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式家具中的佛意,幽深玄妙!

传承经典 2020-02-17


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影响到哲学、道德、文学、音乐、建筑、绘画、艺术等各个文化领域。



在中国家具设计史中,佛教文化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体现在明式家具的设计上。


束腰须弥座



须弥,原为佛经的山名,所谓圣山即为须弥山。在佛教发源的印度,人们常常把须弥山作为佛像的基座,其意义是指佛坐圣山之上。佛教徒往往把这种行为,认为是对佛的崇敬和崇拜。


南京午朝门公园 红大理石砌成须弥座


中国古代建筑为了防潮及自然灾害、且可以加强房屋的坚固性,往往把建筑物造在高地和土坡上。如果找不到自然高地和土坡,就用人工堆筑一个台子。就这样,逐渐形成了台明基坐和须弥座。后来,这种建筑风格开始划分出严格的等级,渐渐成为拥有者权力、社会地位的象征。


北京万寿寺须弥座


“高台榭,美宫室。”建筑如此,与之相对应结构造型的家具亦是如此。


柏木高束腰三弯腿香几


束腰,原指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的是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


紫檀髙束腰云龙纹香几 (一对)


在明式家具中,有束腰的家具都有马蹄并且腿为方形。这是由于唐代的须弥座是四面见方,垂直不带侧脚,所以有束腰的家具必须用方腿。


明晚期 海南黄花梨高束腰香几


榆木黑红漆三弯腿高束腰小供案


鸡翅木束腰几


黄花梨束腰三弯腿花几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炕桌


铁梨木有束腰马蹄腿小炕桌


海南黄花梨束腰三弯腿罗锅木凳


清代 大漆庭院人物束腰几


雕刻
莲花


中国佛教文化中的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螭龙纹等。其中以莲花作标志,代表“一方净土”,象征“纯洁干净”,寓意“吉祥如意”。



佛教艺术中采用莲荷作装饰自有它本身的道理。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莲荷,佛教教导众生克制欲念,不为物质、世俗所诱惑,带修行脱离世间世俗苦海,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彼岸。而莲荷的生态特征及其包含的寓意,正与这种教义相似,所以释迦牟尼不但取莲荷以寓佛教的清净无染,超凡脱俗,而且莲荷“薏(即莲心)藏生意,藕复萌芽”的生长规律也正符合佛教展转生生,造化不息的人生哲理。


石座 植物祥云莲花纹


于是莲荷的形象在佛教艺术中占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出家佛徒的袈裟上用莲花装饰“莲花衣”,把佛像放在莲荷之上称莲座,唐《诸经要集》中讲:“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以莲台之上”,后来干脆将佛座称作莲台了。


莲花又在装饰中被古代文人重用。古代文人对莲花的认识不是从赏花,也不是从它的经济角度,而是从它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来解读。



明代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这样写到:“莲,产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没,根、茎、花、实几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夫藕生卑污,而清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这种认识又超出了莲荷的经济、医用价值,而上升到人生哲理,它象征着人处于污浊的环境中而能清白自好。


清 紫檀螭龙纹莲花佛台


我国历来以莲花为瑞物,并以莲花为君子的象征,装饰明式家具时常用荷花,形成形象逼真的立体画面,同时也真切反映了文人雅士最求如莲花般品行高洁的心志。


清 红木缠枝莲六角香几


紫檀雕莲花纹木座


红木荷花冲天宝座


清晚期 红木荷花浮雕佛龛


红木透雕缠枝莲夔龙纹下卷案


清 紫檀镂空西番莲座


选材
紫檀、黄花梨


紫檀广泛被用于中国佛教用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紫檀木的国家,紫檀也是明式家具的第一常用材。它的木性十分稳定,制成的器物不易变形与开裂,适宜于雕刻及制作家具或工艺品等物件。


紫檀宝相花纹荷叶顶腰圆式佛龛


紫檀器物使用长久之后经汗水和油腻摩擦浸润会有“包浆”的质感。明朝以来的宫廷和达官显贵们,多用紫檀来制作佛龛、佛像、佛珠等法物和朝珠。


清 紫檀镶黄杨扶手椅


清 紫檀雕福禄寿太师椅


紫檀香几


紫檀木小柜


紫檀木镜台


黄花梨也被广泛用于与中国佛教用品,是明式家具的第二种常用木材,质地硬,纹理优美,色彩由蜜黄到深度不同的橙色,表面色泽温和光滑,有的纹理如大理石,清香如玫瑰,所以一直为制作贵重家具使用。


明 黄花梨雕螭龙纹方台


明17世纪 黄花梨画案


明末 黄花梨插肩榫绿纹石面酒桌


晚明 黄花梨方角柜成对


明末 黄花梨圈椅 (一对)


明末 黄花梨十字海棠纹围子六柱架子床


而在中国佛教用品中,尤其喜爱用黄花梨木制做的佛教法器有木鱼、佛珠等。


结构
榫卯



榫卯是木构家具中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处理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古代传统的木构家具整个建造上,不用钉卯,完全使用榫卯技术使家具构成一体。



依据佛教大乘中观经典论断,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为空,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为有,空有不二,妙用一体。



因缘像是一个圆圈,无始无终,永远连续不断。譬如明式家具由黄花梨,紫檀,酸枝等硬木为原料,加上人工造型设计,制作榫卯构件组合完后,再经雕刻,打磨等工艺而最后成器称作家具,是因缘所生,因缘聚合,构成家具;如果拆开因缘散尽,也就不是家具了。



真正艺术家具的创作也是必须具有能影响改变自己和他人的无限价值属性,是要具有实用性还要超越实用性的身心共享,合二为一属性的作品。


以下列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展示(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


1、楔钉榫 



2、挖烟袋锅榫



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5、扇形插肩榫



6、传统粽角榫


7、双榫粽角榫


8、带板粽角榫


9、高束腰抱肩榫


10、挂肩四面平榫


11、圆柱丁字结合榫


12、圆方结合裹腿


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14、圆香几攒边打槽


15、攒边打槽装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17、抄手榫


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20、三根直材交叉


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22、插肩榫变形


23、平板明榫角结合


24、柜子底枨


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26、厚板闷榫角结合


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29、直材交叉结合


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32、走马销


33、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


中国的佛教文化有“天地同根、

万物一体、法界圆融”的观念,

而明式家具中,

时时处处体现着对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的强调


人性的超越与升华的过程

就如同家具的创作

到问世与流传千载一样,

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推荐您读本书:

往期回顾:

清供,一石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择业七择偶,八……一处小院,一树繁花,简单的日子,是诗书房,心灵的天堂乡下的院子这么美,你还要在城里做房奴吗?冬日,只想与你听琴煮茶风雅,是骨子里的事中式庭院瓦在,家在
香炉烟袅,浓淡卷舒终不老。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