几年选地方。


夸张一点说,等于爷爷安排的是北京,结果,两年后被人强迫到河北邢台下面一个小乡镇上,这差距得多大?(两位姑妈急着嫁人估计也和这又一点关系。)


总之,从我出生起,见到的就是在我们乡里算得上气派的祖宅。至于为什么闹到这步田地,我只能用我有限的智商去猜测。


作为长子,小姑妈和两个叔叔还小,奶奶不会赚钱,父亲9岁就穿街走巷叫卖,用他幼小的身板维持着一家五口人的生计。


可能大家觉得我这样太神话自己的父亲了,但他的智商和阅历,应该是所有亲戚中都有口皆碑的。不然,以外公那“显赫”的家族,怎么肯将长女嫁给只旁听了四年小学的父亲?


我读书读到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请辅导老师了,他跟我说是:他只读到四年级,接下来他不会的知识只能请别的老师帮我了!(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借口,以后再谈,父亲只读四年小学这是所有亲戚都能证实的。)




从万元户到负资产

 

接下来跨度和跳跃有点大。


一下子从9岁的父亲跳到7岁的我。从我记事起,家里其实是比较富裕的。起码在1986年,我们家有彩电可以看《射雕英雄传》。


小时候不懂,以为有很多大人天天晚上在我们家门口“开会”,其实是父亲把电视机朝着外面放的,这样,那些没电视机的邻居就可以看到电视节目了,这和我现在做公益没什么区别,想想儿子今年也7岁了,我也算勉强跟上父亲的脚步吧。


其实,我是广东韶关出生的,父亲1975年由于上山下乡被安排到韶关煤矿挖煤去了。可能是从小走街串巷的原因吧,改革开放一开始,脑袋灵活的父亲就赚到钱了,成为他们那一批人中的第一拨万元户,也算第一批拥有彩色电视机、777录音机、任天堂红白机的人。


现在我还记得,1988年,父亲和我一起看汉城奥运会(现在改名首尔,韩国本来就是中国的,首都都是汉人的城),空闲的时候就玩《魂斗罗》之类的游戏,由于使用频率太高,电视机冒烟了,把我们两个吓得停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发现电视机还能用,这才放心,父亲还千叮万嘱,妈妈出门进货回来千万别告诉她,这个秘密我一直守到今天才公开,哈哈。


自尊心受不了的朋友可能会说:一个彩电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小时候也有。我没有炫富的意思,只是客观的陈述当时短暂的辉煌罢了。


接下来,为了平复大家的自尊心,我开始讲父亲落魄的事情了!


1992年,爷爷的历史在父亲身上重演。母亲不想在山里当万元户了,带着我和弟弟来到潮州市区表舅家,过起了城市生活。


而父亲,为了单位职称(其实也就是个科长)晚了两年回到潮州。由于两年时间的坐吃山空,父亲回来之后,发现不只没有了全部积蓄,还负债。


祸不单行,表舅要结婚,我们必须搬出去住,老舅爷还跟我父亲追讨两年来的“租金”,可能是沟通的问题,我们住表舅家是要租金的,而母亲却住得特别舒服,不只花光了积蓄,还没交过一分钱租金,等到父亲回来,事情才曝光!


面对这种艰难的窘境,父亲把抽了几十年的烟戒了,只用了两年时间,我们就从租房变成买房,只可惜,是用父亲积劳成疾的心血和他的殡葬费买的。


之后母亲又一路负债,直到2005年,我才把所有的债务还清。


现在很多人问我,沈老师你怎么做生意这么厉害?其实,如果你跟我一样,5岁就在自家门口摆摊卖玩具(因为父母忙着做生意,没时间搭理我,我在几乎没有记忆的情况下,就在店门口摆摊,我从小就没有玩具,别人的玩具都是我卖的),一路跟着父母,看他们做生意,19岁就辍学打工还债,直到26岁开瑜伽馆才算第一次“创业”,你做生意也不会差到哪去!




不会做生意就一边去


这是今天文章的核心。


两段辛酸的创业史,可能会让大家觉得几位女性至亲的“愚蠢”造成了我祖孙三代的起伏。同情我的或许会造成对几位老人的怨恨,事实上,我不恨她们。


我母亲有一次哭着说:“我知道你恨我,你的聪明才智可以读大学的,也可以有房住,有很好的人生,是因为我,你才那么辛苦的,我知道你恨我。”(备注:因为弟弟先结婚,用父亲的积蓄和殡葬费换来的房子让给他了,我一直到结婚前都是住瑜伽馆的。)


我只能跪着告诉她:我小时候调皮,总跟她对着干,但从没恨过她。最近几年,我带她做飞机、动车,到各地游玩,还时不时塞点小钱给她,算是缓和了我们母子之间的恩怨。


不过,说老实话,我还是对母亲有一定的意见的。母亲从我没出生就学的裁缝,我的瑜伽服都是她做的,无可否认,她的手艺不差。


问题是她不会做生意啊!


