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业观察 | 供应链、大数据及其他

2017-04-05 隅 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不解决,供应链再通达、再合理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过来讲,供给侧调整好了,供应链也不会自然而然顺畅,没有灵活实用高效的供应链,再好的供给侧也白搭。


无数例子说明,社会变革决定了出版供应全过程中大数据的十分重要,数据官的责任十分重要;数据是供应链有效运用的基础,是由供给侧、供应链引起整个业态改变的基础。


寻找数据、集纳数据、运用数据一定要考虑几点:一是方向性: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实确;同时要有前瞻思维、多维思维、整体思维、逆向思维。二是精准性:真实是生命基因所在,该碎的要碎到底;标识数据要精细精准精确到位,数据精度对效度有直接影响。三是关联性:让数据活起来、动起来,让联想、连接、融合一体化,让十八般武艺都施展出来,形成新的集中与聚合,形成各式各样的裂变和窑变,让服务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事不为,让供给侧、供应链、需求端在数据官手中形成有机结合、互动互应互补。


■ 隅 人

出版界聚焦供应链与供给侧宏大话题,聚焦数据价值与数据官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和讨论,一定会十分补益于我们的行业发展,补益于整个文化建设,补益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补益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


一、价值和意义

       ■ 关于供应链与供给侧

供应链与供给侧共生共荣。一是目的的一致性,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二是上下游的联系性,相互作用和全面促进。三是供与需总要相适应。供给侧、供应链总是要与社会需求、社会诸元相衔接、相适应,进而实现社会文化服务、智力支撑的所有价值。


供应链论坛的话题,接顶层,接地气,选题立得好、立得住。


1. 上接顶层设计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16,部署2017,有几个中心议题:①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②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④着力振兴实体经济;⑤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工作部署要求看文化建设、看出版发展,启迪良多、受益良多。


“稳中求进”当然也是给我们出版业、文化服务业、第三产业定的调子。步子要稳,步子还要迈出去,要进。三去一降一补,出版发行业责无旁贷。去无效产能,去积压库存,去银行杠杆、金融杠杆、债务杠杆,都是我们必须做的,义不容辞,刻不容缓。降成本一直是我们行业的常态,编印发各个环节都要考虑降低成本。讨论供应链,研究数据库,推出数据官,本身就是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善传统出版业的低耗能、高费用、慢物流,尤其是降低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等。补短板,出版业的短板就在于精细化作业不到位,在于信息采集、分析运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于新旧媒体的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在于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方面还有相当多的不足和缺陷。关于市场平稳推进方面,我们更想套用点评房地产的大白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图书(包括书报刊各类各型出版物)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做样子的!


供应链与供给侧共生共荣。一是目的的一致性,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二是上下游的联系性,相互作用和全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不解决,供应链再通达、再合理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过来讲,供给侧调整好了,供应链也不会自然而然顺畅,没有灵活实用高效的供应链,再好的供给侧也白搭。三是供与需总要相适应。供给侧、供应链总是要与社会需求、社会诸元相衔接、相适应,进而实现社会文化服务、智力支撑的所有价值。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本应相辅相成,但也经常出现背道而弛。网络出现以后,的确给现实经济形态增添了丰富多彩、虚无飘渺的成分,甚至让人们产生网络万能、网络可以代替一切的幻觉,这本身就不现实。其实,虚拟经济的产生远比网络的年岁更早更长。比如货币的出现,比如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股票、债券、证券业的种种替代品的出现。可以说,当以物易物的原始效果被金融产品替代之后,虚拟经济就伴随而来,这带来了流通的便利,带来了交易的广泛、快捷,同时也带来风险和危机,带来了人们的忘乎所以。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讲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有评价说,这是根本认识上的一种可贵回归。其实,中国的发展、超常发展,最根本的不是互联网经济,不是金融经济,不是虚拟经济,最根本的是实体经济。高铁要一公里一公里地修,大飞机要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造,居民住房要一间一间去建。但我们确实有不少地方、不少时段,脱离了实体经济去想问题,过分依赖甚至迷恋于虚拟经济,所以风险加大、危机叠加、陷阱密布。


出版业何尝不是如此。书,有用的书(包括报刊和电子产品、网络产品)要一本一本地出,出版物并不因为产品内容可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可以无成本复制传播,而违背实体经济是产业的基础和柱石这样一个原理。写不出好作品来,你的传播手段、传播渠道、流通方式、售卖网点再丰富、再努力,你的服务再周到、再贴切、再细腻也没有任何用处。


