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闲居,是一种奢侈。

传承经典 2020-02-17


清秋闲居,亦是一种确幸

中国人的性情

经过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

我们在意人间烟火

那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们也在意人间风月

那是茶酒香花诗书画

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

这两者之间的跨域

便是一个人心性的体现

人间喧嚣,生活不易

把“闲居”留给自己

是生命中的另一种奢侈


▲ 图自顽玩



奢侈之物

不在“钟鼓馔玉”

也不在“宝马香车”

它是一种内心的境界

有如少年的双瞳

清丽,澄澈,心无游尘

古人说闲居可以养气

它能涵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身无事,心中有诗

万物皆能收纳于一室之中

闲居是人生最大的奢侈




如果说身闲是物质层面的需求,那心闲则精神层面的需求。人若能以清闲自适,以一颗虚静的心,面对世间的熙攘往来,便能收放自如。“林中野鸟数声,便是一部清鼓吹;溪上闲云几片,便是一幅真画图。”人生最大的奢侈,并不是物质与财富的积累,有时候,它仅仅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以闲自居,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让我们放弃了纷扰的杂念,重新拾起性灵的最初的样子,触摸最真实的自己。




林语堂先生把中国的哲学称为闲适哲学。我们的山水草木,琴棋书画,茶酒香花,都是闲暇的产物。也许有人觉得闲适就是及时行乐,事实并非如此。西方的古希腊语中,给出了最好的诠释:“真正的闲适绝不含有懒惰的意思,闲适所代表的是一个非功利性质,但却是最符合人性的世界。“当一个人静下心来生活,便能寻回久违的那份纯真。




曾国藩说:“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改精神。”闲居的生活一般离不开文化的领域。读书是改变气质最为有效的办法,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而迈进另一个台阶。当然也不能读死书,因为有些书本身就是功利性的产品,一定要阅读那些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作品。当然在信息时代的当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但从电子设备获取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是有选择的阅读,否则只是在浪费时间。读一册书,明事理,辩是非,书中的世界让人生变得丰富起来,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财富? 




人间草木,是最风雅的事。生命的另一层境界,是如何把时间留给闲情,而非不舍昼夜的奔走追逐。你看春来花开,秋来草黄,一段夏日青翠,一段冬雪莽莽,甚至于枯藤老树,清泉山涧,都是对闲居生活的理解。只要心中充满诗意,洋溢着秋日的熙暖,何处不是诗情画意,人最怕的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精神的干涸,人生不易,多一份诗心,多一份满足,当你内心的修养达到与万物共鸣的时候,你便是最富有的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古人有句诗说的特别好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生命不只是旅途中的追逐

还应该有生命中的安养

愿你我虚己待物

身上无事,心底有诗

以闲居的心境

追寻人生旅途中的闪耀


▲ 图自顽玩


最后,推荐您读本书:

往期回顾:

心若安定,万事从容。

关于四合院,这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文章了,中国建筑

30年前的农村,看得我哭了……

古村落之美!

中式庭院

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水至清则无鱼,人过精则无友!

最美市井里,藏着中国人真正的生活!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极简,最高级的审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

愿你有小院,有菜园

新的一年 ,美好如约而至。

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中式园林,中国人的造梦艺术市隐的茶室再美的院子,也少不了石头中国最美古建筑,一花一草,皆有画意,美哭了!!!文人与赏石一 方 石,一 席 茶山林田园,生活理想关于四合院,这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文章了,中国建筑明式家具中的佛意,幽深玄妙!中式老房 匠心之美一生之乐,唯有清居雅,中国人的美学!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