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还有多少科研工作者,像许晓东般孤独前行?
1月23日,PI的朋友圈被一篇《首次发现病毒编码的朊病毒丨我们终究是幸运的,终于活着看见了今天的朝霞——许晓东博士的心路历程》刷屏,该文发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学术界同行的广泛关注,许多读者朋友纷纷在微信或者朋友圈留言。
特别是对于文中一段话 “此时此刻,我账面上剩余的经费不足千元。只能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小课题组,原始创新的风险是巨大的。这条路很大的可能是越走越窄,以至于最终面临没有经费没有研究生的窘境。然而,我们终究是幸运的,终于活着看见了今天的朝霞。”引发了圈内同行特别是PI的深思,大家纷纷对文中的许晓东博士和第一作者南昊这种对学术的纯粹热爱与坚持表达了深深的钦佩之情。
可以说,这项成果的背后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
1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许晓东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viral expression factor behaves as a pr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第一个由病毒编码的朊病毒,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论文截图,来自《自然·通讯》官网
2016届硕士研究生南昊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许晓东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陈红英教授和英国肯特大学Mick Tuite教授为共同作者。
新华网发文截图
由于研究方向比较冷门,申请不到经费,也招不到研究生,教授夫妻俩带着一个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坚持研究。学生在实验间隙出去打工赚生活费养活自己,最后成功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最后文章的第一作者给了这名学生。
在接受采访时,许晓东说:因为这么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在不同场合讲我的工作,但回馈不多。一个人长期得不到共鸣是很郁闷的,所以说我是孤独前行的,我们团队也是孤独前行的。感谢互联网能把所有的人拉得很近,让更多的研究领域相近的同行评价我们的工作,这样我才能有动力继续向前。
不少读者对文中论文第一作者南昊同学印象深刻。因为许晓东在文中曾提到“还要特别感谢文章的第一作者,南昊(13级),他2016年硕士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一直在我们实验室做到现在。此间我也没有资助他,他撑不住的时候就出去挣点生活费,然后回到实验室继续干活。当年他敏锐地看到了这项研究的重大意义,并为此放弃了很多东西”。
对于今后的工作,许晓东也有些无奈:南昊现在还在我实验室,等待学校的后续反应。我希望他能留在我这里读博士,但滑稽的是至少现在我既没有博士招生资格也没有招生指标。校外一些单位已经找南昊谈条件了,这些条件看得我都动心了。南昊和我一起并肩奋斗过,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会祝福他有个很好的前程,但我内心还是希望我们能继续合作下去。
而网友们也对此事纷纷发表意见:
延伸阅读
来源 | BioArtReports公众号、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