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起来了!海珠VS荔湾,学位到底哪家强?
上次我们比较过越秀与天河两期的真实战力,有粉丝留言,希望看看海珠区的实力。
如大家所愿,海珠与荔湾两区的真实战力下面将全面奉上。
如果想回顾越秀与天河战况的粉丝,可以回顾《5000字,搞清越秀天河初中哪家强…》。
言归正传,与越秀区同样被归类为老三区的海珠、荔湾,常常被相提并论,就教育而言,这两个区似乎各有优势:
海珠区中考均分较高,但荔湾区高中学位更充裕,凭借指标,要读高中更轻松。
那么,有没有量化的比较?
下面我们同样以指标批录取情况透露出来的信息,对两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比较。
为了方便大家进行横向比较,本期开始豆妈还特意计算出全市的平均数据,方便大家找准各区定位。
光看流标率,情况竟然是这样……
我们同样将海珠和荔湾的教育状况对比看成是一场系列赛,11所关注度较高的省市属学校(含校区)在两个区不同学校指标批分数线情况可以视为不同的赛局,11局对决的赛果是这样的↓↓↓
第一局:华附场,海珠胜
无论是流标数量还是流标学校占比,海珠区的指标都优胜许多,这一局海珠区全面胜出可以说是毫无悬念。
若是加上越秀和天河在一起比拼,越秀第一,天河在扣除那些拉胯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和海珠水平相当。
即使不扣除,也比荔湾胜出近十个百分点。而荔湾区的流标率,也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远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另外介绍一下,佛山南海区也有一所南海中学,不过这次流标的南海中学位于荔湾区,还是广州市示范性高中(文中已经介绍过的流标学校情况,如无特殊原因,下文将不再赘述)。
24中和金道中学就是普通的公办中学,而中宏学校原名一中外国语,前身是一所民办学校,并非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那种。
当年是有少许择优行为的,所以出现流标,还是在今年试题简单,流标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第二局:省实场,海珠胜
海珠继续大比分胜出,若加上越秀与天河,天河第一,海珠第二,越秀第三,荔湾垫底,荔湾区依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再来看看流标的学校情况,海珠区的五中滨江是刚挂上五中牌子不久的学校,和另外一所学校都仅是普通公办学校。
荔湾区的陈嘉庚纪念中学与文伟中学都是普通公办,再次流标的中宏学校情况前文已介绍。
这里重点说一下荔广实验(原广大附荔湾实验学校),这所学校原来称荔湾区博文学校,2020年被广大附收编,所以这一届中考的仍是之前博文的班底,考得一般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某些人故意把这所学校树立成广大附集团进驻后低进高出的典型就实在有点那啥了。
要知道,省实的高中部和荔广实验同在荔湾南片区,对荔湾区的生源非常有吸引力,不存在怕远没人报名的情况,然而今年最低控制分数线694分,大致不过相当于往年的670 余分。
这个排名在全市不过是2万余名,即全市的前18%左右,一所号称“低进高出” 的学校竟然在这个地方流标,实在是说不过去。
第三局:广雅本部场:海珠胜
第三局,荔湾继续大比分落后,若放在四个区综合来看,天河第一,越秀第二,海珠第三,荔湾第四。
虽然广雅本部就在荔湾,不太可能存在荔湾学子不想去读广雅本部的情况,然而荔湾的流标率不但在四个区当中垫底,还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海珠区流标学校全部为普通公办学校,荔湾区流标学校中,广豪学校为非主流的民办学校,四中津园校区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四中位于荔湾北片区的初中部,其余学校为普通公办学校。
第四局:执信本部,海珠胜
海珠区本轮继续大比分胜出,流标率仅约荔湾区的1/3。
算上越秀、天河,四个区的排名为海珠以约3个百分点的身为险胜,越秀与天河并列第二,荔湾区拉差甚大,其流标率约为全市的两倍左右。
流标学校当中,海珠的南武中学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荔湾区的虹桥实验学校为原来为民办的的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此前生源有些许择优行为。
