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aste(合十)3:虔诚心、恭敬心
······素养系列······
《素养》第一章:礼仪
第一节:礼敬(三)
虔诚心、恭敬心
开始之前,我先分享一段茶道课程的学习心得。(先声明,我只是喜欢喝茶,茶道一窍不通,有什么说错的还望见谅、海涵!)
我们普通泡茶,都是随便抓一把茶叶扔壶里,水开了之后倒进去,泡上1-3次,把“脚气”、“手气”、机器之气、“烟火”以及残渣杂质之类清理掉之后,就开始所谓的“品茗”,遇上三五好友还可以形而上道。
这基本上是大多泡茶人的常态,像我这种喝功夫茶出生的潮汕人也是这个状态。
但是,一次茶道课程上,讲师的一番“道”理把我吓到了!
刚一开始,所谓的“请茶”我还觉得有点作:泡茶就泡茶嘛,装什么逼?
等到她如数家珍的把茶叶送进壶里的时候,有些性急的,更有点坐不住了。有口才好的还安慰人家:“水还没开,老师复习数学呢!”
略带轻蔑的调侃引来哄堂大笑,讲师不知道是强撑着流血的内心还是修为足够好?只是自顾自的数着茶叶颗粒,也没笑,也没作任何回应。
水开了之后,开始了我前面所讲的普通泡茶程序,只不过速度不敢恭维。总之,是泡好了。
细品一下,色香味倒是不错,只是略微有点苦涩,其他的没什么可以挑剔的。
接下来,茶道讲师让我们猜茶叶的价格。
既然是茶道讲师,更普通的茶艺师还是有区别的。价格从200到20000多都有人猜,我是觉得估计到不了200一斤。问题是人家是请来讲课的讲师,面子总是要给的,也就不敢吱声。(人成熟的标志是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年轻气盛的一般是砸场子的,比较世故的一般是捧场的,也算是成熟的表现,吱声憋得有点累。)
没想到讲师报价:“不好意思,这是5元一斤从市场上搜罗来的。之前已经被我筛选过一遍,刚刚泡茶之前,又选出比较满意的泡给大家,委屈各位了!”
哈,一群玩鸟的被鸟玩了!胆子够大的!看来之前的面无表情,不是中枪,是蓄谋已久,自带防弹衣来的。玩CS的遇上雇佣兵了!
惊讶之余,大家也都面面相窥,不知道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接下来,只听她娓娓道来:我们喝茶,很多人缺失了恭敬心。有时候,好茶也被泡得不好了。当你能够对茶叶、对茶人、茶山、茶厂发起恭敬心的时候,即使5块钱的普通茶叶,也能泡出好茶的味道。
叹服、甚至膜拜!
别人学到没有,我是听进去了!这个段子后来也被我无数次借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教育同行、同修。
瑜伽行业何尝不是呢?
到处抱怨老师很多,好老师难找。我以前还归罪于职业和专业的问题。冲着钱来的是职业教练,跟小姐服务完收点小费是一样的(不好意思,我用词经常的尖酸刻薄,瑜伽人修养太好了,火力不放得猛一点,反应不大)。真心喜欢瑜伽的才是专业老师,中间少了兴趣爱好。
钱,关系到生存死生之事,属于身体层面的基本需求;兴趣爱好是生活中的娱乐项目,属于心理层面的附加因素;这恭敬心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属于灵性上的追求了。高度不一样。
而恭敬心的缺失,恰恰使得瑜伽教练单纯的追求个人工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学员的人文关怀,以及最起码的尊敬。
我们现在谈素养,就是要补一补这精神方面的缺失。
比如:谈namaste的时候,我比较重视的“四回向”,除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礼敬,还有对神圣内在的自敬,再有就是对周围空间的礼拜!已经从“身瑜伽”提升到了“境瑜伽”的水平,后面还有教、理、机、果等层次,这个日后再谈。
再如:谈合十的时候,拇指与身体之间就差那么一厘米左右的空间,有没有连接,几乎是完全两个世界的感悟。
现在,来到恭敬心,便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感悟!
好了,正式开始!
