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状元遇到佛法 这是他的感悟…
高考
“不好意思了,这几天太忙了,胡子都没有刮。”47岁的明舒法师捋了捋自己略微有些花白的胡子,不断地向记者抱歉。
近两年来,这位来自重庆的出家人几乎每天都忙于寺院的修缮工作。而他身后的寺院——宝鸡金顶寺,也正如寺院名字所呈现的那样,逐渐重现出自己的光芒。
趁着工人中午休息的时间,从早上6点就开始忙碌的明舒法师,好不容易才有一小段属于自己的时间。
提壶开罐,煮水泡茶,伴随着浓郁的岩骨花香,在寺院修建一新的客堂,这位四川大学的历史学硕士,把自己的出家因缘向记者娓娓道来。
“我学习佛教还是在大学里,在这之前,对于宗教一类的内容,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接触过,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种神话传说。”
明舒法师俗名舒雪松。1985年高考,17岁的他从当时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四的四川省脱颖而出,成为家乡重庆铜梁县的文科状元,进入了省内著名的“985工程”大学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
对于这样的成绩,舒雪松并没有如同其他同学一样欣喜若狂,反而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因为当时的高考环境并非像如今这般,先出分数再填志愿,而是反其道而为之。
同时考虑到录取名额十分有限,在正式高考之前,还有一次预考。
在预考中,即使在数学考试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舒雪松依旧考取了全县文科的第一名。
“当时高考的分数可以进北大,但是还是选择了稳妥的方式。”
在四川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舒雪松开始接触气功。但是接触久了,他却发现气功书里描述的那些境界离自己有着不小的距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还是不够接近。”
那时,舒雪松经常往图书馆里钻,借来了不少宗教方面的书籍。在经过一番认真地比较之后,他觉得“还是佛法有感应。”
但到了现实生活中,舒雪松除了茹素之外,并没有参与过多同佛教相关的活动。依旧“该干嘛干嘛”。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舒雪松皈依了佛门。
一九九〇年的四月初四,舒雪松永远不会忘记。因为这一天,是文殊菩萨的圣诞日。当时的舒雪松,已经考取了本校经济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为了一名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
那是一个周末,舒雪松和一位数学系的同学一起去成都昭觉寺拜佛。走着走着,舒雪松就对身边的同学谈论起皈依的事情。
而在当时,昭觉寺正在举行盛大的皈依仪式,200多人穿着褐色的居士服,站在广场上准备皈依。
“那就去看看吧。”舒雪松和同学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往广场走。就在这时,他们被一位昭觉寺的法师喊住了,“干嘛往后站,皈依的往前去。”
就这样,舒雪松和同学稀里糊涂地在昭觉寺皈依了。根据明舒法师的回忆,当时最难忘的,便是摩顶的那一刻。“浑身温热,好像有能量穿透我的身体。”
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看着周围的同学或是为就业做准备,或是为继续考博复习,舒雪松也不甘人后。
他给自己想了两条出路,一条是出家,另一条则是另起炉灶,研读宗教学方面的博士。
舒雪松经过多方打听之后才知道,自己当时心仪的学校并不会招收自己,因为自己没有宗教方面的教育背景。
而要继续深造,必须要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或是拥有一定的宗教学研究成果。
这两样东西,舒雪松一样都不占。继续深造的路已经走不通,那么摆在舒雪松面前的,就只有出家这一条路。
“现在看起来,出家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从修行上来说,更加圆满。”
在此之前,舒雪松曾经动过一次出家的念头,并且差一点就成功了。
那还是在校学习期间,舒雪松跑到成都文殊院,表达了自己想要出家的想法。寺院的法师非常高兴、也非常愿意。“后来,因为我的在校大学生身份,未能如愿。”
硕士毕业后,舒雪松一直辗转各地,找寻着合适自己出家的道场。
在一间位于成都郊区的寺庙中,一位比丘尼师父无意中说出的话,让这件事稍稍有了眉目。
“她叫我去广东的云门寺,那里有一位佛源老和尚。”
舒雪松说,自己其实完全不了解云门寺,更不知道佛源老和尚在教界的地位,但是一听老和尚的法号,舒雪松就觉得非常悦耳,于是认定了佛源老和尚就是自己的师父。
后来,舒雪松给老和尚写了封信,提出自己要出家。然而佛源老和尚在回信中却没有表示支持,他劝告这位年轻的俗家佛子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父母。
舒雪松铁了心要出家,哪会甘心,没过几天,给佛源老和尚的第二封信寄出了。
在信中,舒雪松再次表达了同样的想法。这一次,老和尚终于同意了。
从四川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后,舒雪松辗转来到了广东乳源县云门寺。
到了寺院之后,舒雪松没有被马上安排剃度,而是暂时先在庙里挂单。
因为在这所宗风严明的禅宗丛林,剃度工作都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只有经过半年乃至一年的考察期,得到佛源老和尚的首肯之后,方才可以剃度出家。
但是舒雪松很幸运,只经过7天,他就正式剃度出家,法号“明舒”。
在如今的明舒法师看来,这一切似乎有些运气的成分。因为当时的他来到云门寺之后,仅仅只是在寮房里念佛,祈求佛菩萨加被,可以早日剃度出家。
念佛的日子是枯燥的,明舒法师原本只希望保持这样的状态,直至自己正式剃发。但是在他来到云门寺的第六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一记响亮的呵斥声,让正在床上念咒的明舒法师吓了一跳。
原来,呵斥他的是一位寺院里的僧值。“你才来这里就开始做老修行了,你时间还没到,外头那么多人在干活,你快点去!”
