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前沿研究|赵诚:个性化学习时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
引用格式
赵诚.个性化学习时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6):003-007.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3.06.001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前沿研究
个性化学习时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
赵诚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也带来挑战。大型语言模型可以增强机器的语言能力,在教育领域中有四个重要应用:一是可以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实现真正的阅读理解。二是可以提供一对一的学习辅导,采用“授之以渔”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通过深度交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三是可以成为高质量的辩论对手,与学生就有争议性的话题展开辩论,帮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四是可以担当虚拟导师,解释学科或技能的意义与应用前景。总之,人工智能将从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资源供给等方面重塑教育,让学习与教学变得更加个性化、高效与丰富多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导和风险,应加强监管和制定相应的规范。
关键词: 大型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可汗学院;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ChatGPT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54(2023)06-0003-05作者简介: 赵诚,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教授,博士(山东威海 264209)一、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进展
(一)ChatGPT带来的冲击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进展,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系统,如ChatGPT等,不仅可以自然地理解语言并作出详细回复,其语言产出能力也开始为人们带来实际价值——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生活、获得新奇体验。 首先,ChatGPT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在研究与写作过程中,ChatGPT可以快速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持,减少人们在信息检索与筛选上的时间成本,使工作更高效;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文档提纲或初稿,之后人们只需添加细节,缩短了创作周期,让人们可以聚焦于观点与思想的表达。 其次,ChatGPT可以简化人们繁琐的日常生活。ChatGPT可以基于用户日程自动生成高效计划表,直接完成预订与购票等重复工作,节省大量时间。如果遇到技术问题,也可以及时提供解答,无需浏览不同渠道,简单直接,这些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 最后,ChatGPT可以带来新奇的娱乐体验。人们可以与ChatGPT开玩笑地聊天、讨论各种话题、分享趣事。这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有人甚至将ChatGPT视为智力挑战,激发创造力。尽管ChatGPT缺乏人类的广泛常识与情感,但其产出仍带来许多乐趣。 (二)Wolfram Alpha 与 ChatGPT深度融合目前,ChatGPT已与Wolfram Alpha集成,实现两者的功能互补与统一。Wolfram Alpha是一款计算知识引擎,拥有广泛的学科知识和复杂的计算能力,可以回答各学科问题并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但其界面较为晦涩、交互体验差,主要针对训练有素的小众人群。集成后,ChatGPT将获得Wolfram Alpha的知识与计算能力,Wolfram Alpha也可以通过ChatGPT提供优质的语言交互体验。两者的优势结合实现了协同增效,ChatGPT获得“数理超能力”,可以更自然地回答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解决复杂计算任务。这将加速人工智能实用化,造福更多领域。据《金融时报》报道,Chegg等企业认为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了机会,它们正在努力参与市场竞争。
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同时也带来许多未知变数。如ChatGPT极大地增强了机器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近期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工具Khanmigo,它可以是学生一对一的导师,也可以是教师的得力助手。针对学生,Khanmigo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针对教师,可以帮助教师备课、收集素材等,提高教学效率。[1] 在今年的TED 演讲中,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展示了基于ChatGPT-4(大型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四个方面的重要应用: 一是可以直接与书中人物或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避免瞎猜而实现真正的阅读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可以直接与杰·盖茨比这个人物对话,问他“你为什么总是注视那盏绿灯?”人工智能可以如此回答:“啊,那盏绿灯,伙计!你知道吗,它是我梦想和渴望的象征。它位于黛西布坎南的码头尽头,在海湾对面的我的豪宅处。我长久地凝视它,因为它代表了我对过去的渴望和与黛西——我生命中的爱人重聚的希望。绿灯不断提醒我们,美国梦难以琢磨、现实与愿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那么,请告诉我,你是否也曾有过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或渴望呢?” 这种方式可以使文学和历史的学习变得栩栩如生、生动有趣。学生还可以直接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避免被误导或盲目猜测,体验更为真实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是可以提供一对一的学习辅导,采用“授之以渔”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学生问人工智能一个问题时,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思考找到答案。当学生犯错时,它不仅指出错误,还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路,这需要人工智能拥有优秀教师才具有的教学技能。这种一对一的深度交互可以产生优质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相比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与习惯。这也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针对性更强。 三是可以成为高质量的辩论对手,帮助学生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与人工智能就某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辩论,这需要人工智能具备人类专家才具有的强大辩论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辨与论证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这种辨论“高手”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找到,人工智能使其成为可能。学生可以就科学技术、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议题与人工智能进行深入辩论,有助于学生养成全面深入的思考习惯。 四是可以扮演虚拟导师的角色,解释某个学科或技能的意义与应用前景。例如,学生问:“为什么要学习细胞生物学?”人工智能可以这样回答:“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了解细胞生物学可以帮助你在细胞层面上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理解细胞与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拟定最佳营养与训练方案。细胞生物学为许多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值得投入时间进行学习。”这种虚拟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建议与学习指导,帮助其制定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学习计划。 从可汗学院具体运用人工智能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变化: 首先,学习内容与方式将更加个性化。基于大数据与学习者模型,人工智能可以为每位学习者匹配最佳学习路径,提供个性化内容与学习体验。这将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更加高效。学习不再是“一刀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学习方向与速度。 其次,教师将从机械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与激励者。