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刻还是娱乐?《一本好书》的文化综艺之难

小读娱儿 读娱 2019-06-17

相比播放量等这些数字上的成绩,《一本好书》真正的成就还是在于围绕书的娱乐化开发创新,这也正是这个综艺的核心创意点。

 

读娱 | yiqiduyu

文 | 林不二子

  

在《见字如面》两季之后,实力文化今年又带来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类综艺《一本好书》,通过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为现场及荧幕外观众带来的沉浸式读书体验,是节目在“读书”上的一种创新。


中国人在读书这件事上确实有所欠缺,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不了一本书,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多维的,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肯定是其中之一,因此《一本好书》的导演关正文也希望节目能够成为引发大众读书兴趣的一个支点,“一本好书,一生之书。我们节目的宗旨就是做大众阅读的试衣间,成为经典书籍的「导读」”。


引起大众对于阅读的喜爱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一定需求的,近两年市场上围绕读书的综艺已经越来越多,而听书节目也是音频平台们的主流内容类型之一,可以说《一本好书》的出现是正合时宜的,那么它的表现到底如何?能否实现导演及节目组本来的期望?


1


网播的《一本好书》目前已播出6期,除了第一期播放量突破3000万外,剩下的几期都保持在2500万左右,这样的成绩与市场上的头部综艺相比差距不小,这可能与节目本身涉及的文化内容与综艺主要受众追求娱乐性不符产生的。不过其9000多人评价9.3分的豆瓣评分,又展示了其因内容类型而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好印象。



在2016年出现了《见字如面》之后,文化类综艺已经开始得到了大众的部分关注,虽然如今《一本好书》的成绩依然一般,但如果与《见字如面》一、二季等曾经的文化类综艺爆款相比,无论是播放量还是口碑上都有所上升,这大概也能激励更多创作者投入到对文化类综艺的制作中。


当然,其实相比这些数字上的成绩,在读娱君看来,《一本好书》真正的成就还是在于围绕书的娱乐化开发创新,也是这个综艺的核心创意点。


一直以来,我们从书衍生出的其他常见内容形式,不是电影电视剧就是漫画动画,在综艺中很少出现围绕书的内容,这主要也是因为书的内容是连续性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呈现其本质内核,同时综艺也是为了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形式,如果娱乐性或者说可看性不强,就不容易吸引观众。


一本好书》作为综艺节目,既还原了书中的精彩内容也有一定的可看性,确实能够吸引一些没看过书的观众产生读书的欲望——节目中经常会出现“我要读原著”“我想看XXX书的解读”等类似的弹幕。


自然,这也是因为节目组在这一部分下了不少心思,最亮眼的是舞台剧的沉浸式表演形式。当下不少文化类综艺都有表演元素的插入,正在播出的另一档综艺《上新了·故宫》也邀请一些流量明星来扮演文物故事相关角色,吸引观众了解历史,不过《一本好书》的创新在于通过360度环形舞台,为观众呈现了沉浸式的故事场景,让观众有了更强的代入感。比如在读《三体》中当赵立新扮演的罗辑拿枪对着自己威胁三体人时,紧张的气氛通过BGM的渲染“传”到了弹幕中。


同时,为了让观众能够理解这些情节或者抓住细节,《一本好书》也安排了解读环节,邀请适当的知名人士来解读书中的内容,让观众在看完表演后有一个冷却的时间消化这些内容,这样的“劳逸结合”也更符合节目以文化为本的理性。



当然,《一本好书》中不仅有故事性意味较强的小说内容,也有像《人类简史》这样偏向历史类的书籍,节目组的处理方式就是邀请王自健这位脱口秀演员,以相对轻松幽默的口吻搭配适当的表演和图文来讲述书中的重要观点,这是相对有挑战性的尝试。



整体来看,正是节目中沉浸式舞台剧形式的创新,完成了读书与娱乐的融合,引起了观众对于读原著的兴趣。不过围绕这个创新有一个问题,就是其最出彩的360度环形舞台,有抄袭赖声川话剧《如梦之梦》舞台设计的嫌疑,节目方如果能够以购买版权或其他合法形式,将这个舞台设计应用于自身综艺中,将会是更好的结果。



