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磅!猩便利再融3.8亿,红杉入局、王兴看好,能否搅动新零售风云?
仅创立4个月便获5亿融资,团队背景深不可测,这家公司未来有望成为滴滴那样的独角兽企业。
作者|代安吉
来源|投资家网 (ID:touzijias)
www.investorscn.com
﹀
﹀
﹀
最近,无人货架可谓被资本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各大资本机构争相追逐的对象。猩便利前脚刚完成了第一宗无人货架收购案,收购了51零食。后脚也不甘示弱,马不停蹄的宣布获得3.8亿元人民币投资,仅创立4个月的猩便利总融资额就高达近5亿人民币,至此杂乱的无人货架市场头部格局也初现。
前有自动售卖机和无人便利店,为什么火的是无人货架?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无人零售就是自动贩卖机,在地铁和大型商城都随处可见,可自动识别纸币进行售卖。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的兴起也让自动售卖机的操作购买更加的便捷,涌现了友宝等企业。在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今年上半年涌现出一大批无人便利店和无人商超,凭借没有收银员、结账无需排队、全天候售货这些特点,立即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焦点。直到下半年无人货架的横空出世,彻底的引爆了整个无人零售行业。同样都是在无人零售领域,但为何反而是后来居上的无人货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更胜一筹呢?
第一,无人货架前期投资小,门槛低。今年7月,友宝在线一份数据显示,相比日本580万台,美国691万台,中国自动售货机还不到20万台。原因是因为自动售卖机有高昂的成本,每台自动售卖机的价格在几万元左右,且还要加上软件调试维修和电费这些外加费用的支出。无人便利店的投入就更大了,包括外部盒子成本、内部冷柜、货架、软件设施、电子价签、租金等,一个十余平方米的无人便利店前期投入超过10万元。而无人货架则仅需一个普通的货架即可,一个加满货物的无人货架总成本仅为1000元左右。
第二,无人货架更贴近用户的消费场景。从传统的消费购物,到无人便利店的即拿即走,O2O把用户带上了懒人车道上一路狂奔。人性趋于惰性,越是便利,越希望便利。电商领域,淘宝把商品和用户从空间上缩短了,京东在淘宝之上把时间缩短了。而实体方面也是如此。美团饿了么拉近了消费者和饭店的距离,无人便利店解决了消费者排队的麻烦。从这个角度来说,无人货架则近一步把空间和时间都压缩到极致:把商品放在了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地方。
第三,无人货架所涉及的市场空白,一片蓝海。活跃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拥有高等教育的白领上班族大概2亿左右,这个特殊人群工作日期间抛开睡眠时间一半时间在办公室度过。以中国第三方餐饮外卖市场为例,2016年高达1700亿元的外卖市场中,白领市场占六成。而目前为止,办公室便利零售这片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空白,从资本赛道的角度考虑基本上是一片蓝海。
综上三点所述,不论从投资回报率还是市场前景来看,无人货架市场获得资本的追捧是无可厚非的。
02
仅4月就融资5亿的“猩便利”
距离上一次宣布亿元级天使轮投资仅仅不到2个月,猩便利就已经完成了A1轮。这样的融资规模和速度,在近几年的创投圈非常少见,就连去年受到资本无限追捧的共享单车摩拜在天使轮和A轮之间也经历了7个月时间。另外,猩便利仅A1轮融资额就达到3亿6千万,要知道摩拜天使轮+A轮的总和也仅有2000多万,还不及猩便利的零头。更重要的一点是猩便利此次A1轮投资是由红杉领投的。在创投圈,红杉中国以眼光毒辣、出手精准而出名,常被当成投资界的教科书。一般情况下,红杉不轻易出手,出手便是赛道的头部企业。这次红杉应该是已经看到了即时便利领域未来的整个格局走向。而天使轮的个人投资者美团点评创始人张涛、王兴、叶树蕻、王慧文等悉数续投,也进一步说明这几个月猩便利未来的潜力不可估量。
别以为猩便利这家企业只是投资方星光熠熠,其创始团队也堪称豪华:有原美团点评到店综合事业群总裁、原大众点评首席运营官吕广渝,原美团点评休闲娱乐事业部总经理司江华,日本罗森资深副总裁晓村,堪称互联网和零售经验的强强联合。
模式方面猩便利同样有其独特的亮点。无人货架行业本身存在几大通病:首先,无人货架承载SKU(库存量单位)也非常有限。导致无人货架提供的商品选择过少,很难做到商品的精准投放。其次无人货架行业缺乏有效的竞争壁垒,和共享单车相似,有资本支持的企业都能低门槛入局。从现有的无人货架上来看,基本都采用了简易的货架+商品+支付二维码模式在运营,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来看,无人货架都毫无壁垒可言。
