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科教育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成大老师来支招

大成 成都大学
2024-10-18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多个场合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全面实施数字化战略,夯实校园数字基座,加速构建高等教育教学新生态。


在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的网络展示环节,学校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名师谈”主题分享活动。大家来看看成大老师的真知灼见。



叶安胜:全面构建数字化重塑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范式



教务处处长。三级教授、硕导。四川省天府QC计划教育领军人才,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四川省专业设置与建设教指委副秘书长,四川省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思政教指委员,工程认证专家,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入库导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获得省级社科三等奖1项、市级社科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三等奖1项。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全过程、全环节核心要素发生深刻变革,全面构建数字化重塑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范式,强调更加个性精准的育人方式、更加开放共享的办学模式、更加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和更加规范可靠的保障机制。成都大学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须以数字化为引擎,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等教育新生态。智慧教学空间全覆盖、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建设线上和线下双平台虚拟仿真大厅实景平台。以学校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为载体,建成专业、课程、教材等各类资源库,全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数字赋能教学资源拓展。建设虚拟教研室、在线名师工作室以及跨学科混合式教学云沙龙,打造数字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实现数字赋能师资队伍重塑。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在线协作等教学创新实践,数字赋能全面更新育人新模式。数字赋能教学管理创新,革新教学管理与创新,用数字赋能撬动教学管理生态重构,助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贯彻与落实OBE 教育理念,促成学校“五自”质量文化形成。


高朝邦: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计算机学院院长。美国New Hampshire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中国台湾铭传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访问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会员。长期研究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1篇入选2016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5000》;标志性论文《智慧教育生态体系构建初探》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收录,首创“智慧教育生态体系架构理论”。


在“互联网+教育”的持续发展驱动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对高校的教学各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及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二级学院要推动数字化教学及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探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数字化技能;学生要加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其实施应用在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教育大模型正引领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可以通过分析和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风格和知识掌握情况,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教学支持;也可以模拟复杂的教学场景,进行教学实验和策略优化,推动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还能够实时监控师生的教、学进度和环节,通过智能评估系统提供即时反馈;同时,大模型还能够支持跨学科的学习,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拥抱变革,提升数字化修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共同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刘达玉: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食品工程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食品工程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教育食品类专业认证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产业链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首席专家;出版教材教参6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学教改及学术研究论文总计2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8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总计7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强国。教育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教育形态的必然变革,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推行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为不同禀赋和兴趣的学生规划个性化发展道路,提供包含知识、技能、专业实践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通过协调和发展信息技术,促使教育要素、教育过程、教育场景全面实现数字化。学校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硬件设施、移动网络和应用软件是必备基础,但信息共享、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才最关键。借助云课堂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化学习工具,教师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指导和情感激励;教务处利用云计算技术分析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行为大数据,通过形成性评价来支持教学决策。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对高等教育各环节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大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提出新预期。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科学思维,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云技术,从数字素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专业认证、教育治理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形成完整的学习支持系统。


刘茜:以课程思政模块库建设为抓手推动门门课程优思政



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硕导。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新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委宣传部专家库专家,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广播影视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项,独著合著专著5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主研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思政”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成都大学开展了“以课程思政模块库建设为抓手推动门门课程优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于2019年拉开课程思政建设大幕,实施“1212工程”,培育23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1年,学校4000余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教学大纲中都有清晰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现了“门门课程有思政”的建设目标。如何构建全校4000余门课程“门门课程优思政”的高质量建设格局?学校改造数智教学平台基本功能模块,建起了课程思政模块库。目前,库内有课程思政模块3000余个,今年将新增校本特色模块1000+,教师备课可将课程思政模块一键植入专业教学设计;所有模块上传均需通过二级审查,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模块内容质量;通过“埋点”“打标签”等方式设置观测点,收集行为数据用于模块效果测评。提质增效保安全,可测可评强实效,学校数字赋能“门门课程优思政”建设格局正在形成。中宣部宣教局领导对该项目所做探索表示肯定并鼓励进行更为深入的积极探索。未来,学校将在课程思政模块库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思政图谱建设,通过课程、专业、学科思政图谱与知识图谱建设的协同推进来确保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落实落地。


邓陕峡:加强法学与科技的交叉融合是法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兼任2021-2025四川省法学与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曾获成都大学首届“十佳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省厅市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各级学术成果获奖5项。