作为《礼敬三部曲》中最重要的一篇,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简单当成一篇文章去品读,而是一个思考的课题。去回味,甚至去调整。(当然,我也不是程度就特别的高,如果您的层次已经超越我了,就当小孩在学说话,笑笑就好。)
Namaste与合十礼,我觉得只是外表,接下来要讲的虔诚心、恭敬心才是内在。如果没有内在,外表做得再好、再华丽,又有什么用呢?用中国文字形容就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首先,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学瑜伽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说老实话,学了瑜伽这么多年,并没有觉得瑜伽是多么神圣的事情。第一,毕竟是番邦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内心还是抵触的。第二,瑜伽压根也不是什么神圣的事情,从身心灵三个角度讲:
瑜伽不外乎拉拉筋、减减肥、健健身的事情,这是身体层面。心理层面,消磨消磨时间、晒晒朋友圈、把自己伪装得有档次一点。灵性层面分析,不外乎让自己跟“神”更接近一点,如果真的想当神,还不如直接钻进一个宗教当高级神职人员来得直接。
不要以为我开玩笑,十来年前我就写过《天下最毒是佛徒》、《天下最贪是居士》两个系列,后者把居士批得是体无完肤:又不想出家、又不肯素食、又受不了清规戒律、又喜欢钱,还想成佛、还想度众生、还想功成名就,贪了人世间最大的心,还美其名曰:维摩诘。根本是贪欲极强的精神分裂者,这世上哪有不付出就有回报,不忍痛割爱就名利双收的事情?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讲得粗俗一点,但是,话糙理不糙。如果真的想当“神”,还是走正规的“程序”好!
当然,即使瑜伽不神圣,也不妨碍我们将学瑜伽当成一件神圣的事情!
比如,瑜伽的体式是一个具象的表现。
双腿劈个叉,就是神猴哈努曼;转身扭个腰,就是圣者马里琪;躺下抬个腿,还是毗湿奴神了!不像宗教里的神,都必须靠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去代入各种“真人”,这是瑜伽比宗教接地气的地方。
我们不奢望学会了这些姿势,就能像驱邪捉鬼的茅山道士一样能请神上身了。那是精神分裂。但我们最起码知道有多少圣哲先贤为这些体式的创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出于对他们最起码的尊敬,我们就不能将一个简单的动作等闲对待。
有看过《阿凡达》的朋友或许对影片中“家园树”印象深刻,其实,很少有人知道Avatar(阿凡达,替身的意思)这个单词不是英文,而是纯正的梵文。意思是:神在人类中的化身。曾经有人劝我以“阿凡达瑜伽”为题开课演讲,被我给婉拒了,因为大众肯定以为这是借势营销,又是个圈钱的骗子。
事实上,Avatar这个词用来解释人与体式名称的连接是一个绝佳的方式。比如,在习练树式的时候,把自己“冥想”成外星球的那颗“家园之树”,那个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才是如有神助!
同样的,比如习练战士式的时候,不只将自己观想成一个战士,而且是整个战场上,你是唯一一个神明附体的“神”战士,那你就是一个有使命的人,就是奥特曼,或者巴拉巴拉小魔仙,不是普通人了!你能激发身体里的小宇宙,或者原动力就跟别人不一样了!
说得有点玄了,几十岁人了还离不开动画片,可能很多人不喜欢,还是打住吧,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大家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就好!
另外,瑜伽的渊源太过深远,动不动就和神有关、动不动就和宗教捆绑在一起,至不济,也是哲学大课题。这都不是一般体育运动能比拟的!
再加上,印度这个贫富极其悬殊、人种极其复杂的国度本身就给极大神秘感,很容易引发无限的联想,这些,都能将学习瑜伽变成一件神圣的事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瑜伽学的是一种传承。
无论是否名门正派,无论是否新旧流派,都是对地球一种古老文明的继承。
得有这种心态,你穿上瑜伽服的那一刻才不会觉得是来流汗、甩赘肉的,才能跟体式、跟神更好的连接,当你摆出某个正规的体式的时候,才能像《天龙八部》里游坦之练易筋经,或者《大唐双龙传》里寇仲、徐子陵二人练长生诀一样,如有神助,内功不断增长,假以时日,就能披荆斩棘,呼风唤雨,震慑武林!
我当初学瑜伽,入门是从西藏密宗瑜伽开始的,四加行中有一个叫“上师瑜伽”的,就是要观想出自己的师父,然后与师父合一。高级的版本,是连师父的师父:师公、师公的师父、师公的师公,乃至莲花生大师,最终到祖师爷释迦摩尼佛祖他老人家那里,一并观想出来。一练瑜伽,就是跟诸天神佛一起共修,那阵势,比任何3D影片都来得高级!