供应链的讨论,事关整体,事关大局,应当顺应大势,顺应社会总需求,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文化、对出版的整体要求,放在宏观背景之上谋划与思考。一方面,让我们高瞻远瞩,把手头的事情与大目标、大事情连在一起;另一方面,也要帮我们把事业融入整个社会发展,高质量地跟进。


2. 下接出版行业的地气


当电子商务、网络传递已经如此深入广泛的今天,出版业事实上也在不断被改变着。用“被”的字眼,说明是让逼上梁山。传统出版业的堕性,让我们并不是十分主动地拥抱数字化,拥抱大数据,包括拥抱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拥抱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拥抱大家所认识和熟悉的供应链。因为,中国书业的传统思维是“仆以诚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被逼的结果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方式,但并没有最终改变“三流”的线性过程;改变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网状结构、多维辐射,但并不因为自媒体的出现而完全替代成熟的社会分工、市场渠道和市场的分众化、个性化趋势。


无数例子说明,社会变革决定了出版供应全过程中大数据的十分重要,数据官的责任十分重要;数据是供应链有效运用的基础,是由供给侧、供应链引起整个业态改变的基础。


然而,当我们直面现实时,现实让人并不那么乐观。

  

1. 认识层面


一直倡导的融合,并没有像理想的状态那样向我们走近。观点之一,网络版和纸介版的替代,只是暂时的,到最后还会归为互补;观点之二,电子书最多的市场范围不会超过25%,传统出版依旧会我行我素;观点之三,数字化不就是把纸本的书报刊做到网上去吗,没有什么了不起;观点之四,美国的电子书市场已进入低潮,出版数字化迈入拐点以后不是上升而是下滑;观点之五,电视与报纸的对抗,最后还不过是打了个平手,最终谁也不能替代谁。这些观点并不是没有任何合理性,问题是,它们反映了我们的看法总是停留在传统、现代两张皮上,总是割裂开来看待数字化转型,总是停留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固守。这些貌似正确的观点,直接影响到真正的数字化推进。在认识混沌、理念不清这个大背景下讨论大数据效用、厘清彼此关系,的确有意义、有针对性。


2. 操作层面

做法之一:出几本多媒体的书,有网络版、电子版的几个产品,认为就是数字化迈出一大步,既填补空白又装璜门面;做法之二:成立数字公司、数字工作室,一边让他们领导单位的数字化进军,一边又给他们下达年年必升的利润指标;做法之三,传统编辑部门决不让其染指数字化,这里没有你们的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小心利润掉下来;做法之四:编一部网络版的大书,或者辞书,或者百科,操作的模式还仅仅是咬文嚼字、遣词造句(这没有问题,无可厚非),把文字输进去,最后由美编加上几幅图,更丰富一些,让数字公司弄几段视频添上,好,网络版大功告成(这算什么网络版)。形成这些的根本原因,表面上是操作不到位,实际上是数字思维、网络思维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没有在基本认识方面形成突破,没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打开坚冰。所以,我们今天关于数据的讨论特别及时,如果能够深入到本质问题,也将会特别解渴,会让更多无动于衷无所事事的人真正明白开来,真正动手做起来,让数字出版、出版发行行业业态全面转型走到正道上去。


二、作用与效度

       ■ 关于数据使用与数据选择

一定要从文本、从内容、从根本根基层面考虑数据的采集、标识、楔入、运用。每一个出版人发行人都要成为数据方面的多面手、行家里手,这样你的服务才会博采众长、妙笔生花、卓有成效、跟进社会,你的饭碗才会牢固。


1. 数据能干什么?


能在排球竞赛中让弱队打败强队,逆转阵势;能在棒球场上让各有毛病又各有特色的队员超常发展,稳操胜券。


案例一

从女排决胜里约奥运金牌来看

女排夺冠,振奋人心,弘扬精神,大长志气。仔细观察,郎平所带的团队,除了场上的12位姑娘外,幕后英雄也是以“群”数数的。教练团队,有教练、陪打教练五人;医疗康复团队五人,医生、体能师、康复师,中国人外国人都有;科研团队若干人之外,专门有一位数据分析师,名字也很切合实际——袁灵犀。数据分析是女排获胜的一个看不见的亮点。女排的数据分析有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通过临场的数据分析告诉教练组最佳应对策略,如何调整攻击防守战术。数据分析的重要支撑,就是量化效果的超级应用,过去,都把数据量化分析做在事后,如今直接运用到现场交锋之中。表面上,看郎平的每次“叫停”或者“挑战”,好像是从心理上挫败对方,压对方的士气,其实正是这“叫停”和“挑战”之际,大数据上来了,量化分析上来了,于是应对战略战术也出现了,有针对性地打下去。新华社有评论,女排精神可贵,但只靠精神赢不了冠军,精神本身也被赋予了“科学、专业、人性”的内涵,让每一位球员的特长恰到好处地发挥到极致。


其实,更早在2011年9月23日上映的美国影片《魔球》(中文译名《点球成金》)中,我们已经看到过大数据在选拔队员、对阵球场中的精彩运用,那其中的量化分析运用到极致,把各有特长又各有毛病的棒球队员的正面效应发挥到极致,结果出现翻牌,弱队打败了强队。当然,中国女排里约之战的精彩和美妙,远胜过《点球成金》的杜撰。


2. 数据怎么形成?


