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两会 | 避免高端科研人才英年早逝,一对一帮扶科学健身
科研任务重、工作任务多、精神压力大,导致科研工作者没有时间锻炼,或者偶尔才会锻炼,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状况就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带病工作。一颗颗科星的陨落,无不在提醒科技工作者,健康警钟需长鸣。
来源:综合整理自科技日报、澎湃新闻等
近年来,有多位知名的科技工作者英年早逝。59岁的著名反病毒专家王江民、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何勇、38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可心……这份长长的早逝科技工作者名单令人痛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长期以来,科技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项中国科协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存在长期身体疲劳或腰背酸痛等亚健康症状;近三成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科技工作者群体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陈静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关爱我国科技等高端人才健康的建议》。陈静认为,一批优秀的高端科研人才英年早逝,在痛失英才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怎样进一步加强和保护高端科研人才的身体健康。
《建议》指出,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之源。科技经济一体化既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科技与经济又是世界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提到科技创新,我们就会想到高科技人才在科技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近年来,我国虽然对高端科技人才采取很好的措施,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检,人文关怀,提高经济、政治待遇,加强了对高端科技人员的保护。但仍有像黄大年等一批优秀的高端科研人才英年早逝,在痛失英才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怎样进一步加强和保护高端科研人才的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让更多的优秀高端科研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因此,陈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从健身养生的角度关心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由体育、和医卫部门联合组织一批高水平、素质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择优选出健康指导师,建立健康指导师帮扶机制,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他们科学健身。
三、建立科学有效保障机制。精选优秀传统养生项目,研发运动养生处方。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项目。
四、制定科学健身养生运动处方。对每位高端科研人才,因人而异,指派健康指导师督导他们定期按健身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健身指导,随时观察和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发现病态提前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他们有良好的状态,积极投入科研创新之中,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多做贡献。
对于科研人员日趋严重的亚健康问题
您有什么好的提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