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价上涨又冲上热搜,真相可能另有隐情!
今天微博上有一条热搜#A4打印纸每包上涨2元,如何看待纸价持续上涨#,目前该话题已经超过3616万阅读量。点进去一看,最热的新闻是央视财经频道发布的关注纸价的视频报道。进入12月以来,不少造纸企业多次发布涨价函,宣布上调多种文化纸,比如我们常见的教材、杂志等纸类产品的出厂价。这对终端市场的售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纸价又在上涨?
据央视记者报道,在北京的一家纸品专卖店,负责人透露从今年9月底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收到上游供货纸厂发布的涨价函,每次提价在200-300元/每吨,近三个月来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600-900元/每吨,例如一包A4打印纸就上涨了2元。
北京的一位经销商也表示,目前一些高白类的双胶纸产品,近三月涨幅已经超过了每吨1000元,按照这个最新的出厂价销售,终端市场根本卖不动,因此他不得不自己消化一部分上涨的成本,并减少库存和采购品类来规避风险。
据了解,随着出版社春季教材的提前采购,每年10月后就会进入印刷纸市场的销售旺季,但今年的销售行情稍显平淡,令不少经销商都对囤货持谨慎或者观望态度。
众所周知,纸价上涨和原材料纸浆的价格息息相关,目前市面上纸浆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推高了纸企成本。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宗辉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针叶浆从4600-4700元的价位到目前已经涨破6000元,涨价幅度每吨超过1200元。
最终还是出版社和读者买单?
业界呼吁保障产业链健康发展
有一位名为“传媒D先生”的网友说:“这次纸张价格上调肯定会给各个书籍出版社带来成本压力,让图书出版的利润空间变得更小,结果会导致出版社对稿件的评估更为严格,特别是对书籍的市场前景会更为看重。而相应的成本可能会转嫁到自费出版上,可能会导致下半年书号费用再次经历一波涨幅。虽然从国家到媒体,都在呼吁人们多读书,但纸质书的市场正逐渐萎缩,出书变得越来越不挣钱,自费出版的占比将在未来各个出版社出版书籍的比例中变得更高,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你有非学术性的书稿想出版,建议还是先网络发行,等火了再去找出版社出版,因为有了知名度才会有读者群、才会有市场,出版社才会对你的书进行投资,否则你只能选择自费出版。”
纸价上涨,给出版印刷业整个产业链的正常生产经营将会造成极大影响。为维护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行业协会、出版机构等纷纷携手,呼吁共商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华南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上,纸价上涨也是会上颇受关注的话题。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各种纸价格不断上涨,多家印刷企业表示,纸价超出合理范围大幅上涨,带来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下游行业产生影响,呼吁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必要时采取调控措施,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健康有序发展,并指导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供应体系。
此前也有多位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协调,努力尽快降低纸价。近年来,由于纸价、人力、营销等各种成本上升,出版社提升图书价格难以避免。这也意味着纸价上涨对出版社和读者势必造成巨大负担,希望造纸管理部门,加强对木浆进口和生产管理的调控,从管控原材料价格和供应入手,极力降低纸张成本。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市场监督,制止人为操纵和哄抬纸价。作为一项临时调控措施,吁请税务总局考虑,能否将出版系统专为出版社供应纸张的出版物资公司,也纳入出版社和书店的序列,3年内一起返还增值税。
国防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徐辉前不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纸张价格短期内多次震荡上行有成本上涨的客观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市场恐慌炒作成分,但从长期看,纸张生产产能依然大于市场需求,供需关系并未改变,应持理性的态度积极应对。
徐辉认为,纸张价格直接影响图书的定价,就图书类型而言,用纸大户主体有主题出版、教材、教辅、少儿等类型,这样幅度的涨价表面上会降低所有出版社的利润,但只会对少部分出版社短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少儿图书、中小学教材教辅等印数大、市场竞争剧烈的出版社。当然,经历过前几次纸张价格的剧烈波动,这类出版单位大都有完善的应对机制。纸张这样幅度的涨价短期可能带来图书市场供应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价格一定会趋于合理,长期基本不会引起图书市场的变动。
市场需求无法支撑纸价大幅上涨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1月~今年3月初,出版用的普通胶版纸类涨幅约36%;高档胶版纸类涨幅约21%;铜版纸类(200g以下)涨幅约30%;白卡纸类涨幅约54%。
针对12月出现的纸价上涨现象,本报小编今天采访了一位业内人士。他表示,近期并未感受到纸价明显波动:“今年纸价涨得最厉害的时候是在三四月份,五六月份基本上持平,到了七八月份甚至出现暴跌的情况。”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
根据卓创资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双胶纸和铜版纸均价目前分别稳定在5575元/吨和5400元/吨,较月初相比基本持平。而在今年8月20日,双胶纸和铜版纸的均价分别是5463元/吨和5440元/吨,近4个月过去,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变化。
这位专业人士认为:客观地看,纸厂由于内在需求,可能存在涨价的强烈冲动,但纸厂发布涨价函其实际落地情况并不理想。因此,近期纸价上涨的消息或许出于年底拉涨这一目的。
或许,市场需求可以印证这位专业人士的观点。他表示,目前的市场需求无法支撑纸价大幅上涨,特别是在文化用纸方面,“双减”政策对整个印业市场影响较大,直接导致每年需求少了几十万吨到上百万吨。在他看来:“今年出版业的出书量和印刷情况,相对于预期还有一定差距。”
出版机构如何应对?
“产业链上下游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是中版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南宸秉持的观点。他认为, 目前国内造纸规模及预计新增产能与实际纸张使用“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纸浆和纸张价格经过一路飙升之后回归到理性阶段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并且,出版单位要依据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将应对价格变化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譬如,消化库存,调整库存结构,随买随用,不囤货,不做接盘侠,优化出书品种和数量。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企业良性经营发展,3月初,集团领导就纸张价格变动,组织专门的研讨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制定了6条应对措施,中版联公司作为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纸张采购和经营的平台,积极贯彻执行集团的要求,运用“云纸平台”加强与生产企业信息和服务的联系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做好服务工作。
目前,在造纸生产端,经过多年的发展调整,逐步形成几个大型造纸企业为主导的产品和价格的市场格局,头部企业的作用愈发明显,“价格联盟”若隐若现。但是,要认识到产业链的上下游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利益共同体,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链接起来的,要精心维护,提升相互之间的粘性,进而达到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年4月30日报道。
初审:陈 麟
复审:张维特
终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