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丨刘杰辉:磨铁未来将孵化若干百万年薪主编

2015-09-06 孙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磨铁从2007年成立到2015年,图书发行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已超过8亿码洋。2014年,磨铁成立星亚影视,签下了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影视版权,今年投拍。同样,也是在今年,磨铁娱乐公司成立。可以说,现在的磨铁正由一家单纯的图书公司,向以IP开发、运营为战略导向的娱乐公司转型。



□采访人:孙 珏(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受访人:刘杰辉(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刘杰辉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您从北京时代华语执行副总裁的位置上离职回到磨铁,出于怎样的考虑?

  ■因为内容领域存在前所未有的机会,我能在其中创造更大的价值。磨铁是依托原创起家,现在往以内容IP孵化为核心的综合化平台方向发展,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磨铁创业不做书了?新定位是什么?

  ■磨铁并不是不重视出版,更谈不上不做书了,而是顺势而为,去抓住内容领域的更多机会。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不再只从纸书的单一维度去看待一个选题和机会,而是从内容IP这个更大的维度去思考如何把一个好的内容价值最大化。出版在内容价值链的前端,但又存在于内容产业食物链的最底端,图书赚毛利,电影赚票房,网络剧赚广告费,在大内容产业里,我们的利润最薄。但从内容孵化的维度来看,我们是最先靠近机会的,为什么不自己主导来孵化?在如今跨界融合的商业大潮里,我们可以用成本更低的方式进入各个领域。我们需要在内部打通各个业务板块,使其发挥聚合优势,打通文学、影视、游戏、动漫产业之间的界限,通过聚合粉丝情感的IP相互连接在一起,全面跨界连接、融合共生。


  □磨铁具体怎么去调整业务来支撑这样的转型?

  ■磨铁现在有磨铁图书、磨铁中文网、磨铁数盟包括2014年成立的星亚影视以及今年成立的磨铁娱乐公司,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做大IP的基础框架。

  我们刚刚在内部推行了主编制。它背后逻辑是,让业务层级扁平化,去管理集权化,在内容研发领域打破行政上的僵化。磨铁这样调整是在规避行政升迁带来的创造力匮乏,让创意人员本身的特性得到发挥。我们可以把内容领域的产品经理当作技术工程师来看待。做内容好,可以做团队,但这个团队不是说,我一个人做好了,就去找几个人来管理他们。而是做好之后,希望做得更好,为了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去实现对于产品的想法,需要人,所以就有了团队。团队里的人是来辅助我共同实现我的意图和想法的。

  在我心目中磨铁一年可以出现7~8个或者更多年薪七八十万、甚至一百万的主编,这才是成功。当然,我们更希望主编团队在内容层面有更多想法,能够在这些团队里产生很多可以全方位孵化的好内容,与IP孵化的逻辑挂上钩,能有力支撑整个内容平台。


  □什么人可以放到主编的位置上?

  ■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当他是一个成熟的出版人时候,他在产品层面会有自己清晰的价值观和出版理念,清楚知道自己的弱点,需要什么方式和什么人来弥补,也懂得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主编是以往的独立出版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自己有进一步诉求的人。


  □可以理解成,产品经理在一定层级就向主编团队变化?

  ■也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强调多元化的职业路径。比如,有人能够独当一面,磨铁有独立的高级产品经理一年也能赚到七八十万年薪。但如果说一个人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也需要有人配合,实现更大的可能,就可以组建主编团队。创意行业的人更崇尚自由,每个人的特性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磨铁现在已经不按产品线来做书了?

  ■按照我们的思路,产品由产品经理和主编团队进行孵化,而不是单纯的自上而下强推产品线,规定他们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自下而上孕育产生,尊重自由、强调自然生长。当然,从公司层面会有一个整体的统筹和把控,去引导策划人成长,发挥他们的优势。可以说,磨铁的产品线一直是基于过去和现有的产品和人员积累转化而来的,通过引导和疏通最终形成磨铁的产品优势和组织优势。现有的品牌黑天鹅、铁葫芦、大鱼、不是等等,实际上也是按照主编团队的逻辑在做,只是考核方式略有不同。比如大鱼的主编冯倩就是基于她对文学的情怀和独特的理解来打造的。接下来公司不排除还会通过主编团队甚至内部创业、投资参股的方式,创建更多品牌。


  □磨铁所有的调整是否都是基于“产品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

  ■这两者其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因为产品驱动背后实际上也是对需求的满足。我在出版行业待了10年,过去的10年传统媒体霸权不断被瓦解,互联网、微博、微信还未出现,出版人利用传统媒体就是利用大众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策划,来引爆市场,创造大众需求。但现在,自媒体工具使得大众自发在制造市场热点,需求自动自发涌现,出版从以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现在最大的转变是,要研究需求;基于需求去开发内容,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大众喜欢什么,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这样说来,畅销书是否已经很难预判了?

  ■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互联网使得信息更加对称,什么人喜欢、喜欢程度有多高,做量级在5~10万册的书,可预测性大大加强。策划畅销书实际上取决于你对需求的理解是否深刻。互联网时代下,对需求的分析、把握和透析更明朗。现在,至少在磨铁内部,我们对市场需求、作者品牌、营销是否有支撑,内容是否有读者群等等的考量,制作产品的相关探讨,在话语口径上已经越来越一致。唯一遇到的问题是,全民畅销书几乎不可能再出现,或者说很难出现。现在的情况是什么,举个例子,TFBOYS上海演唱会8万张门票在15秒内被抢光,但可能有些人根本没有听过这个组合的名字。这就是现在用户群体的分化。信息极度丰富,人群极度分化,营销投入点在哪里?只有进入这个圈子,你才能体会,否则很难捕捉。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持续打造中国出版传媒业

第一全媒体传媒(群)

邮发代号:1-217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82

微信号:zgcbcmsb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