加强法学与科技的交叉融合是法学学科与法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科技的注入必然会极大丰富法学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提升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从如下三点着手实施法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大力构建数字化的文科实验实训平台,将新的数字技术和知识模式引入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之中,使其从文本探索转移到具体的场景中。我校可以统合多学科资源优势,强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建立新型的数字化人文社科实验室,下设各特色子实验室,支持法学院建设“计算法学实验室”或“数字法治实验室”,服务于新兴法律领域的人才培养、理论探索和区域需求。二是整合法学教学资源库、积极创新数字化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建设法律数据库、案例库等,有效汇聚优质法学教学资源建设在线课程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得到“实战训练”。三是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首先要引导教师关注数字化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更新观念、迎接挑战,还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同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参与数字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屈陆:推动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的数字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导。主持教育部、四川省科研及教学项目6项,在《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等6部,获省市社科及教学成果奖5项。现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委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高校“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社科评审专家、四川省委及成都市委宣讲团成员、四川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德法”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数字技术革命不断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思维和科学动力。不仅利于将“老师讲、学生听”单一授课模式转变为集“理论教学、实验仿真、场景互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方式,将抽象理论问题进行可量化、可视化、场景化、个性化转换,实现全新教育手段与数据思维融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已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研发《公园城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都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于2023年该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同时,购进一批思政课信息化设备与通用软件,积极探索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学院将开发《成都红色革命文化》等成都系列虚拟仿真项目,形成完整的思政课虚拟仿真成都系列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面向大中学的思政课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更好服务于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张鸶鸶: 智能时代:重塑设计教育的观念、工具与方法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教授、硕导。四川省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委常委、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亚洲新锐创新设计研学联盟副秘书长、创意中国设计联盟理事、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创联盟执行主席、四川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城市IP专委会主任;主持大运会官方体育图标优化设计、成都世园会吉祥物设计等项目;主持国家艺术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作品)50余篇/件;出版著作11部;授权专利30余项;获奖40余项。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本科教育教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度交融,预示着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变革。这不仅是从技术服务教育到技术赋能教育的简单过渡,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革新。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下,技术的融合正推动着设计学科重塑设计教育的理念与方向,设计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框架,而是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新技术的应用,要求设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设计教育的未来是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设计专业的师生而言,这一时代的变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教师要紧跟人工智能的新趋势,把握新质生产力的脉搏,洞察新应用场景的潜力,进而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以创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同时加强跨学科协调力、创新实践力、专业素养力等多元能力的塑造。因此,高校教师要勇于拥抱变革,积极转变角色,在教育教学中融合“新文科”“大设计”理念,用人工智能驱动“智能设计+X学科”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跨界思维、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拔尖人才,推动设计专业的创新和发展。


李小玲: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导。教育部在线教育中心“智慧教学之星”,省农业厅等项目评审专家。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四川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负责建设的《数字电路基础》认定为四川省线下一流课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级教改课题等8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主持建成《逻辑代数与数字电路》知识图谱/AI课程,主编《互联网+中小学教育》《人工智能+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探索》等多本专著,指导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本科教育教学的方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既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乎学习体验的重塑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从如下五点入手,抓好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一是启,构建课程知识图谱,建设SPOC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和个性化推荐,既确保每位学生共享资源,实现学习无界限,也能实现个性化教育。二是融,创设“六三三”大班理论研讨和“三阶七步”小班实践探索的大小班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线上教学灵活性和线下教学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三是变,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利用数字工具和平台设计开放性问题、任务活动,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四是育,通过思辨秀三步研讨,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层层递进项目案例实践,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复杂项目跨学科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五是评,构建“3334”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体系,全方位反馈学习成效,激发学习动力。依据数字化技术多维度搜集学习反馈进行教学决策,及时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需求。教育者要持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教育教学需求。


刘彤:文科教育要在融入数字化战略中走在前列



影视与动画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哲社文化青年人才、成都市“蓉城英才计划”社科青年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部委科研奖励6项;主持的研究成果被省政府采纳4次、表彰1次。


从国家布局“数字中国”,到省市“数字四川”“智慧蓉城”建设,再到成大“数字化战略”发布,文科学院的本科教育如何适应数字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总体来看,本科教育在把握数字化机遇方面,体现为四个走在前列:一是在本科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培育上走在前列。作为艺术学院,2020年,学院引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学),实现艺术学和工学在院内交叉融合,用数字技术赋能艺术专业内生动力,两个艺术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二是在本科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上走在前列。学院聚焦AI数字资源创新,2022年在蓉宝优化中尝试AI,2023年在省纪委“清风堂”、华西医院“耳鼻喉科普动画”、都江堰全地形三维模型、成都大皮影数字资产等项目中运用AI,2024年使用AI出版科普漫画图书《生存笔记》。三是在数字技术赋能团队建设上走在前列。汪晓飞团队“高仿真数字人脸多模态”冲刺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余洪团队将大语言、动态扩散、声音扩散等模型引入人才培养,李茂华团队在有关课程中植入AI分镜设计、AI视频剪辑,赵然团队开展动画虚拟预演研发,许志强团队用AI创作《成大青年之歌》。四是在主流价值引领数字技术研究上走在前列。学院党委带领省级课程思政团队,聚焦“AI价值”的联结整合,在影像数据库构建、红色精神谱系融入AI影像创作等方面开展研究,筑牢主流价值引领技术运用的底线。


唐琳: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更好地培养AI人才



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任电信学院教师第一支部书记兼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仪器仪表、信号处理、深度学习等。曾获大唐杯教学竞赛国家二等奖、校优秀班主任、青椒计划之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单片机应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平台建设,打造AI人才培养新高地。搭建AI人才培养平台,建立涵盖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实习项目等多种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AI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让学生能够深入实践,掌握AI技术应用。与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二是优化专业布局,构建AI人才培养新体系。优化教学大纲,增设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的专业课程。加强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人才培养路径,引入跨学科教学模式,促进不同专业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AI人才。三是 AI技术赋能,助推教学数智改革。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应用智能导学系统、智能作业批改系统等AI技术开发教学辅助工具,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鼓励教师开展AI技术研究,将前沿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校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更好地培养AI人才,优化教学资源和体系。



 往期推荐


“激昂,向上,有人情味!”直击成大校园开放周!


 多少分可以上成大?

权威发布!成都大学2024年报考指南!

|做有温度的新媒体平台|

图片来源:教务处

文案:教务处

编辑:阙燕玲 孟融祺

投稿邮箱:3145727961@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