以至于,后期接触传统瑜伽的时候,我始终会觉得每一个体式都是跟诸天神佛一起在精进修行,总会觉得自己比普通瑜伽习练者要高级许多倍。只是不敢说出口,免得被灭口。(有点匪夷所思,就不作正文,大家当小故事看看吧。)
你可能会说,老师,你脑子是不是要去精神病院查一查?是的,我就是《功夫》里买如来神掌的那种人,只可惜我成不了火云邪神,也不是周星驰,但起码脱胎换骨,在瑜伽行业也混得人模人样,偶尔还能装装大师,讲讲课。
这一切,都应该拜当初学瑜伽时,把瑜伽当成很神圣的事情而来!
教瑜伽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那么,学瑜伽已经那么神圣了,教瑜伽是不是应该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呢?我为什么写素养系列,就是因为太多太多的瑜伽老师没有把瑜伽,或者教瑜伽当成一件神圣的事情去做,才会让整个瑜伽市场的逼格起码降了三个档次。
记得一次瑜伽老师的评选上,我是评委。(瑜伽不主张竞技,因此,比赛就美其名曰:评选。)有个选手上台的时候说:“我给大家带一段每天都带的冥想引导词,因为我太喜欢这段引导词了,我给每一个学生都带过。”
然后,就在哪里咪咪嗡嗡带了一大段,还超时了。
出于对选手的尊重,大家忍到她带完了才开始点评。可能是一停下来发现全场很安静吧,还没等评委开口,她自己先说话了,幸亏主持人聪明,给中途掐断了。终于等到评委们开口的时候,居然很多人面面相窥,不知道说什么,特别是那些不会瑜伽的评委还敢开口说好,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某些大会为什么能让这些外行跟我们并排而坐?以至于我现在基本不做任何大会的评委,和这些人在一起是个耻辱。不是我自以为是,而是什么时候能在这市场经济之中还瑜伽一片净土?
跑题了,又不得不跑,抱歉!回来到点评。
话筒在我手上的时候,我问了一个很奇葩的问题:“请问你每天吃饭吗?”
基本上全场都笑了,有时候皇帝的新衣真的需要小孩都能懂的语言才能揭穿。
这个选手被我问得一头雾水,相信现场很多人包括哪些“凑数”的评委的不知道我在问什么?于是,我只能花点时间解释:
如果你每天都吃饭,那饭香怎么还能吃得出来?嚼得菜根香,方得禅中味几乎是开悟的境界。普通人一件事重复若干次肯定没有感觉了!
比如我上台的衣服,我一般情况下是不穿的。等到上台,特别是几百上千人的瑜伽大会、聚会的时候穿,才会有感觉。如果天天穿,等到大型聚会的时候,你穿什么才能对得起大会的组委会以及参与者?
这就延伸出本文最想表达的一段:
自己特别喜欢的衣服、音乐、食物是拿来“救命”用的!当你能量低的时候,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吃一吃特别喜欢的食物,状态马上就出来。如果你能量高的时候经常做这些事情,能量低的时候,就没什么东西能救你了!
如果觉得能量这个词太难理解,换成失恋、失业、失意之类的实际事情就能感同身受了!
我们太多的人为什么很容易一蹶不振,就是因为平时滥用能量,才会要充电的时候充不进去。
相反,为什么有的人几乎没什么低谷,稍有不顺,不用三两天,有时候一天不到就生龙活虎了,就是善不善于“充电”的缘故。
当然,最高水平是佛家讲的:“转境即如来”,任何事情,一念即能化解,甚至需要转都二了,在真正的高手那里,连转都不用,瞬间就能化掉,因为根本连“需要化”的概念都没有,自然具足。
那位教练不知道现在怎样?忠言逆耳,希望她能理解我当时的解释。有些事情,过,犹不及。太过了,反而不好。
还有一件也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刚好贴题,顺便扯一下:
那是11年前,我刚刚开瑜伽馆不久,操劳过度,感冒了!接下来,不只鼻塞,还咳嗽得厉害。问题是一个月前就预约了一个沙龙会,几十人当天就要过来。实在没办法,打电话祈请上师加持。师父给了理性和超理性几个选择:“要么取消,等你好了在办;要么办,找其他人顶替你,自己别上场;要么沐浴、更衣、斋戒、静坐,等奇迹发生。”
可能因为是自己上师吧,我居然选择了最后一个。程序有点不同,洗澡后睡了一觉,醒了之后,一直盯着自己的“大师服”,直到沙龙开场的前10分钟,对着衣服说了一句话:“兄弟,我一般不碰你的,今天就靠你了!”