见到这样的架势,明舒法师赶忙穿了鞋,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帮助外面的居士和法师们劈柴生火。
没过多久,佛源老和尚来了。
作为曾经亲近过当代高僧虚云法师的云门宗传入,佛源老和尚的严厉在云门寺内几乎是众人皆知的。
他把行走用的拐棍往地上一杵,大喝一声,周围人吓得赶紧跑开了。
于是,空地上就只剩下明舒法师和佛源老和尚相对而视。“我心想他在喊什么,因为老和尚从湖南来,他的话夹杂着普通话、广东话和湖南土话,我是重庆人,根本听不懂。”
眼瞅着明舒法师没走,佛源老和尚就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指点他干活。
而在此时,佛源老和尚的态度却已柔和了许多,小声地和明舒法师说着话。在明舒法师心里,这件小事或许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自己的剃度流程。
第二天上午,明舒法师得以顺利披剃出家。剃度后的明舒法师没有立刻在云门寺久住,而是先被佛源老和尚安排至他家乡湖南益阳的一间寺庙中修行。
过了3个月之后,明舒法师才回到云门寺,被正式安排至佛源老和尚一手创办的云门佛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教授印度佛教史,印光大师文钞和语文。
而这一切,除了自己的妹妹和几位大学老同学,其他人根本毫不知情。远在重庆的父母更是一无所知。
为了向父母隐瞒自己出家的事实,明舒法师特地写好了若干个信封封皮,上面标注着自己在四川大学的老地址。
每隔一段时间,明舒法师就把自己写好的报平安信和封皮一同寄往四川的老同学处,让他给封皮贴上邮票,装上自己写的信件,寄给重庆的父母。
重庆的父母收到回信后,得知儿子还在四川大学,自然不会起疑心。
但好景不长,这样的状态持续没多久,明舒法师就从妹妹那里得知家里出事了。
原来,由于明舒法师经常不回家,年迈的母亲常常以泪洗面,以至于后来双眼视力严重下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向老和尚请了一个月的假之后,穿着一袭僧袍的明舒法师回到了重庆的家里。
看到许久不见的儿子剃头变成了出家人,这个知识分子家庭立刻炸开了锅。父亲、母亲、叔叔、阿姨、同学、老师……明舒法师一回家,就遭遇着来自各路亲友的劝说。
“要轮流听他们说同样的话,而且要和他们表达同样的想法,所以搞得我也很烦。”
父母甚至一度趁着明舒法师洗澡的时候,把他脱下的僧袍藏起来,以阻止他回到云门寺。
父母的绝决没有让明舒法师有半点动摇,当时为了出家,他放弃了自己大学生的身份,没有去国家分配的工作单位报道,又将户口迁到了寺院,几乎舍弃了自己大学毕业后所拥有的一切。
三个月后,眼看着儿子的态度没有任何的转变,父母只好将那身僧袍还给明舒法师,放他回云门寺。
“当时父母放我走的时候,其实心里面还希望我能够回去,但是实际上我是根本不可能回去的。”
1996年的春节,重庆的父母想让明舒法师回家,但春节期间是寺院里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明舒法师在寺院里的工作繁重,根本顾不上回家,就邀请父母来寺院小住。
这一来,父母的改变很大。
以前最反对明舒法师出家的父亲,在寺院里看了不少佛教方面的书籍,逐渐对佛教产生了兴趣。
在云门寺住了3个月之后,他们都在佛源老和尚座下皈依,从此再未提过让明舒法师还俗的事情。
而从1992年出家开始算起,明舒法师在云门寺待了长达9年之久。
2001年,在一位居士的介绍下,明舒法师来到了陕西宝鸡,着手复建改造金顶寺。
据明舒法师回忆,当时金顶寺只是一片很小的存在,更像是一座农家大院。寺院里也只有一位没有受戒的老师父。
因而,明舒法师这几年的所有精力,几乎都放在了寺院的修建工作上。
从最初的募集资金,设计规划,到最后的质量控制,他都要去把控,以至于如今谈论起寺院的建设工作,他更像半个建筑专家,各种数据信手拈来。
明舒法师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修建出陕西省内最大的大殿,并且按照1000年的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其成为一处流芳千古的文物。
截止到记者采访时,明舒法师表示这个大殿的建筑方案已经完成,破土动工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在那位老师父圆寂之后,金顶寺的僧团也加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据明舒法师介绍,目前金顶寺共有21位僧人。
对于寺庙的管理和僧人的教育,这位47岁的僧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则是僧人应该远离网络。
“网上的信息量很多,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垃圾信息,我们修行人不应该跟着它们走。以前没有那么多信息,照样有很多厉害的老法师。”
不过,虽然僧人可以远离网络,但对于社会上的舆论却没有办法完全规避。
就在前年,明舒法师在四川大学的85级本科同学举行了同学聚会,他没有去参加。
“主要是时间搞错了,我记错了整整一个月,所以后来就没去。”
明舒法师说,老同学中有不少从政、从商,也有在高校做博士生导师,在中学做老师。
而门己出家僧人的身份,免不了要被别人拿去和他们做个比较。对此,明舒法师早巳释然。
“我觉得出家对我来说还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如果不出家到现在肯定后悔了,因为大学毕业后不管干什么,干到现在肯定也觉得没什么意义。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可以那么早出家,能跟随老一辈的法师学习。”
曾经有一位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和明舒法师探讨出家的价值问题,拥有硕士学历的明舒法师用一道数学算式回答了他。
“商人的成就可以算是一个数值很大的正数,而僧人如果修成正果,那就是数学概念中的无穷大。两者比较就是做除法,任何数值同无穷大相除,就是无穷小。所以任何价值同;门家修行的成就相比,都是无穷小,甚至可以说就是没有价值。”
而如今更让他释然的是,自己的妹妹退休后,也已经从重庆来到了金顶寺,成为了庙里的一位常住居士。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选自《佛教文化》2015年第6期,作者成和,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