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童书改编儿童剧潜力巨大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林致
今年六一期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共有7部精彩儿童剧在全国各地演出51场,同时还开展了针对困难群体的公益演出、儿童戏剧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事实上,近年,童书出版商开始由单纯的纸质出版向儿童文化综合服务商转型,将图书与儿童剧联动甚至涉足儿童剧的打造更是频繁起来。
青岛首部将本土绘本搬上舞台的海洋科普类儿童剧《海豚小哆菲》,于今年6月7日和8日首演。该剧是青岛出版集团版权资源跨界合作的一次探索和尝试。该剧改编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海洋绘本,是由青岛出版集团、山东舜谊文化公司与青岛保利大剧院联合打造的海洋题材原创儿童剧。全剧以生动可爱的海洋生物为主体,用孩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同时传递了海洋科普知识。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贾庆鹏表示,集团未来还将通过动漫制作技术,把优质的绘本资源打造成更为立体并具有互动功能的电子绘本。早在2012年,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前身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就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双方共享优质作者及作品资源,实现内容的跨媒体再次开发;整合双方渠道资源,共享受众群体,创建图书与舞台剧共同盈利的合作模式;通过电子技术,将传统纸质图书融入现场舞台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此外双方还在营销模式的结合、共同出品项目的运营、人才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而据记者了解,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项目——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共同出品的系列丛书“伊索寓言双语童话剧院”也已出版。
由于图书改编儿童剧的版权很多都掌握在作家自己手中,其中的名家名作自然成为儿童剧剧本创作的香饽饽。“童书王”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是国内童书品牌书系,多年前,成都市少儿艺术剧团就与杨红樱联手,推出“马小跳”舞台剧《巨人的城堡》。该童剧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演出了多场。而此后推出“马小跳”系列舞台剧之《寻找大熊猫》等也深受欢迎。此外,诸如汤汤的童话作品《喜地的牙》在首发时就宣布不久的将来会以话剧形式搬上舞台。
作家不仅提供自己的作品为蓝本,亲自参与儿童剧的编导也是近年的趋势。2013年,大连出版社和海薪益(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北京手拉手儿童艺术剧团排演儿童剧《校园三剑客之神秘老师》。《校园三剑客之神秘老师》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家杨鹏创作的同名科幻小说,已出版图书80多部,发行量超过500万册。可以说,大连社投资改编舞台剧,是将图书与舞台演出产业整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尽管《校园三剑客》是由出版社投资,但据杨鹏透露,该剧由他亲任总编剧,由出版社在北京的总经理当制片人,与北京当地的专业剧团合作,用两个月时间排练,之后进剧场,有时也在学校操场上演出。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也是由杨鹏投资并亲任总编剧,由杨鹏的助理傅丽萍当制片人,其团队的编导徐莞怡当导演,与无锡市委宣传部合作,请当地的演员组成舞台剧组,用两个月时间排练,之后进剧场为小学生演出。
对于儿童剧的上座率,杨鹏并不“谦虚”,他表示,其执导舞台剧上座率是百分之百,以《校园三剑客》为例,经常是连带队来的老师都没有座位。有一次,山东枣庄的宣传部部长到北京来观摩舞台剧,竟然也没有座位,只能找椅子来坐,场面非常火爆。另外,《校园三剑客》四个月演出100场,每一场的人数都在千人以上,观众数量达10万人次。即使是中国儿艺、北京儿艺这样的专业儿童剧团,也无法做到。
据记者调查,国内文艺演出市场,能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童题材作品并不多,符合小观众观赏需求的现实题材作品更是少见。许多剧目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将惊悚、奇幻、变形、夸张、搞笑、无厘头的元素融入作品,以期赚取大把钞票。随着游戏、动画片等快餐文化的崛起,许多孩子不再接触舞台艺术,相当一部分孩子并不了解儿童剧。全国儿童剧院团普遍存在编剧队伍较弱的问题,特别是被推向市场后,儿童剧更是陷入剧本荒。目前全国专门从事儿童剧剧本创作的人员也很是稀少。一部儿童剧的收入最多只是影视剧收入的十几分之一。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儿童剧创作大多限于狭窄的空间、在有限的题材资源中困守,过于保守。有专家建议儿童剧创作者多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也走进大学,了解当代儿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难题,因为他们才是观众。此外,一些儿童剧为了吸引儿童观众眼球,演出中过多运用大制作、声光电等外在技术手段的倾向也引发质疑。最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儿童剧的作者都是成人,创作中很容易出现成人思维代替儿童思维的现象,这也成为当下儿童剧创作远离儿童观众的一个原因。从全国层面上观察,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剧团不足30个,而全国的少年儿童有3.8亿。儿童剧市场潜能巨大,如何有效开发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根本在于能否创作出优秀的儿童剧目。
数年来,我们在带小丸子(自家孩子)看了N场各种儿童戏剧、音乐剧、魔幻剧之后,有了很多快乐,也有一些教训。同时,也结识了一些从事儿童剧创作的朋友,了解到了其中的“内幕”,大致总结出挑选儿童剧的几条经验。
给孩子选择儿童剧的几个要诀
1.看文字说明。很多观众以为售票网站上寥寥数语的介绍,是受了篇幅限制。实际上,大多数渠道都不会限制制作方的简介,除非太长。如果一个剧连把自己的卖点写明白的体力和脑力都没有,能指望他们认真地做好剧的内容吗?这个环节都做不好,剧目本身的品质就堪忧。
2.分辨宣传语。“大型”其实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也就是舞台上堆的东西多。号称“魔幻”的往往就是有法师、精灵之类,“互动”基本上是演员到台下走一圈或请孩子上台。不要被这些词迷惑,有诚意的剧目会很清楚地写上他们的卖点。
3.题材。丑小鸭、美人鱼、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等,这些故事真的值得再去看一遍吗?如果他们没告诉你,他们做得有什么不一样,就要权衡下观看的价值。不熟悉的故事和题材,家长需耐心地多去了解,以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内容。
4.署名。有品牌意识的剧社、剧团或导演,是敢署名的。著名导演挂名的戏剧,选择要慎重。三无剧,千万不要选。
5.团队和口碑。新戏看团队,老戏靠口碑。很多家长看戏会手机拍照,或者在博客里记一笔。在选戏剧的时候,多做些功课,看看别的家长中肯客观的评价。否则,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弄坏了孩子的艺术品位。
6.团购。如果有的节目,标几百块钱,团购三十多,那还是算了吧。
7.帮孩子选。这就跟让孩子吃糖一样,糖可以吃,但那些色彩绚丽涂了很多有害色素的糖,坚决不能让孩子吃。家长一定要付出时间精力,对要去看的戏剧,做深入了解。很多家长挺有钱,不在乎,但是,也得花时间陪孩子去看啊!我们去吃饭还得问下朋友,看看大众点评之类,对孩子的精神食粮,也需要慎重对待。 (三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