父母的感情我作为孩子,没有资格评判爱恨情仇,但是,单就父亲丢下自己的特长去帮母亲创业这一点看,起码我做不到(我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他人跟着转)。


要知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是均贫的,家家户户都差不多的穷,而我们家所有的家具比别人多,都是我爸徒手做出来的,代表作是皮沙发。木的沙发砍砍材、打打钉也就出来了,家里的皮沙发是父亲做的,我在他旁边看着那套沙发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他当木工完全是没问题的。听说他上山下乡之前还真当过木工,最出名的是跟人吵架后,用极短的时间把别人木制的老宅拆了,(估计是对房子的结构特别熟吧!)听说当年父亲要娶母亲的时候,就因为这个原因被外公推辞掉了,估计是担心哪天吵架,把外公和舅舅们的宅子也拆了吧?幸亏三舅舅求情才同意了这场婚事,要不就没我了!


除了木工,父亲还会做菜,他给附近的湖南人、江西人炒了好几年菜,赚点外快,这也是我从小就知道的。(最好玩的是一个人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去做这件事,除了兴趣爱好,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而且就他在只上到四年级的人,还会修电器,太神奇了!


最神奇的,收到我礼物的朋友应该觉得我的字不会差吧,问题是父亲,还是这个只旁听过四年小学的人(交不起学费,但是问题他全能答,学校老师主动让父亲旁听课程,他就这么读的小学),居然写得一手好字,连我现在的字都没办法超越。


可就是这么一个我认为神一样的人,却选择给母亲打下手。如果没有感情,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好了,问题来了!


我的母亲,一辈子对父亲指手画脚,这也不对,那也不行。就因为她才是裁缝。可是,父亲做的是批发,母亲撑死了就是个零售的裁缝,如果不是父亲去调整母亲的“作品”,改装成大家都能穿的“统码”,然后大量批发,靠母亲那双“私人订制”的手,能卖几件?


如果母亲会做生意,为什么父亲去世之后她会严重负债,没有我们兄弟俩,我不知道房子能不能保住?


这里,我要忠告众多瑜伽馆主。现在很多女性馆主,会几个体式就老娘天下第一,完全不把自己的男人当回事。


到现在,很多请我策划的,我都推掉了,原因就是:她没把她身边高智商的男人当人!


不要以为我在说笑话,瑜伽行业这是普遍现象。我的母亲还活着,而且可能再活很久,我这么说话是不好的。但还是想说:你们看看我的母亲,生意到她手上能干嘛?


我的题目为什么要定:别让感性战胜理性。


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赚钱做生意是理性的事情,女人很容易把事情搞砸的(这里没有歧视女性的想法,只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国瑜伽行业如果路子是对的,我这种人就没市场了,这个是大家要反思的。)


再来看我的奶奶和大姑妈、二姑妈。


如果奶奶不是意气用事,留一两个小孩在爷爷身边,我们家族的苦难估计会少很多,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而奶奶一辈子没有经营能力,不然我父亲不用9岁就开始穿街走巷。


大姑妈,如果不做文艺女青年,估计她现在日子也不差(昨天才写文艺女青年,今晚又来,哈哈)。


二姑妈,如果不是用自己的身体换嫁妆,估计她的人生也不是现在的样子。


家丑不可外扬,今天曝光这些已经很过分了,不说了!


最后,点一下题就好:


人,有时候对自己的能耐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辨析能力的。往往因为一时的自以为是,造成身边至亲的人,几年,几十年,甚至几辈子苦难的日子。这是非常严重的!(最最最严重的,她自己还不知道!)


成功学上有这么一句调侃的话,作为结尾,也请各位看官三思:女人嫁错男人,这辈子就毁了,男人娶错女人,一家三代都毁了,因为子孙都是这个女人带出来的!


     此致!

NAMASTE!

沈谦谨  敬上

2016.6.23.于粤东无知阁




回复以下关键字可查看下列文章:


回复:父亲1,可查看《从父亲改名说起》


回复:原素养1、原素养2、原素养3、原素养4、原素养5、原素养6、

原素养7或素养1、素养2,可分别查看原《素养》七篇及《新素养》系列。


注意:是在公众平台入口回复,不是留言,请勿操作错误,谢谢!



斗胆做个尝试,看完文章请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