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绪的背后 往往指向你最深的恐惧

2018-01-21 腾讯佛学

1

第一阶段:自我觉察。觉察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每一次情绪升起时,觉察自己正在害怕什么,内心有着什么担忧。

情绪背后,往往都指向一个最深的恐惧,是那个恐惧被他人触发,使得我们开始害怕,开始延伸出许多愤怒、伤心、紧张的情绪,然后才会驱动我们做出某些行为,以预防我们害怕的事情发生。

那份恐惧,多半源自过去的伤痛,是需要疗愈的。也许是今生早期童年的;也许是前世的经验,我们并不记得。

无论是否记得恐惧的根源,都可以进行疗愈,帮助恐惧释放。

举例来说,当你要求某人要多陪你、多关心你的感受时,这就是个“为避免恐惧而做出的行为”。

此时可以觉察看看: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行为,内心深处在害怕什么?是害怕被遗弃?害怕不被爱?或是害怕没有安全感?

无法觉察自己的人,就会不断的重复体验以上的痛苦情绪。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在未觉知的无明之中,我们会重复一样的行径与模式,自然就会创造相同不变的命运;未觉察到的恐惧,就会在生命中经历更多恐惧。

然而,一旦让觉察照亮内在的恐惧,从内在疗愈转化、进而改变外在行为,生命的剧情就会开始改变。

命运为果,内在是因。直接改变外在的人事物往往徒劳无功,只有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或创伤,才是从根本转化生命的方法。

也因此,自我觉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一旦有了觉察,你就等于开启了疗愈之路,生命也将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2

第二阶段:接纳。当我们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时,切记不要批判,如实地接纳它

批判与谴责非常容易在觉察之后产生,因为我们都希望不要痛苦、排斥痛苦,往往觉得恐惧、负面情绪这类会带来痛苦的东西是不好的,而面对它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批判。

觉察到恐惧后,很容易忍不住批判,认为这些恐惧是不好的、不应该存在,要赶紧除之而后快。

然而,越多的批判,常常越无法让恐惧与情绪消失。

所有恐惧与情绪,就像一个受伤胆怯的孩子一样,当他害怕的时候,如果对他说:“你不应该害怕,你这样太胆小了。”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好糟,勉强自己表面上忍下来,但内心还是害怕得不得了。

同样地,恐惧与情绪受到批判后,或许会暂时压抑下来,但不会消失。只会累积下来,日后又在同样情境下被勾起来,变成更大的恐惧、更多的情绪。

接纳是一种爱的表现。接纳意味着:我不认为这样好或不好,我就是全然地接受它,接受它本来的样子,接受它存在着。

接纳,是“拿掉所有的应该或不应该”。“应该”与“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思考,在爱与接纳的角度来看,则是容纳一切,没有好坏对错的二元想法,不做切割。

容纳一切,当然也就包含我们所面临的恐惧、伤痛、情绪等等。

这些表面上看来负面的东西,是为了帮我们找回内在的爱与力量,其实无法区分好坏。它们只是此时此刻,你的状态之一。

3

第三阶段:转化。当一个恐惧或伤痛已经被觉察,也被接纳之后,就可以来到第三阶段

放下因为这份恐惧所形成的旧模式、重复的行为,重新选择新的行为模式。所以这个阶段也包含“放下”。

放下,谈何容易。

人是有惯性的,因为需要安全感。用过去的模式过生活,虽然不见得舒服,但至少熟悉、可预测,较不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为了这份安全感,我们往往紧抓着一种固定的想法、做法,也因此常常用惯性来过生活。

所以,生命常常安排一些意外,来帮我们打破惯性,突破旧的生命模式。

意外往往措手不及,连预防都没办法,只能当下立即做出改变。意外多半是为了促使我们改变而发生的。

但如果我们已经觉察到自己需要转化了,我们便有了“自觉”,人有了“自觉”就不需要由意外来逼迫我们行动了。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佚名,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相关阅读 

佛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最重要的法宝!

学佛修行,你的一天最好这样度过!

宗宙法师:为什么你做好事还会遭遇痛苦?

遭遇丈夫外遇 我竟一句佛号也念不出来了

何必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