第五局:二中,海珠胜
海珠区以不到荔湾一半的流标率继续取胜。
再来看四区的比较,如果撇除非主流民办学校的干扰因素,越秀、天河几乎并列第一,海珠居第三,如果将非主流民办学校大概普通学校来看,排名由先到后依次是越秀、海珠、天河、荔湾。
荔湾区的流标率比全市平均水平高超过11个百分点。
流标学校当中,海珠区的都很普通、平常,荔湾区的一中为国家示范性高中,博雅实验为非主流民办。
第六局:六中,海珠胜
六中是海珠区的主场,它毫无悬念地胜出。
如果不撇除非主流民办学校的因素,海珠第一,越秀、天河分别局第二第三。
如果撇除此因素,排位由先到后海珠、天河、越秀、荔湾。荔湾区继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流标学校当中,荔湾区的新苗学校和海珠区的华洲实验都是非主流民办学校。
第七局:广大附,天河胜
海珠区以仅约海珠区1/3的流标率继续大比分领先于荔湾区。
如果不撇除非主流民办的因素,四个区的排名先后为海珠、天河、越秀、荔湾,如果撇除这一因素,天河和海珠换个座次,其余不变。
荔湾区的流标率大幅度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
流标学校当中,海珠区全部为普通公办学校,荔湾区流标的学校当中有五个学校(校区)为区属示范性高中旗下的初中(其中中宏学校当时为民办)。
第八局:越秀铁一,海珠胜
海珠0流标,对于本局海珠的继续获胜,并无悬念。
放在四区比较,不撇除非主流民办学校因素的排位是海珠、越秀、天河、荔湾,撇除后越秀和天河易位。
荔湾的成绩继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流标学校中,荔湾双桥实验非主流民办。
第九局:番禺铁一,海珠胜
海珠继续获胜,但海珠和荔湾的流标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放在四区来看,即使不撇除非主流民办学校的因素,排位也是天河、海珠、越秀、荔湾。
第十局:花都广雅,海珠略胜
或许是花都广雅偏居一隅吧,南部和东部片区的区域对这所学校的广州东不是特别高,因此荔湾区的流标率终于跑到了全市平均线以上,不过海珠在这一局依然领先。
四区来看,若不撇除非主流民办因素,座次依次为海珠、荔湾、天河、越秀,若考虑这一因素,为天河、海珠、荔湾、越秀。
第十一局:天河执信,海珠胜
最后一局,荔湾继续保持全败纪录,而且指标是大幅度落败,流标率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若放在四区来比较,不撇除非主流民校的话,座次为海珠、越秀、天河、荔湾,其中前三名指标相差无几,若撇除非主流民校,座次为天河、海珠、越秀、荔湾,不过前三的差距依然不大。
流标学校当中,除同心学校为非主流民办以外,其他学校都是公办学校。
海珠VS荔湾,荔湾竟然是完败?
11局大赛,完全没有悬念,荔湾区竟然是完败。
若是量化计算四个区的综合战绩,情况是这样的。
如果不撇除非主流公办,四个区的综合排序为海珠、越秀、天河、荔湾,其中前三者指标相差不远。
如果撇除非主流公办,则排名变成天河、海珠、越秀、荔湾。
无论哪一种比较方法,荔湾区的流标率都高于其他三个区至少10个百分点以上。
可以说,虽然同为老三区,但荔湾区如今的初中水平已经完全无法和其余两个区相提并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荔湾区教育还不错,主要是因为觉得老荔湾的教育不错。
从乐贤坊小学到沙面小学,当年老荔湾确实有一批还不错的学校。
但是后来芳村和老荔湾合并,芳村有大量的城中村,虽然当地的外来人口不算多,但当地的教育水平和荔湾北片区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二,这几年随着城市东移,荔湾区流失了不少年轻人口。
特别是很多有经济实力的中青年人群搬迁到了越秀、天河、海珠甚至是黄埔等地,总体而言,经济实力更好的人能负担更高的课外培训费用,成绩也更好;
三,早几年,天河、海珠等区域都增加了一大批小学新名校,吸引了不少注重教育的家长前往置业,其中就包括 一批比较重视教育的荔湾区家长。
两区的流标大户是这些
再来比较一下两区流标两次或以上的流标大户情况。
荔湾区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四中的逸园校区以五次流标的成绩,位居榜首。
标红的两所学校三年前是民办学校,有一定程度的择优行为,这批学生今年初中毕业。