猩便利之所以“跑”的快,和其模式上的创新也分不开。首先猩便利做到了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货架协同,除了拥有覆盖15个城市的无人值守便利架,还在上海开了8家智能自助便利店。每家店内都提供免费WIFI,用户可以现场下载APP,直接扫码、支付,自助完成购物。在商品选择上,有鲜食品种,时令小食,人气网红零嘴,进口食品,自有品牌商品等;门店热餐区每日提供12款当季菜品,解决周边白领的刚需。
猩便利的无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如同人的双臂,一个伸进白领办公室,一个布局各大商圈或人流密集区域,共同目标是服务白领通勤群体,由一个大脑指挥协同,二者数据互通、供应链体系协同,形成稳定的业务形态,共同服务于即时消费的目标用户。
其次猩便利还创造了“便利·蜂窝”的模式创新,猩便利将500米内满足用户即时消费需求的业态称为“便利·蜂窝”,这是一个由蜂王店,蜂巢店和多场景便利架柜组成的触点构成的服务网络,更近更快地提供精选商品和服务,通过人货场的重构,通过各触点联动形成蜂窝效应,把更多、更快、更准、更精细化的服务内容输送到用户身边。
从以上两点猩便利的模式创新中可以发现在解决行业痛点上,猩便利确实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投资人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入局,在看中团队背景的同时,肯定也看中了其创新的模式能够在如今混乱的无人货架市场中站稳脚跟,毕竟资本最看重的还是资本回报率。
03
延长触须,迅速扩张,抢占市场
就在获得A1轮融资的几天前猩便利也正式对外宣布,已全资完成对51零食的收购,这是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首宗收购案,同时也预示着猩便利开始全面布局无人货架市场。
在获取流量之外,挖掘更大用户价值和探索新业态成了猩便利的另一大发力点。从此次收购51零食的动作上看,猩便利的便利零售体系有了再度升级的趋势。猩便利正在打造500米经济圈,用15分钟的运力满足即时消费需求。这个服务网络将连通便利店和便利架,在用户动线上满足不同类型和场景的消费需求。
对于便利货架来说,提供生鲜产品的门槛要远高于零食。但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生鲜作为客单价高的高频消费商品,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流入新零售链条。
对无人便利行业来说,这是一块非常值得拿下的蛋糕,猩便利最近又在上海一口气连开8家24小时店就是明证。
在51零食前期已经布局好的零食货架中,生鲜占比60%-70%,零食占比30%,在这样的背景支撑下,51零食在生鲜产品的货架、选品、供应链管理上,显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运维经验。
对猩便利来说,对51零食的全资收购,也意味着将其在生鲜领域的商业实践经验一并接入。在货架品类上,除了此前的国外高端零食和爆款产品,后续或将新增同样具有市场冲击力的生鲜品类。
04
无人货架大格局初现,小玩家将陆续清场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止今年9月,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最高的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分布上以北京偏多,其次是杭州和上海。
就目前整个行业来看,未来无人货架发展会怎样暂不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玩家将开始陆续退场,因为O2O的战役从来都是马拉松长跑,小公司根本耗不起。目前大部分无人货架项目均采用自营的方式拓展,地域性限制,自营虽然控制力强,但最大的问题是线下地推拓展进度缓慢。如果像当年“百团大战”的美团一样,维持数万人的地推的话,这笔庞大的支出不是小玩家能承受的。
同时,从现在无人货架的市场竞争来看,已经进入了传统O2O的补贴竞争模式。大部分无人货架为了竞争,都打起了价格战。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无人货架只能够上架一些塑封快消品,而便利店中毛利最高的是加工食品。没有加工食品的零售店毛利在15%,而无人货架目前行业的货损率在10%以上,整体的表现就是入不敷出,目前所有的无人货架都处于亏本销售的状态。这样看来小玩家如果不具备强大的资本支撑,无法形成有效扩张。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植入将可能成为未来无人货架的发展方向。目前所有的无人货架在技术上都处于“石器时代”,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无人货架未来的发展一定要结合一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才能搭建出门槛,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这样的研发成本,也将淘汰资本不足的小玩家。
商务合作:15210087451(微信)
投递BP:bp@wefinanc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