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论坛为何选在无锡灵山?这组图来告诉你 !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一座被称作"鱼米之乡"的城市--无锡。无锡延伸入太湖中有一个半岛,在岛上的几十个山峰中有一座小山与众不同,这座山就是小灵山,小灵山脚下有一座千年古刹--祥符寺。传说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曾驻锡于此,因见寺后主峰钟灵毓秀、翠霭多姿,与天竺佛陀说法处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将其命名为"小灵山"。
千年古刹祥符寺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代高僧茗山法师出任住持。同时,为促进佛教文化的交流、满足海内外广大佛教信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完善中国佛教五方五佛的信仰体系、发展无锡地区的旅游业,在寺后的小灵山上修建了一座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
“世界佛教论坛”由两岸三地佛教界发起于2005年。其宗旨是 :为热爱世界、关爱生命、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2012年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无锡灵山被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为江苏佛教文化对外交流搭建了新平台。
2012年4月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闭幕。在闭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上宣布无锡市灵山胜境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
2006年12月,经过60余位全国文化、建筑、艺术、文博、工艺美术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大德高僧、佛学专家连续两天慎重而热烈的研讨,基本达成共识后,中国当代佛教文化艺术博览会筹备会暨中国()当代佛教艺术馆筹建研讨会圆满闭幕。“永不落幕的‘中国当代佛教文化艺术博览会’”,成为灵山的建设定位。确定了将灵山梵宫建设为中国当代佛教艺术馆的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三期工程竣工,一个美轮美奂的佛教建筑群呈现在世人面前。2008年11月23日,一座集文化、艺术、旅游、会议等功能于一身的灵山梵宫正式开启大门。
灵山的建筑形式突破传统,以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为主,大量运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等,既体现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又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相融合。
整个建筑依山而建,集成了世界佛教三大语系的建筑精华,以其之“特”与之“大”、之“奇”构成全新的三大奇观。汲取了中华传统木雕、石雕、玉雕、等装饰精粹。
步入,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朱炳仁铜雕、、技师的手工壁画、琉璃巨制、扬州漆器、油画组图、景泰蓝须弥灯、青花粉彩缸、瓯塑浮雕壁画,这些艺术珍品在梵宫各区域演绎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梵宫的文化不仅有静态、更有动态。在具有会议和演出多功能的灵山圣坛,将上演由国内高水平团队导演排练的,以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心灵智慧为主旨的音乐大典。作为东方佛教艺术荟萃载体的灵山梵宫堪称是东方的“”。
梵宫内珍宝荟萃,光彩四溢,充满着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气息。大块的石板建筑,金色的攒尖屋顶,精美的佛像浮雕,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加惊人的在梵宫内部。
中国佛教中,琉璃的地位也非常特殊。追根溯源,作为佛家七宝之冠,它吸纳华彩却又纯净透明,美艳惊世却又来去无踪,化身万象却又亘古宁静,琉璃澄明的特质契合佛教的“明心见性”,几乎在所有经典中,“形神如琉璃”都被视为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
大型琉璃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琉璃工艺史上,从未出现,即使在世界琉璃的历史中,亦极为罕见。因为它诞生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成为佛教艺术品的传世之作和的镇馆之宝”。
沿着楼梯,漫步走进“世界佛教论坛”主会场,这是一个集会议、演出于一体多功能超大型剧场。这个超大型的旋转舞台剧场为圆形设计,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可容纳1500名观众。
剧场上方是高度达30多米的巨大穹顶,1500盏金光灿灿的莲花灯瞬间开启,刹那间千万盏明灯拱聚的穹顶,仿佛星光灿烂的天穹,仰望中,恍若置身浩翰的宇宙之中,绮丽而唯美。
灯光变幻中,一场情境、意境、心境交融的《觉悟之路》演出在如梦如幻的美妙景象中拉开帷幕。天籁妙音间,一幕幕或神奇壮观或虚幻奇美的场景在时空变换中交替,人随其中,穿越过去、现实和未来的亿万年隧道,经历地狱、人间和天堂的世界转换,心灵在长廊楼阁和花草树木的恬淡中行走,在瞬息变幻的电光火石和狂风暴雨中历练,在时而飞升的万千彩蝶和神圣的菩提树下感悟生命……当穹顶缓缓打开,一束金光穿云破雾,从“天际”直泻而下,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是无锡中的景点之一,坐落于烟波浩淼的无锡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宝相庄严的比邻而立,瑰丽璀璨的艺术和独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
灵山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宏伟,布局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高三层的梵宫采用布局,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呈对称分布,建筑面宽150米,进深180米,顶部为错落有致的五座华塔,后侧为形态的圣坛。总造价达到18个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