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般若为母 方便为父!佛弟子一定要深知

2017-06-18 佛慧法师 腾讯佛学

 背影

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写到自己父亲的背影,想到父亲半生的操劳,那时他的父亲正值“赋闲”,不知应当何处去,爱人已然逝去,儿子亦要北上读书,那样的分离之际,怎生不让人感慨。然而,父亲跨过铁道,为儿子买了橘子回来,“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心里很轻松似的”。

文:佛慧法师

不想让儿子担心,也不想让儿子看透自己的孤寂,《背影》里那种强颜的欢笑,深深触动了我们内心的那根弦。

那时的朱自清,而今的我们,都逐步离开了父亲的视线,去往陌生的城市。

纵然父亲不在身边,我们却决然不忘父亲所教导的坚忍不拔和铮铮硬骨,亦步亦趋地走过挫折、迈向成功。

我们的生命是不能离却父亲的,我们的修行也不能缺少父亲。

曾有人问,修行路上,依法不依人,如何抉择和对应。其实,佛陀早已教导我们,“般若为母,方便为父”。

般若是成佛之根本,方便是成佛之法门。

正如朱自清看到的父亲,坚韧、慈爱,方便法门亦是如此。

在《法华经·方便品》中有一个偈语:

“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由此可知,方便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之悟入佛法真义

我们太多时候,会误会“方便”一词的含义,并因此而错误认知修学的法门,从而给自己以佛法的名义创造了犯戒和不精进的理由。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希望听到自己想听到的“所谓佛法”,因此在修行中,给自己假定了很多条件。

比如不喜欢守戒律的人,特别喜欢听到“戒律并不重要,修心才是根本”这种说法。

此时的,那个说了他想听的话的人,竟然就成了善知识,然后便在修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连正法的缘分也开始消散。

这样不断遇到能够迎合自己口味的师父,并亲切地称之为修行路上的“方便”。

要知道,“方便”是慈悲智慧的化现,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

就像我们成长路上的父亲一样,通过不同方式,树立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我们的正气凛然。

可是,一旦我们误会了“方便”的真义,就意味着,佛法不再是用来改变我们的习气、烦恼,师父们也不是来度化我们,而是来配合我们犯错的。

那么我们就偏离了正法这条线,此时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佛法的修行人,而是犯错的执行人。

《坛经·般若品》里面说:“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真正的“方便”,是那些有见地的善知识,为了让我们能够看到实相,而告诉我们去减少烦恼和对抗习气的法门。

这些“方便”,既不会安慰我们的心,更加不会顾忌我们的小情绪,因为那些所谓的安慰不会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烦恼。

佛陀强调“方便为父”,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方便”能如父亲一般不断指正我们前行和修行的路线,不会顺从我们骄傲的内心,更不会放纵我们任性的情绪吧。

朱自清在《背影》的最后说,“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

佛陀的那些方便法门,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次地纠正着我们的习气,一次次地忘却着当下,将我们推向成就的未来。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  近期热文

昌臻法师: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

赠书丨看禅画悟禅机:读懂了这些  就读懂了人生!

念佛人 点根蜡烛看看:但持正念 莫问黑烟!

宗萨仁波切:最近我才意识到 修皈依才是精髓……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