十本图书中可以有无穷多的数据,只看你选择的眼光、角度和周全与否。


案例二

十本书的启发

这里有世界上关于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的十本著名图书。我们可以从中获知无穷的信息,只要你需要。


1)《寂静的春天》,1962,美,蒙切尔·卡逊,提出生态圈问题;

2)《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1977,美,唐纳德·沃斯特;

3)《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美,副总统,阿尔·戈尔;

4)《再无狼叫》,1949,加拿大,法利·莫厄特;

5)《增长的极限》,1968.4聚集,1972出成果,罗马俱乐部,有一段著名的话:现今对于自然资源和服务的占用早超出了地球的长期承载能力……如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享受与北美同样的生活标准,那么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我们就需要三个地球来满足总的物质需求……;

6)《沙乡年鉴》, 1949,牛津,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讲大地伦理;

7)《大自然的权利》,1989,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

8)《敬畏生命》,1903年形成观点,1915年公开提出,1952年获诺奖,1965年出版,美,阿尔贝特·史怀泽,1992年译成中文,讲人类伦理关怀,从人扩展到所有生物和整个世界,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史怀泽全集的国家;

9)《瓦尔登湖》,1854,美,亨利·戴维·梭罗,散文;

10)《有意破坏帮》,1975,美,爱德华·艾比,小说。


上述看是紊乱的信息,但却丰富多彩。你能够标识出哪些数据元?作者,国籍,思考年代,成熟时代,出版日期,出版者,题材,体裁,主要观点,新的建树,社会影响,外部评价,译者,传播情况,等等。凡是你需要的、别人可能需要的,你尽可以设计、尽可以创意、尽可用心择选。

  

3. 数据会思考吗?


会的,数据智慧总有一天会从机械模式走上智力模式,会联想和思考,会推理和判断,数理逻辑方面已经形成人工智能突破,形式逻辑方面也开始启航,但也有不少情况下是无意插柳柳成荫。


案例三

书与现实的联想

2013年,王岐山同志推荐大家读一本书《旧制度与大革命》,数据马上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作者叫托克维尔,是法国人,他还有另一名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12月1日出版,译者董果良。如此而已。时间过到2016年年末,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人们百思不解,娴熟的政治家当选不上,却让一个不恭的商人上台,连好莱坞的梅娘都不指名地抨击他不尊重残疾人的行径。智能数据突然会告诉你,托氏1835年或者1840年就讲过这样一番道理:


民主并不给予人民以最精明能干的政府,但能提供最精明能干的政府往往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使整个社会洋溢持久的积极性,具有充沛的活力,充满离开它就不能存在和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能创造出的奇迹的精力。这就是民主的真正好处。


克氏的这个道理对吗?特朗普就任能够证明这一道理吗?人们拭目以待。


相关数据又来了: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法,托克维克(1805出生,1859去世);作者另著:《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完成上卷,1840年完成下卷。


这就是数据联想的魅力。一定容量、一定标识、一定方向性的数据,形成智能思考、智慧分析、智力支撑,决不是一句空话。问题在于足量、足够的分类,在于逻辑关系、思维模式的切入,还有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形而上的选择。


总结


三个例子可以归纳出寻找数据、集纳数据、运用数据几个方面的情况。总结一下,一定要考虑几点:一是方向性: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实确;同时要有前瞻思维、多维思维、整体思维、逆向思维。二是精准性:真实是生命基因所在,该碎的要碎到底;标识数据要精细精准精确到位,数据精度对效度有直接影响。三是关联性:让数据活起来、动起来,让联想、连接、融合一体化,让十八般武艺都施展出来,形成新的集中与聚合,形成各式各样的裂变和窑变,让服务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事不为,让供给侧、供应链、需求端在数据官手中形成有机结合、互动互应互补。


一定要从文本、从内容、从根本根基层面考虑数据的采集、标识、楔入、运用。每一个出版人发行人都要成为数据方面的多面手、行家里手,这样你的服务才会博采众长、妙笔生花、卓有成效、跟进社会,你的饭碗才会牢固。


该文为作者在《2017全国出版物供应链论坛上》的发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