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公祭日,他们做了这样一本书

2017-12-12 钟小羽 蔡蕾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提前规划,于2016年9月着手邀约著名军旅作家徐志耕先生、儿童插画家姚红女士,为少年儿童撰写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文学作品,《1937,南京记忆》历时一年多的努力,于近期出版。


发生在南京的那场血史,经过80年的岁月沉淀,以另一种编排呈献给少年儿童,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该书在选题阶段就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入选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优秀主题出版项目。


该书以文字以及少量大屠杀时期的资料图片为主体,给小读者展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以灵动、活泼的手绘图画作为版面饰图,不动声色地呈现1937年南京作为首都的生活万象、市井百态。

1

为一个沉重的日子,做一本书



《1937年,南京记忆》

徐志耕著 

姚红绘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12月版

35元

《1937,南京记忆》一书是著名军旅作家徐志耕先生,以其报告文学佳作《南京大屠杀》为史料基础,顾及到儿童阅读的特殊视角,补充采访、查阅大量图文资料后,全新呈现的儿童报告文学新作。


全书20万字,40幅珍贵的资料图片,全景记录了80年前发生在南京的人间惨剧。作品文字清新流畅、情感回肠荡气、主题鲜明深厚,弘扬人间真爱,召唤世界和平。


著名画家姚红女士为本书创作了全套饰图,以还原1937年南京的市井万象、民生百态,以另一条线索告知今天的孩子——阳光下,和平美好。

2

.为一本书,寻找最佳的作者


文字作者:徐志耕

浙江绍兴人,1946年生,1964年入伍,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系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舟山、北京、福建、绍兴、南京等地部队从事新闻和文化工作,历任新闻干事、军报记者、编辑、专业作家等职。先后获得中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庄重文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绘画作者:姚红

江苏南京人,1961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主持过“国家课程标准版中小学《美术》、《音乐》教科书”编辑工作;书籍装帧工作;儿童图画书编辑工作。2007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组建插画系。现任插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美术顾问。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美术卷》主编。

3

编辑这样做这本书


找对作者,约定时 46 32564 46 15090 0 0 2904 0 0:00:11 0:00:05 0:00:06 3027段,有序推进。


我们一直把“既写家国情仇,又有岁月回望的童年视角”,作为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组稿要求。为此,我们请了南京军区创作室原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志耕在他成名作《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基础上,为我们修订、改写了此书。

2017年3月,作家完成了编创大纲;

2017年6月,作家完成初稿;

2017年10月,出版社与作家深度沟通后,形成文字定稿。

内容上我们坚持导向正确,规避了国际国内尚有争议的敏感话题,以保障内容的稳健和安全。

△ 军车呼啸而去,百姓流离失所,战争把日常的生活毁灭了。


坚持儿童视角,既要直面历史,也需要淡化血腥。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举世震惊的大悲剧!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江河一片赤红,街巷积尸成垒,四野火焰冲天。众所周知,60年前,美国女教师魏特琳因亲眼目睹日军的暴行,善良的心灵被击跨,精神失常。几十年之后,女作家张纯如正是在撰写了揭露日军暴行的作品之后,受到精神折磨和恐吓,而失去了正常的思维、最终选择以自杀结束了她如花的人生。她们都是成年女性,也成为了暴行的间接受害者。而我们推出的这部新作,目标读者是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坚守儿童视角,避免过度血腥,是一份责任考验。


以图文记录史实,文字为主线、饰图为辅线。



文图并茂地说完一件事,似乎是儿童图书区别与成人图书的一个标志。就好比是说,儿童图书比成人图书多了一个工具,那就是图画。《1937年,南京记忆》的编辑团队执著地憧憬,将图画的元素嵌入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中——以文字以及少量大屠杀时期的资料图片为主体,向小读者展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以灵动、活泼的手绘图画作为版面饰图,不动声色地呈现1937年南京作为首都的生活万象、市井百态。这样双线交织,既给小读者一个从凝重文字中移开目光、心灵得以喘息的机会,同时文字用于说明战争的残酷,图画用以说明和平的珍贵,二者相互交织,并行着贯穿全书。


六个封面备选,岁月深情和儿童气息扑面而来。

其他5个封面效果图,刘九鸣绘画


出版社邀约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姚红女士为全书提供了内文装饰图。

在封面的呈现上,美术编辑先后设计了6个方案。前5个封面效果也很震撼,但是出版社仍然坚持再试一次,最终选择的姚红女士的作品为封面主图。主图、色调、书名字体,合力呈现少儿读物特色,第一时间,在整体气息上区别这一题材的成人读物风貌。从目前的反映来看,苏少社的坚持是值得的。


坚持学术标准,馆长作序点赞。


我们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认同和支持。本书作者徐志耕先生是国内针对南京大屠杀史实进行民间调查的第一人,他自1986年开始、深入到将近100个大屠杀受难家庭做采访,是国内公认的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纪念馆十分尊敬徐志耕老师在这一领域做出的贡献,曾收藏徐志耕老师3本采访笔记作为馆藏展品。


徐志耕老师的书稿完成之后,南京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先生为此书作序,赞扬徐志耕老师用“有温度的声音、泣血的文字、秉笔直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这部作品,50年100年之后,仍旧会站立在书架上;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的孩子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共同的话题。”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