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请叫我潘校长!

潘华新 芦苇景观 2020-12-20


大家好我叫潘华新,网名叫芦苇,注册公司的时候觉得还是这个名字好,所以干脆也注册成芦苇景观,行内植物达人好奇的问我为什么用芦苇?因为芦苇这种植物蔓延性很强,会把旁边的植物侵略掉,"你是要把同行干掉,自己当第一的意思吗?"他们开玩笑的说。还经常有人找我买芦苇,我想要是真的卖芦苇的话,现在也许发达了吧。

不过,这两年叫我潘校长的越来越多了,因为我们有两个精品课程,一个是全国植物造景师研修班,一个是花境实训营,这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培训了很多设计师,赢得不错的口碑。


(一)我的故事

‌我出生于农村,家里弟弟妹妹多,父母知识水平也不高,平时太忙也管不了我,所以纯属放养。由于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所以看到电视里面吹笛子我就自己做一根,还学会了好几首曲子;同学送我一根旧口琴,自己摸索着就学会,还跟一同学学会了国画,书法,跑步。。。叔叔买了一台录音机,刚好跟我住在一起,天天听结果就喜欢了唱歌……看到什么都想学一下,模仿能力强,掌握的也很快;只是高中以后最后,功课多,注意力转移,都没坚持下去;学习成绩原本一直很好,但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抗挫能力差,最终只是上了一个普通大专。

上了大专以后很不甘心,毕竟成绩一直都不算太差的,所以在心里和现实落差都极大的这个泥潭里,我努力逼迫自己去参加学生会,漫画社,艺术团各种活动,最终也在毕业的时候赢得了升本的资格。

由于年龄和家庭关系我放弃了升本,但是对学习的渴望一直在,毕业后还是自行修完了本科,如果不是创业没时间,早就读完了在职研究生,后来还读了心理咨询师课程。其实我明白,这都是一些未完成情结在引导着我。

工作第二年选择来深圳,才意识到自己的起点实在太低了,学校学的太泛了一无所长,我凭着在第一家任职半年的工程公司掌握的一些苗木习性,价格,以及一些现场施工和招投标经验,被一家小设计公司接纳为植物景观设计这个职位,在岗位上一做就是两年多,后来发现公司太小,个人实在没发展空间才离开。在我看好的植物景观设计这个领域,我一直没动摇过,但是要学习和进步实在太难了,大公司门槛那时候对我来说太高进不去,小公司人才太少去了学不到东西,工作中求学难度非常大。那时候每当想到未来的人生规划,就对自己说我要办一个职业培训机构,专门给从业者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二)协助小伙伴成长,快乐无穷

我自己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少贵人,他们很愿意指导我,尤其是在我来深圳的第一家公司老板,从生活上和成长上都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支持,还有一位是项目合作遇到的一家外企的项目经理+设计师,让我至今想起来还很感动的,他很无私的主动的给我很多指导;后来我自己带助理的时候才体验到:人们都喜欢上进的人,因为这些人让他们想起自己当初努力的样子,那是他们心目中最美好的自己。

有一年我招募助理,来了一个小女孩,她考上大专觉得学校和专业都不好就没去,后来出来学习制图软件,然后到了一家公司做了一年多植物效果图,有点基础。她说说想选择当植物设计师,我看她效果图有点灵气,就留下了;她在家里最小,但是一点也不娇气,经常跟我加班到很晚,偶尔还会通宵。我离开那家公司以后,她坚守了一年多,后来觉得很进步太慢,我就介绍到了朋友公司。有一天我跟朋友吃饭,朋友说某天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她,因为担心做不完,这小女孩当天在偌大的厂房改造成的将近1000平米的办公室里,一个人加了个通宵,朋友很感动的说“其实她是可以跟我说推一天的,那么大的办公室多可怕,黑乎乎的”。

后来小助理经常跟我说我朋友很照顾她。每当学到新的东西她都很开心的跟我分享,换公司也经常征求我的意见,再后来她自己买了房子,再后来她跟我说有公司高薪请她去组建设计部。

有一个小伙子来自西北地区,叫小数,之前一直在上海从事装饰和销售,16年通过我们平台联系我,说想改行做植物墙,顺便回家照顾父母,后来17年来参加我们花境实训营了.没什么专业基础,但是他学习很努力很主动,后来我们课程开到哪里他就去到哪里,老师项目做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从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到品种,养护,病虫害,到设计软件的学习,完成了我们这个领域全部必备技能,并且参与了不少项目,现在他已经自己出来单干,很踏实认真,每次有人找我物色人才或者推荐项目,我基本上都第一个想到他。

