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佛居士就得有居士的模样!

2017-07-28 白木 腾讯佛学

切不可把一些习气带入寺院

 文:白木

如今出行方式众多,出行四通八达,师兄们去拜见师父,参访丛林、祖庭、古刹自是方便了许多,去寺院去得多,更应当谨慎细微,切不可把一些习气带入寺院 

不过,有习气也不用害怕,及时发现,及时应对。

诸如六度:以布施对治悭贪,以持戒对治恶业,以忍辱对治瞋恨,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对治散乱,以般若对治愚痴。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不仅仅是给出家师父立的规矩,更是三宝弟子应该践行的真理。 

虚云禅师言:

“行住坐卧都有威仪,不守本分何异俗人”。

诸位想想,假如我们身着短衣短裤,拖鞋,进入寺院,走路左顾右盼,大声喧哗,遇见师父不合十,遇见师兄不微笑,入殿堂不礼佛,对着圣像指指点点,在五观堂用斋时趴着吃饭,翘着腿吃,旁人看来会怎么想?或者等以后回想起来自己居然有这种行径,会不会面红耳赤? 

行住坐卧都有威仪

去过国外的师兄,觉得外国人在公共场所所表现出来的礼貌与修养让人赞叹不已,为什么呢?

他们行为优雅,这就是一种威仪。哪怕很多人在一个餐厅吃饭,相互之间交流也都是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 

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

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子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 

这就因为马胜比丘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是功德,这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

切不可失去礼节与威仪

三宝弟子,切不可失去礼节与威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二六时中,时刻警醒。

 师父们慈悲,一般都不会道破,哪怕是看见居士不如法的地方,也只是浅浅一笑。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反省及忏悔,及时改正。 

佛教向来主张“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过,既然是居士,就得有居士的样子,就有三宝弟子的威仪。

既然是三宝弟子,首先要知道我们皈依的是哪三宝。去寺院里做过早晚课的师兄们都知道,在课诵快要结束时,就是佛前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弘一法师1933年6月27日讲于泉州大开元寺曾开示所言: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寺院里所造的佛像,常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 

切记礼佛

不过大部分师兄去寺院,由于着急亲近师父,很容易就把头等大事忽略,这件大事就是礼佛。大凡入寺院,未先礼佛者,都属不如法,无论是什么原因。

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十大愿之首便是:“一者、礼敬诸佛。” 

又及《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告善财童子: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试问一下,佛在眼前,如果一不礼佛,二不绕佛,还谈自己是什么三宝弟子?

我们去寺院,为的是什么?就是亲近三宝,眼里都没佛了,还谈什么佛、法、僧?我们有什么理由与借口入寺院而不先礼佛? 

越是修行好的师父或者居士,越是虔诚。尤其是在佛前。 

初入寺院,先礼弥勒,再礼大殿,然后再各个殿堂依次礼诸位菩萨。等礼佛完毕后,再去亲近师父。如法如理的亲近三宝,才能息心离执,舍妄归真。 

对待法宝经文上,我们更应当恭敬。祖师们弘法利生,为取得法宝,舍弃法身性命。敬请师兄们手捧经文时,生欢喜心,庄严心,清净心,如瞻圣像一般对待。切不可轻慢! 

不可轻慢法宝经文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常把“师父”当成“师傅”。 

很多师兄无形中有这个意识“某某老和尚是我师父”“某某法师是我师父”。殊不知我们皈依的僧宝,是天下僧,任何一个出家人都是师父。

一旦我们只认自己的皈依师为师父,忽视天下僧皆为师的时候,就得好好地观照内心:是不是起了分别心、我慢心?

不论你是皈依数几十年,还是昨日刚刚皈依;也不论你是皈依哪个大德法师,还是皈依刚刚登坛受戒归来的法师,我们都需正知正见的明了:“天下僧皆为吾师。”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章炳麟先生在《建立宗教论》所讲:

“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但是居士就得有居士的模样,持五戒,守十德,广发菩提心,护持三宝,依教奉行,勇猛精进,做一个正信正行的佛弟子。 

静坐常思己过,谈了这么多不是,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作者白木,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  近期热文

净慧长老:修行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佛教这么“看风水”:有其原理 但不究竟!

《绣春刀》:如何在人生的“修罗战场”中保持自我?

荐读丨二祖寺的天空 我知道为何如此纯净了!

居士学佛容易出现几类毛病  看看自己身上可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