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书业实力版图 | 出版转型,引爆点在哪里?
自2009年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独家推出“年度中国书业实力版图”推展专刊,已成为中国书业独具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年度盛事及展示平台。
“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将进入深化阶段,转型是共识,是方向,是书业的核心命题。但怎么转?往哪转?成功的喜悦,经验的分享,困惑与问题,光荣与梦想,需要梳理,需要厘清方向,为继续前进提供智力支持。
延续以往的传统,此次全方位盘点2016书业“转型力”,从出版发行集团、出版社、渠道、数字出版、营销、馆配市场、网店销售等多重维度,既统揽全局、冷静观象,又观照局部、深及肌理,持续为业界提供观察的多元视角,注重用数据说话,意在持续打造权威性、规范化、可持续的书业坐标。商报公号将陆续为大家推送这场年度“转型力”的盘点盛宴, 敬请关注。
2016中国书业实力版图专题-主报告
●
●
●
企业的发展就是变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快速识别环境和市场变化以及对其做出迅速的反应。对于出版传媒企业而言,“转型力”既体现在要从低成本战略走向差异化战略,实现从拼劳力、拼资源、拼低价格向追求高附加价值的模式转变,提升价值链,完善产业链,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中高端;又要体现在平衡专注与多元的关系,实施“归核”战略的同时针对具备优势的领域进行跨界,降低泛多元化经营程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或者将经营重点收缩于价值链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指标1:新兴业态转型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将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不断深化,“传媒+互联网”“传媒+金融”“传媒+服务”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已经成体现转型的重要指标。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4家出版公司将新业态业务列入主营业务,新业态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占比显著提升,是出版转型的典型代表。近两年,不少出版企业积极适应新常态要求,稳步发展传统业务,大力拓展新兴产品,持续推进转型升级。譬如,中版集团旗下的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仅3年,旗下产品主要有2013年上线的专业语言服务平台“译云”、2014年上线的SaaS技术服务平台“译库”、2015年上线的“译云”语言生态系统以及近期发布的跨语言大数据平台“译见”。漫像APP是由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数字产品。在漫像平台上,画家只需要注册成为签约画家,上传自己的作品并定价,便可成功发布自己的服务,等待用户按需求对画作进行下单。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兼顾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在主业提升、数字化转型、品牌打造和管理变革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譬如长江传媒全面推进 “文化与科技融合”,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构建三级云平台,即资源云、渠道云和服务云,重点打造数字教育“云”和数字阅读“云”,加快落地“互联网+”战略,并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数字转型示范单位。同时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互联网+阅读+政务+生活服务+教育”的发展与服务模式。中文传媒新媒体新业态板块2015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33.45亿元,同比增长1404.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3.87亿元,同比增长527.16%。中南传媒“平台+内容+服务+运营”的互联网生态运营模式带动数字教育业务放量增长,天闻数媒不仅推进了“三通两平台”全国布局,还有效实现了在线教育产品海外市场落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亿元、净利润2347万元。凤凰传媒2015年持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完善产业布局,在智慧教育、影视、职业教育、云计算、大数据、游戏、娱乐等产业积极拓展,形成了新旧媒体有效融合、新老业务相辅相成的产业布局,其控股的学科网成功引进好未来战略投资者,以投前估值 6375万美元引资 3000万美元,提升了学科网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战略地位。
指标2:知识服务与文化输出并行
这两年,业内时常可见到以“知识服务”为标签的数字化产品或资源整合传播平台。知识服务正成为出版数字化创新转型的热门词。与此同时,出版企业还积极投身“文化输出”,将出版资源转化为文化服务或产品。
知识产权出版社的“I 译+”知识产权语言服务平台提供的就是专门性的知识服务。该平台启动至今一年多时间,创新型的工作模式吸引了约3100名社会各领域技术人才注册,约600名通过考核的自由译员长期稳定地通过平台完成多样化专利翻译任务。该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优化了专利翻译行业内译员非专业化以及工作流程混杂的现状。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学出版社联手打造了科学一站式知识平台“Earthinsight发现·地球”,为科研工作提供分析工具,对一些特色院校提供制定化的学科建设,强化其学科特色优势。电子工业出版社组建华信研究院,一方面作为工信部直属支撑研究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提供软课题研究和产业政策支撑研究;另一方面关注新媒体研究,跟踪国内外新兴出版的发展态势,针对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展开研究咨询。华信研究院的运营模式是以产业政策与新媒体研究为牵引,以《产业经济评论》和《中国信息化》杂志等刊物为平台,结合相关学术图书及内容产品的开发,形成软课题研究、数据分析、信息咨询等多位一体的知识内容服务。
另一方面,在文化输出角度,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的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分别将曹文轩作品《青铜葵花》和“皮卡”系列之《背叛的门牙》的舞台剧改编权授予江苏少年儿童文化促进中心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舞台剧《背叛的门牙》选自天天出版社出版的《八哥》一书,经过精心改编和专业排演,最终在8月底搬上舞台。类似的案例还有大连出版社的光大白鲸系列舞台剧。其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精彩上演,已演出200余场,15万余人观看演出。大白鲸海薪益(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舞台剧内容是根据大连出版社原创图书改编的,已演出的剧目有《白鲸传奇之锐舞王子》《白鲸传奇之高科英雄》《校园三剑客之神秘老师》《校园三剑客之真假超人》《少年冒险王》,9月推出新剧《我爸我妈的外星儿子》。