还有我的以前另外一个助理......现在已经是一家大型设计院的植物设计师。

2019年3月份深圳花展,我们策划了其中部分展区,建设期间在各个展园走了一圈,几乎每个展园的设计师都有人喊我潘老师或者潘校长。因为他们都参加过我们的课程。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最大的满足和成就,就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去协助别人去成长。创业多年,由于受众小成本高,也可能是因为没把金钱放在第一位的缘故,我们在物质上没太多的收获,但是这种反馈让我停不下来,乐此不疲。


(三)芦苇的故事

芦苇,禾本科植物,长在水中的淤泥里,不选择土壤,也没有木质化的主干,看似随波逐流,实际上根系很深;中国古代经常用芦苇来比喻人,表现芦苇的坚韧;“磐石无转移,蒲苇纫如丝”。

芦苇没有牡丹的艳丽,更没有百合的芬芳,但是根茎叶都可以入药,可以当扫把,也可以用来当工艺品,接地气但是同时又高大上。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句这样的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出身并不高贵的我们,看似很脆弱,实际上韧性十足,一辈子都在寻找自我。

芦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态景观,所以用来比喻我们生态园林产业的从业者最恰当不过;为了做好一个个项目,我们昼夜加班,甚至几乎每年都有些过劳死的案例发生;如果有的选择,我们也不会在美好年华这样折腾自己,我们需要拼命的努力,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

我们可以很高贵----我们的办公室充满设计感,我们设计建造的项目高端大气,我们休息时间可能都选择国外旅行,衣食住行方面我们的偶尔还可以任性一把。

我们也可以很接地气-----我们到了工地依然是两脚泥,平时人前光鲜亮丽,人后加班狗,晚上来不及回去睡觉,在工位上摆一张小床就安放了我们的睡眠。

这些特点和经历跟芦苇多像!

在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所期待的未来已经看到了头,做了多番综合考量以后,我最终选择辞职单干去寻找更多的可能;在注册品牌的时候,毅然选择用芦苇作为我的品牌,因为我就是其中一根芦苇,我希望自己终身都在学习和进步,不断的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绽放自我;同时,我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协助许许多多上进的人一起成长,这就是我成立芦苇的情怀和梦想。


(四)我们做什么

我们的订阅号和注册商标都叫“芦苇景观”,注册主体为:深圳市芦苇原生态景观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以园林园艺技能培训,植物景观与花卉应用顾问和相关信息咨询为主要业务,其中我们一直以培训业务为主,旗下“芦苇植物造景设计研究中心”只是基于我原本的专业,附带从事一些相关咨询服务。

2019年我们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始试运行,取名“芦苇学社”,计划走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当前主要课程以花境和植物景观技能培训为主,未来拓展到整个行业,打造从规划到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方面的精品课程。

“芦苇学社”最终使命,是要打造一个生态园林产业从业者终身学习平台。  

2019年,芦苇六年了,我们依然在路上,希望我们能继续一起同行,不断发现更加优秀的自己。同时欢迎行内资深人士加入芦苇,通过自己的成长,来协助别人的成长。






最新活动列表【路线指引 】 | 论坛与花境实训营第十七季(北京站)更新! 重磅 | 金秋十月英国景观游学
 在线课程 | 花卉花境设计,手绘网络班(第一期) 在线课程 | 只有1㎡的空地,如何打造自己的花园? 




推荐阅读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芦苇精品课程与活动回顾

华中花境公益论坛

东南花境论坛

西南花境论坛

华南花境发展论坛

第十六季花境实训营(武汉)

第十五季花境实训营(金华)

第十四季花境实训营(成都)

第十三季花境实训营(广州)

第十二季花境实训营(西安)

第十一季花境实训营(昆明)

第十季花境实训营(武汉)

第九季花境实训营(上海)

第八季花境实训营(福州)

第七季花境实训营(顺德)

第六季花境实训营(上海)

第五季花境实训营(成都)

第四季花境实训营(郑州)

第三季花境实训营(北京)

第二季花境实训营(武汉)

第一季花境实训营(上海)

园林植物造景与落地把控高级研讨班(福州)

园林植物造景与落地把控高级研讨班(北京)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芦苇最新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