2


《一本好书》作为读书综艺是个不错的内容,但因为涉及到读书这件事,也自然引来了不少人对于其深刻度的讨论。节目是否抓住了书的精髓,有没有传达出作者想表述的内容,都是一些观众对于节目的质疑。


在读娱君看来,讨论节目的深刻度首先要确定其核心价值。从关正文的态度来看,节目还是以吸引观众读原著为主要目标。


俗话说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是书籍的魅力,因为读者不同所以带来的启发也不同,个人的思想深度也影响了阅读最终的收获是什么,如果以个体观众的主观标准来衡量《一本好书》是否深刻,对于面向大众的节目来说有些不妥。



《一本好书》的主要目标受众和潜在受众还是对读书有一定兴趣,但可能并未读过许多书的群体,这个群体最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一档娱乐内容带来的深刻性,而是需要一个有意思的钩子勾起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就这一点来说,读娱君认为《一本好书》已经基本做到。


当然,由于节目时长只有1个多小时,不管如何浓缩提取肯定都无法展示出名书巨著的方方面面,而一些被省略掉的内容恰好可能就是质疑之声们的“心头好”,因此才有了这样的讨论,这也是情理之中。


这样的质疑和讨论其实是有益的,如果制作方能够倾听这些声音,思索关于书籍的取舍,就能呈现出更适合当下大众的内容。同时,这样的讨论也有助于节目实现本身的目标,毕竟有了讨论量,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档节目,通过更多的声音了解到书籍的更多面,也会增强未读者们的好奇心。


3


尽管,这两年文化类综艺呈现了一个上升趋势,在《见字如面》之后出现了《朗读者》《国家宝藏》,今年有《一本好书》和《上新了·故宫》,这些综艺都在试图寻找文化与娱乐的平衡点,丰富大众的娱乐内容。



但文化类综艺还是远不如娱乐类综艺的影响力,哪怕像《上新了·故宫》这样有一些年轻流量明星参与的内容,其话题和热度也还是很难传播到更大众的群体中,而这带来的也是文化类综艺在商业上的低回报。


当初《见字如面》第一季就是无任何赞助商的“裸”上线,在节目上线5期后才终于卖出了第一支贴片广告,到了第二季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才吸引到了如人人贷、江小白等赞助商的青睐,但人人贷这类型的品牌商又与节目内容有一定的违和感,奈何节目为了做下去只得接受这样的合作。



而像连续做出了《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热门文化类综艺的公司实力文化为例,尽管在2016年开始就有了有口皆碑的好作品,但其并不能靠这些综艺支撑公司的运营,据实力文化2018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主要以晚会宣传片以及IP衍生收益为主,投资收益也是通过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这样的尴尬可能是所有文化类综艺制作公司的现状。


要想突破这样的尴尬局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做出更具影响力的优质内容,增强品牌效应,提高内容的营收能力以及后续IP衍生的价值。而这对于综艺市场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因为文化类综艺制作公司会拼尽全力做出好看的内容,这也会带动市场的良性竞争。


我们都知道,如今内容行业都回归到了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做哪一个群体的内容,好看有意思都是最基本的,虽然在综艺领域大明星、大流量的效应还是很大的影响因素,但如今文化类综艺往往都在凭借内容本身吸引观众,这也是平衡流量对于综艺市场影响力的作为。


因此,无论是《一本好书》还是《上新了·故宫》,又或者是接下来其他将会出现的文化类综艺,我们都还是要尽量以包容与理解的出发点去评判他们。文化类综艺已经有了上升的趋势,接下来就等一个真正的全民爆款,读娱君相信,这个未来也并不远。


THE END




更多文章:

偏航的现实题材:“滤镜”创业剧之《你和我的倾城时光》

一盘散沙的中国音乐奖项

豆瓣评分9.2的《奇遇人生》,开创汽车品牌营销新模式

优爱腾会员数屡刷纪录,这意味着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