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杭电,看见奋斗足迹 | “轮椅博士生”邵镇炜:逆境中的科研追梦人


身体肌肉萎缩,终身与轮椅为伴,只有四根手指能动,今年26岁的邵镇炜从小就遭遇不幸。然而,身患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他并没有向命运投降,而是在家人的照顾下,用力地生活,不懈地攀登。

如今,邵镇炜正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科研世界里尽情驰骋。





轻量化多模态大模型

视障人群的新福音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实验室里,一场关于如何进一步优化算法和模型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讨论的核心人物是该校博士研究生邵镇炜,他所在的团队正致力于多模态大模型应用的研究,这一前沿技术有望为视障人群等残障群体带来革命性的生活体验改善。


据了解,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以其强大的跨媒体处理能力,能够将图片、语音等非文本信息转化为文本或语音信号,极大地帮助了视障人群理解和感知周围环境。邵镇炜团队开发的网站已具备图片内容自动回答功能,这一突破性的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更值得一提的是,邵镇炜团队的研究走的是轻量化路线,这意味着他们的模型在计算成本上更为经济,同时也为更多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了可能。他们设想,未来这样的模型可以部署在智能轮椅、机器人等设备上,为残障人士提供导航、辅助交流等全方位的服务。

然而,轻量化并非易事。在缩小模型参数量的过程中,邵镇炜团队面临着智能水平可能下降的挑战。但邵镇炜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他的坚持和努力不仅让课题组峰回路转,也为整个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邵镇炜的努力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他作为第一作者,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论文,展现了中国科研人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同时,他主导的“数字医生”项目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金奖,进一步证明了其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身体受限

精神无界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科研队伍中,邵镇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患有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却以惊人的毅力和才华,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邵镇炜的身体障碍从一岁时便开始显现,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然而,他并未被困境击垮,反而通过写诗来排解内心的困惑和痛苦。这些诗歌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渴望,但也透露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尽管身体条件限制了他的行动,邵镇炜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学校里,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并一路攀升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家人的支持和学校的关爱为邵镇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虽然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之中,但他的精神却有了广阔天地。


进入大学后,母亲陈迪芳辞去了工作,当起了陪读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学校也为他提供了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方便他的日常活动。此外,一群志愿者同学自发组成服务队伍,协助他上下楼梯,为他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样的环境中,邵镇炜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毅力。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多项奖学金和荣誉。他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多次在专业领域的比赛中获奖。2023年,他更是荣幸地担任了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火炬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障者同样可以活得出彩,攀登科研高峰。




相关推荐


杭电e家人 |“极客”孙硕超:以行动定义95后“新青年”

        


学校召开人文社科发展推进会

        



来  源   |  央    视

排  版   |   周亚煖

编   辑  |   陈诗敏

 责  编   |   楼   威 

 审  核   |   程振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

全媒体中心出品



点个“”,再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