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荣誉 | 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获评“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

AISpeech 思必驰 2022-12-07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始于2002年,推出了一大批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截至目前,共有包括吴文俊、钱学森、袁隆平、杨振宁、屠呦呦、施一公等数百位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学者、科技型企业家获此殊荣。该评选已成为我国科技界最具专业品质和影响力的一项评选。



 图1 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6月23日,被誉为“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风向标”的“《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盛典“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等相关领导,和二十余位“两院”院士代表悉数出席了本届颁奖典礼。思必驰联合创始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俞凯教授,凭借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杰出表现,获评“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 


图2 俞凯教授获评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


作为剑桥大学语音博士,俞凯曾与导师 Steve Young(剑桥大学皇家工程院院士)教授、Blaise Tomson博士一起,共同创办了英国语音技术公司VocallQ(现已被苹果收购)。2007年与剑桥校友一起创立思必驰,随后在上海交大创建Speech Lab语音实验室,将人机口语对话系统技术全面引入回国,2014年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颁发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


在俞凯教授的推动下,思必驰与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Speech Lab联合语音实验室,专注前沿语音技术的研发及转化,取得较大技术成果,例如,VDCNN抗噪算法模型,在噪声环境语音识别的业界基准库Aurora4上,取得了7.09%的词错误率,相比于世界其他机构目前10%左右的最好结果,有一个大幅度的明显优势;PSD新型解码框架使整个搜索空间减少80%以上,比最传统的系统累计提高7倍,内存下降50%以上,大大提升语音识别的搜索速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使思必驰语音方案更为专业。


产学研一体对思必驰的发展和助益有多大?”这个问题,在俞凯教授接受机器之心AITalk专访时曾被问及,就此,俞凯教授表示:

产学研一体化的助益是非常大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创新密集型的产业。它未来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产品层面的设计是不是合理,以及商业层面的考虑。但思必驰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产品的公司,技术驱动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必须要能够有持续的大规模的创新型的技术研发能力,思必驰一直以来很明显的一个战略,就是要把底层的研究真正和产业问题深度绑定,深度结合在一起。


对于思必驰未来发展愿景,俞凯教授曾表示,思必驰将朝着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交互平台的方向发展,让人与机器的沟通更自然更人性。思必驰成立十年,也将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稳健的研发实力,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交互,带来更为精湛的创新和体验。


人物简介

俞   凯

思必驰创始人之一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特别研究员。IEEE高级会员,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NSFC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语音产业联盟技术工作组副组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硕士,剑桥大学工程系博士。 


201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智能语音技术实验室,将人机口语对话系统的全面技术引入回国。在人机口语对话交互的主要核心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获得ISCA颁发的2008-2012 Computer Speech Language 最优论文奖等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优秀论文奖。


多次担任InterSpeech等国际会议的对话或语音处理领域主席,多次在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大规模语音识别评测,国际研究机构组织的对话系统挑战赛等国际评测和竞赛中获得冠军,2014年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颁发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2017年IEEE speech and language technology committee的中国大陆高校唯一的亚洲成员。




读阅多更



GMIS 2017大会俞凯演讲:迈向智能认知型对话交互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考察思必驰科技创新技术

CCTV-2《经济半小时》:看思必驰的披荆斩棘之路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