机器将逐渐取代某些教学任务,如讲解知识点、批改练习题等,教师将更侧重引导学习者,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协助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制定,教师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再次,评价方式将更加全面与连续。不再将评价局限于某一次考试,而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数据,如学习者参与度、完成度、交互情况、习题得分率等,这些将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效果。评价也变得更加随时与连续。 最后,学习将更加轻松与高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习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交互故事等方式进行情境体验与实践。某些枯燥的记忆与练习也可以由人工智能实现,学习者只需专注于理解与应用。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三、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首先是职业的不确定性。某些职业可能面临消失或重构的局面,这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其次是隐私与借口问题。大数据技术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且人工智能存在被利用推诿责任的隐患。再次是倾斜与偏见。如果训练数据本身就存在偏见,它们很有可能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得到继承与放大。最后,还包括对人工智能本身的担忧——如果其发展失控,是否将对人类产生威胁[2]。 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对新技术的监管与指导十分必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保证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度与问责制;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与人才培养,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加强人工智能伦理与偏见问题的研究,确保其产出不存在有害影响。只有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获得适当管理,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造福人类。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得以规范管理与监督,它将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与公平性,实现真正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进而引入学习型社会。教育将从个人化融入到个性化,从标准化迈向适性化,释放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潜力,让教育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与影响[3]。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能力可抽象为三个要素:数据、算法(大脑)和算力(体力)。新的常态可能是,花半年或一年时间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该领域的熟练工作者,然后工作一至三年,再转到新的领域。没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可以永恒不变,学习者一生将在不断学习新知识与培养新技能中成长。这与传统教育过于强调静态知识的积累形成鲜明对比。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大大加快,知识的保质期也大为缩短,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算法思维与算力,快速调用大脑,在强大的计算基础上,基于海量数据产出结果。 人工智能使教育内容与学习方式日新月异,也要求学习者能够跟得上人工智能发展的步伐,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新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新环境下发挥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这也正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与技能。 教育应当积极迎接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因为随之到来的并不是失业潮,而是新的产业变革与岗位重塑。人工智能将释放人力,使人类有更多机会专注于创造性工作。教育必须培养新一代的人才,让其具备跟上新技术变化的能力,从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展宏图。通过良性互动,人工智能使教育产业得以升级,教育产业的进步也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加深入并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两者互为推动,共同改变着世界。四、结语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深刻重塑教育的方式与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令人既期待又不安,但唯有拥抱变革,我们才有希望在新时代继续前行。教育应与时俱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人工智能使教育从标准化迈向个性化,教育也使人工智能技术得以正向发展,造福人类。
首先,人工智能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通过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数据与偏好,人工智能可以为每个学生匹配最适合的学习内容、进度与方式。这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习真正因材施教,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 其次,人工智能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人工智能教师可以自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需求,进行及时引导。它还可以实现自动批改作业,生成学习报告,这大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借助人工智能,学生也可以更高效地学习,得到定制化的辅导与练习。 再次,人工智能将丰富教与学的方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创建动态的学习环境与情景,使学习变得更加直观与富有体验感。人工智能也可以赋能教材,让学习内容更具互动性。这些新方式将大大提升学习的吸引力与参与度。 最后,人工智能教师可以长时间全天候辅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伴侣。它可以随时根据个人兴趣与需求,为人们提供定制的学习内容或项目。人工智能教师的可行性与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实现终身学习。 毋庸置疑,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知识有限,产出可能有偏差,不适合完全替代人工。但是,在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生活、增加乐趣等方面,ChatGPT已发挥出了实际作用,成为连接人与信息的平台。 综上可知,人工智能将从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资源供给等方面重塑教育,让教与学变得更加个性化、高效与丰富多彩。人工智能教师可以成为终身学习的最佳伙伴,在学习道路上持续引导与支持每一位学生。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教育革新的步伐,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生的需求与乐趣。这必将为人才培养与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能。参考文献:
[1]多知网.GPT-4不会解题?可汗学院CEO:那是没挖掘出AI真正的能力[EB/OL].(2023-05-10)[2023-05-15].https://www.163.com/dy/article/I4COUD860536W4EI.html.
[2]金融界.比尔·盖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始[EB/OL].(2023-03-22)[2023-05-15].https://c.m.163.com/news/a/I0F6INUH0519QIKK.html?share_token=6316E83A-8F6C-44AB-9418-8B556DE029AB&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wxshare_count=1&spssid=a6b142c97111666dc38f3d7d8f 4343 e1&spsw=1&spss=other&isFromH5Share=article.
[3]吴军.ChatGPT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EB/OL].(2023-04-15)[2023-05-15].https://m.toutiao.com/w/1763243526273039/?app=news_article×tamp=1683126443&use_new_style=1& share_token=E6AE357A-A1AC-4197-8EC7-5F6140475C85 &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 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
The Era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How AI is Reshaping Education
Cheng ZHAO(SDU-ANU Joint Science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Shandong)
编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
往期目录|超链接版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