在艺术服务领域这一趋势也很明显。江西美术出版社旗下有门从事古玩字画等艺术品宣传推广与经营的独立部门“松梅轩画廊”。除一般的策展业务外,该画廊还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广大艺术爱好者、藏家的要求。譬如“特别定制服务”,邀请知名艺术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创作,包括油画、素描、水彩、雕塑等,同时还可提供肖像类画作、家居花园等油画、国画定做。还有“艺术品投资策划”,艺术投资是当今许多家庭、企业、机构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该画廊根据客户的条件喜好、资金投入、回报期望进行整合,提供艺术品的投资策划,制定投资方案,优化投资结构,以期达到最佳投资效果。相似的案例还有明天出版社,该社旗下的明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了明天儿童美术馆,该美术馆旨在通过举办儿童美术培训、展览儿童美术作品、组织策划儿童美术大赛以及编辑出版儿童美术作品等方式提供全面的美术教育服务。
指标3:资本市场转型内容投资
面对出版环境和出版业态的变化,众多有识之士都开始思考,如何抓住转型的关键期,从而带动企业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轨迹。前几年欧美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对中国巨大市场的渴求,出现被收购的诉求,使得国内大量资本奔赴海外。但近两年,资本风向再次出现新变化,2016年网络IP已空前爆发,以自频道为核心的网生内容逐渐超过传统内容成为优势资源。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自制剧全年共上线近300部,超过全国卫视黄金档电视剧的新剧首播总量。与此同时,以电影、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不同娱乐形态也逐渐以IP为纽带迅速在市场和资本两端走红。因而各路巨头的IP战略布局也直接影响了2016年的资本运作的趋势。
2016年1月,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发起的创业项目、影评书评分享平台“毒药”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度超千万美元。毒药APP正全力从UGC向PGC转换,自己的记者队伍也在组建当中。除此之外,“毒药”还将致力于高效发掘、培育影视和出版领域的优质IP,以及逐步拥有相应的话语权。2月,视频巨头合一集团(优酷土豆)与磨铁图书联手。磨铁与合一的联姻是内容与平台的联姻,也是线下与线上的联姻,还宣告磨铁的一系列影视计划将正式浮出水面。3月,果麦文化传媒完成8500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在业务上,果麦拥有的出版、电影双线并行的模式,吸引了本轮融资的领投方孚惠资本管理合伙人、华谊兄弟董事副总裁胡明。6月,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4.5亿元现金收购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在后期将陆续投入巨额资金,全面布局IP文化产业链。
不容忽视的还有具有优质内容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它们也开始受到资本的强势关注。在目前蓝狮子的整个业务中,传统出版业务开始下降,新增加就是转型新业务——服务部门和无线部分。目前蓝狮子已完成基础内容建设与数字化改造,新的主攻目标是“财经新媒体”。此前,吴晓波推出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每周二、周日各一篇财经专栏。微信平台的“吴晓波频道”,用商业化运营。与此同时,吴晓波还在爱奇艺推出了国内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吴晓波频道》——吴晓波制作节目,爱奇艺负责播放和广告运营,收入原则上四六分账,具体项目的分账比例再谈。此外,他还利用O2O趋势,把线上用户“搬到”线下,做了一些文化类产品,如“咖啡馆改造计划”。该项目吸引全国600多个咖啡馆报名,掌阅科技提供了书架,亚马逊供应半价Kindle,一些出版社提供了新书。吴晓波不仅仅满足于当一个成功的自媒体,他更是成为了一个自媒体的投资人。狮享家新媒体基金成立于2015年,由吴晓波、经纬中国合伙人曹国熊等人联合成立,致力于投资新媒体领域的早期项目。
指标4:海外战略瞩目发展中国家
“一带一路”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共同发展、和平共赢的理念,也构建了更大的、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平台。在出版传媒企业方面,针对海外战略的布局也呈现新趋势。过去十多年,国内出版社创建海外分社的主要地点大多在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经济强国的首都或大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悉尼、首尔等。这样,海外分社出版的图书,直接进入了欧美图书主流市场。相对来说,中东欧、非洲、南美以及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去建立海外分社的凤毛麟角,但这一现状已经在“十三五”期间开始被改变。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童书品牌“魔法象”在克罗地亚成立全资子公司——桂林魔法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克罗地亚分公司。在规划中,分社不仅将承担与欧洲相关领域作者联络的功能,更是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的重要支点。分社计划签约的多位欧洲作者将定期到中国寻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对象的优质选题,直接打造成相关的作品输出到分社所在的国家,并以此为中转,向欧洲各国广为传播。相似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今年有一系列举措。1月,人大社以色列分社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揭牌,以色列分社是人大社依托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设立的分支机构,将为中国人民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乃至中国学者和以色列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出版交流打开一条崭新的通路。5月,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成立,通过这一中心,人大社和罗马尼亚文化院可各自利用在本国的学术出版资源和版权销售渠道,积极开展两国间的学术著作翻译出版及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无独有偶,此前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泰国BOWT出版社签订“泰国职业教育汉语教学资源合作出版”协议,成立泰国“体验汉语教学示范基地”。这标志着以高教社为代表的中国出版企业全面深入、多领域进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并通过建立“教学示范基地”等形式在泰国国内实现落地生根。高教社正在全球领域积极探索和践行一套国际合作、本地定制、创新理念和技术融合的崭新模式,努力为汉语国际传播和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发挥中国文化影响力、竞争力,贡献出版企业的力量。