如果将时间拉长到2016年至今有指标批招生的7年,那这两个区的流标大户是下面这些。
说明一下,因为前几年四中没有分开逸园和津园两个校区进行名额分配,南海中学也是如此,因此在七年的总表当中,也没有将上述校区分开统计。
从上述表格不难发现,荔湾区三所示范性高中一中、四中、南海中学都上榜了。
在该区的示范性高中当中,不上榜的唯有西关外国语和真光中学,这两所学校也是如今荔湾区新的双雄。
海珠区则无一所示范性高中的初中上榜。
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如果孩子有机会进一中、四中、南海中学初中部最特色的班级,还是值得留意的。
毕竟,这些学校“烂船还有三斤钉”,最特色的班级师资还是能有保障,而且学生也是对过眼神的,不至于太拉胯,而且学校户籍上多,基数大,未来通过指标分配的机会总体不算小。
尖子生突出的学校有这些……
再来看两个区部分尖子生密集的学校。
在2022年的中考当中,在指标批出现过750分以上高分(2022年的全市排名为1452名)的荔湾和海珠区学校有下面这些↓↓↓
其中,红色部分的学校2019年初一招生时为民办学校。
海珠区当年两所民办龙头——中大附和六中珠江中学以及荔湾区的原荔湾广雅都是一线民校,因此吸纳了大量本区和邻区的优质生源入读,因此能上榜不足为奇。
原四中聚贤虽然在档次上略输于上述学校,但总体择优力度也不算太弱。
上榜的公办学校当中,唯一没有听说有明显择优行为的仅有33中。
除了33中的情况不好评价以外,上述学校当年的尖子生密度还是比较有保证的。
豆妈为什么特意强调“当年”二字?
因为2020年开始,所有民办学校的学位都要靠摇号,除了少量的补录生源外,学校的自主权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来某些学校2020年及以后生源平均素质的下滑。
尤其明显的可能是原荔湾广雅和中大附,前者因为没有宿位,不能再像往年那样招收外区优质生源,后者补录采取分+钱模式,被大多数真正的牛娃所抛弃。
牛娃手上票很多,没人愿意花那个冤枉钱,中大附又没有好到让人非去不可。
不过这种生源平均素质的下滑,对其中的顶尖生源可能反倒是好事。
往常的生源可能平均分80分,但呈正态分布,顶尖生源也要防中上生源超常发挥获得指标,现在的生源平均分70分,还是呈断层分布,中上生源流失明显,顶尖生源要拿指标可能更容易了。
海珠和荔湾的教育前景,我这样看……
先说海珠,海珠区的教育正在稳步向前当中,前几年出现过均分超越秀的情况(后面再无官方数据留出)不足为奇。
加上海珠区喊得上名号的学校在择优方面都相当努力,平时教育安排紧凑,作业安排也非常上进(如五中和珠江中学),这些学校能够继续获得很好的中考成绩豆妈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在海珠区,小学优秀毕业生在本区的去处不少,能够继续吸引关注教育的家长和孩子留下来,再加上琶洲在崛起,带来这个区域的提升,海珠区的教育未来还在上升通道当中——虽然顶尖生源在初中可能会流失到天河与越秀。
再来说荔湾,这几年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可谓完全不在线 ,别说跟上越秀、天河、海珠三个区,甚至已经跌到全市平均水平之后,黄埔、番禺等区域都已经赶上荔湾。
不过,荔湾区不光是有“危”,也有“机”,因为这几年的表现不佳,有关部门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20年开始,当小升初政策变得严苛以后,现有教育水平不错的越秀和天河选择了循规蹈矩做事。
而荔湾区则显得圆滑油润,不少龙头学校还是有不小的择优空间,也因此在2020年开始比往年吸引了更多外来的优质生源。
按常理估计,第一批优质生源在明年亮相中考,荔湾区有望靠“外来的和尚”取得更好的平均分。
荔湾区也在从内部着手。
从2019年开学的位于广钢新城的第一个荔湾省实校区来看,荔湾区也在努力新建一批比较好的小学,以留住更多的人气。
当然,这招可能不会很立竿见影,而且在各区都有不少新名校的前提下,荔湾区的这批新学校对优质生源有多少吸引力仍待最终的考据。
不过整体而言,明年很可能是荔湾区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止跌回升点,至于最终能升到多高,就要看荔湾区家长和学生的表现了。
看完越秀、天河、海珠、荔湾四个区,接下来我们会对黄埔和白云进行一个对比,欢迎继续关注。
你也可以关注我们直播间,说出你想要了解的楼市问题,我们将耐心为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