穿上衣服之后,嗨翻全场。等活动结束,宾客走得差不多了,两个鼻孔全塞,5得更厉害了,衣服还没来得及脱。接下去卧床躺了好几天。
后来跟师父提起这事,被他骂了一顿:“不按我的程序走,死不了算你命大。不是谁在加持你,是你的自尊心让你没丢脸。”一下戳中痛处。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件事:我没有任何的特异功能,修行路上很多的奇异事件后来都证实只是瞎猫撞到死耗子:运气。
至于我为什么要在这里重提往事,不是想吹牛,反而是想告诫各位先贤后进:我们这些做老师,教瑜伽,为人师表的。要做,就要对得起自己这身衣服。恭敬它、礼敬它。神不帮你,人都会帮你!
一个人,做人做事,如果连虔诚心、恭敬心都没有,即使给你做成再大的功业,也只能人浮于事。因为这是魂,魂丢了,空有个魄有什么用?
究竟瑜伽神不神圣?
原本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最后,还是画蛇添足一下。
再替自己补个圆:不要以为我开篇那么讲,我就不觉得瑜伽神圣。
其实,正因为瑜伽的神秘感,以及神圣性,才会有如此多的人趋之若鹜,包括笔者在内。
开篇那么写,主要是不想把瑜伽变成宗教,毕竟瑜伽本来就有宗教的因素,而且标题虔诚心、恭敬心就有宗教性存在。这个要破掉。
如果我一开始就:瑜伽是神圣的,然后,学瑜伽是神圣的,接着,教瑜伽是神圣的,最后,应该要怎么怎么神圣。不明就里的人一定以为遇到神棍了,保证躲得远远的。我一直自诩是明白事理的人,如果把自己折腾成神棍就太悲催了。刚才最后一段,为什么要把“神迹”破掉,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时候做人真的很难,把自己装扮成神棍会损失一大半受众,不让自己正经一点,又会损失一大半受众,太繁文缛节,还会损失一大半受众。)
因此,先破后立,前面该交代的已经交代了,这里该立的还要立起来了!
瑜伽就是因为神圣性没有太多人重视,才会沦为一个健身项目。许多瑜伽馆也因为运作错误,两极分化,要么不及,变成操厅,要么太过,变成庙宇,生意才会出问题。我个人觉得,瑜伽馆应该是具有神圣性,但是没有宗教性;具有健身作用,但是又超越健身;既不是家,又胜似家的存在。这样去运作瑜伽馆才能把馆做好!读起来有点拗口,不一定对,具体是不是我说的这样,大家慢慢思考。
瑜伽不仅仅是一种异域文化,还是集哲学、医学、运动科学,乃至身、心、灵多层面于一身的一种综合文化。
正因为文化的存在,瑜伽才能区别于其他运动。不是说其他运动就没文化,这样讲得罪太多人。应该说,在谈资上,瑜伽的多面性要超越其他运动许多!
你跳个健身操、肚皮舞、钢管舞,学个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踢个足球、打个篮球,也只能是谈谈技艺,聊聊渊源,像马术、高尔夫这种高雅些的,也不如瑜伽这么具有多面性,只有中国的太极拳与瑜伽有一拼。
不过,毕竟我是中国人,自己去说太极拳总有点王婆卖瓜的感觉。我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假瑜伽之名,诠释中国文化,后半生还是往中国文化走,瑜伽只是个过渡,这是我在若干场合表态过的。
这么多年来,我也尝试过教别的,或者讲国学,都不如瑜伽受欢迎。不是我讲得不好。还是我上面说的市场问题。
我讲国学的时候,于丹这么一个女的大师都被批得体无完肤,中国文人这种文人相轻的劣根性我是怕得不要不要的!
同样的,在中国讲中医、太极、功夫,就会给同行整死。讲瑜伽、星座、塔罗牌,人家就愿意听。去外国,讲中医、太极、功夫,保证粉丝成群。都是《围城》那矛盾的道理。杨绛女士最近刚刚仙游,谨以此文段膜拜钱钟书老先生的远见!
此致!
NAMASTE!
沈谦谨 敬上
2016.6.28.于粤东无知阁
回复以下关键字可查看下列文章:
回复:原素养1,可查看:素养(开篇)
回复:原素养2,可查看:用心1
回复:原素养3,可查看:用心2
回复:原素养4,可查看:请让别人把话说完
回复:原素养5,可查看:体式1
回复:原素养6,可查看:体式2
回复:原素养7,可查看:体式3
回复:素养1,可查看:重写《素养》与《序·用最高的标准要求瑜伽老师》
回复:素养2,可查看:Namaste的多层含义
回复:素养3,可查看:合十的多层含义
注意:是在公众平台入口回复,不是留言,请勿操作错误,谢谢!
看完所有相关文章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