除去亚欧大陆,还有出版企业将视野放宽到非洲市场。对非出版是中国出版“走出去”重点区域,浙江出版集团的“中国三十年书系”、“非洲农业发展与实用技术丛书”等对外推广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国家意志,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筹建的国内在非设立的首家出版机构非洲出版中心。中心针对科技、农业、医学等板块开展工作,包含“走出去”图书及数字产品的出版、制作及推广,出版企业海外收购、投资设厂,建设马赛马拉大学传媒印务中心,组织、参与重大对外出版交流、合作活动等。合作双方已于2015年12月签署共建非洲出版中心项目合作协议。中心策划了多个选题,其中包括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肯尼亚植物志》;配套建设的“肯尼亚植物志在线” 获评第九届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会优秀“互联网+”创新项目并成功列入中科院对非研究课题,获资助基金200万元;以及《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肯尼亚常见植物图鉴》等。
指标5:数字出版开启新一轮进化
2016年,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产业在经历了新一轮的产业链变迁和角色调整后,局势更加明朗。移动端依靠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优化的阅读体验赢得了相当多的用户。平板阅读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移动阅读功能的拓展影响深刻,不但向纵深挖掘出潜力市场,还引发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与书业相关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展开布局,实力较强的商家则开始突破原有的销售模式转为创作模式,由资讯模式升级为包销模式,各自对读者的定位也愈发明显,对优质内容的投入也更为显著。
以出版企业为例,海枣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化学工业出版社旗下的一家从事数字出版、创作、传播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开发的CIDP制造业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这一平台将工程师们工作学习案头的专业工具书数字化,可方便查询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化工过程、汽车与机床等制造业在长期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人民法院出版社在今年重点推出了“法信——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法信”平台以囊括穷尽原则把目前通过公开和版权采购渠道所能获得的所有法律实务文献,包括法律文件、裁判案例、图书论著、学术论文进行全面汇聚,是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法律应用知识资源库。“法信”平台可以满足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法律、案例、专业知识的精准化需求,平台的上线有助于法官统一裁判尺度,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而且,这一专业的数字项目还面向非法律人士群体提供法律参考。普通用户在遇到法律纠纷时,只需输入口语化的案情描述,便可检索到与案情描述高度匹配的既往案件,预判自身纠纷在未来诉讼中的结果和走向。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成立的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独立办公,并将按照现代企业思路,推出一些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不难发现,由部门制向公司制、股权制的演进,是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迭代。
此外,数字教育领域经历了市场对撞后,正逐渐回归理性。如新东方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放在“线上内容与服务的优化”上,强调师资力量对互联网教育的驱动,依靠品牌、威信和教师资源来布局在线教育生态。由此可见,数字教育的竞争焦点主要在商业闭环中打造和找准自己的特色发展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北京京师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够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教材、教辅的内容,以及销售渠道和品牌与科大讯飞的技术、人才、销售渠道进行整合。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跨界合作,将数字教育出版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到线下,通过开办实体幼儿园,推广幼教产品。安徽少儿出版社与紫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贝壳育德教育集团共同投资设立时代紫荆教育投资公司。
而在民营企业方面,京东与东软云观联手打造的移动交互式富媒体儿童阅读平台——“京东哪吒看书”上线。用户使用京东账号,即可直接登陆进行阅读。这一发生在电商企业与移动数媒之间的合作,意味着儿童数字阅读领域的发展已经开始加速进入资源整合阶段。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合并后,阅文集团在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数字阅读的“社交化”,实现从“人找书”到“书找人”的跨越。在QQ阅读5.0版本里,阅文将旗下上百位编辑团队的精选推荐与基于用户基因的智能推荐进行了有机结合,推出独创的全新信息流模式。当当开始在数字阅读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包括推出阅读工具“当当读书”、图书伴侣“H5 书城”、聚焦原创小说阅读“当读小说”、轻量级阅读应用“翻篇儿”、主要针对童书市场的“听书”等产品。此外,当当推出“自出版”平台,为网络文学作者提供纸书出版、电子书出版以及微出版服务,定位层次分明。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端的争夺上,童书阅读也占有大部分比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订阅商报请点击:线上商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