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邵正隆 邹向荣:教育管理信息化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引用格式
邵正隆 邹向荣.教育管理信息化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6):098-103.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3.06.012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教育管理信息化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邵正隆 邹向荣
摘 要: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之一。为使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依据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提炼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三维组织结构模型;基于对《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归纳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具有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强调培养机构和导师质量责任落实等特征,提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授权体系和技术架构、实现更加全面的数据共享和态势感知、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等建设思路和策略,并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管理平台建设中进行实践。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教育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授权体系;态势感知;监测预警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8454(2023)06-0098-06作者简介: 邵正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七级职员,硕士(北京 100084);邹向荣,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北京 100084)
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2021年12月,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印发《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改革创新、担当作为,重点实施统筹推进全方位思政体系、打好本科生全面成长的人生基础、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等8方面28项任务。[1]
针对研究生教育,《方案》提出“完善学科专业设置、研究生规模结构调整和招生选拔机制”“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发挥科教融合育人优势,强化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服务研究生全面成才”等具体改革举措。《方案》的发布吹响新时代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号角,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必然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有必要结合研究生教育管理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方案》中体现的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提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使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加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2]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三维组织结构模型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是教学管理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及其配合方式,组织机构则是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是组织结构功能的载体。[3]组织结构的分析是进一步分析机构职能和业务、构建信息系统授权体系和技术架构的基础。
目前,在设置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时,各高校最普遍的做法是在校、院两级设专门的管理机构:在校一级设立研究生院(部、处),在院一级设立研究生教学管理与思想教育相关工作的办公室,有些高校还在系一级也设置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4]清华大学也不例外,在校级设立研究生院,负责归口管理研究生教育工作,在院系级设立研究生教学管理相关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从而形成“院系制”的组织结构和培养模式。
同时,清华大学在校级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行使授予学位的职权,并按学科或跨学科设置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与院系之间形成多对多的对应关系,即某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所属的研究生可能分布在多个院系,某个院系所属的研究生也可能归属于不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
近年来,为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清华大学积极探索和创新专业学位教育模式,突破传统研究生“师徒制”培养方式,积极探索“基于需求设计项目、实现跨院系整合资源”的以跨院系教育中心为基础的专业学位“项目制”运行管理模式。如2015 年,清华大学成立跨11个培养院系的工程管理硕士(MEM)教育中心。[5][6]项目与院系之间、项目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之间又分别形成多对多的对应关系。
如上所述,院系、学科、项目相互之间的多对多关系构成目前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三维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每位研究生都有其所属的院系、学科、项目(非“项目制”培养的研究生无所属项目),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责任由其所属院系、学科、项目共同承担。院系、学科、项目构成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三维组织结构,是落实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各项举措的组织保障,也是构建新时代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授权体系和技术架构的基础。
二、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特征
(一)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
治理理论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在“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的指导思想下,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也需要依托于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在《方案》的“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部分,“机制”一词共出现21次,包括“完善学科专业设置、研究生规模结构调整和招生选拔机制”“完善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和研究生指导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完善从事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完善分类评价的体制机制”“建立综合评价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机制”“建立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回溯机制”“全面落实学科专业、院系自主开展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的工作机制”等方面。
(二)强调培养机构和导师质量责任落实
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各参与者责任的落实,《方案》的“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部分也进一步强调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研究生培养机构和导师的质量责任,包括“强化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压紧压实院系、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质量责任”“支持指导教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研究生学业管理”“加强交叉学科学位审议机构和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等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把关”“强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学位质量把关作用”“严格指导教师群体在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最终学术报告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明晰指导教师及指导小组在创新成果评价中的责任”“强化任课教师在助教管理与培养方面的首要责任”等方面。三、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新要求
(一)更加灵活的授权体系和功能架构,支持三维组织结构下的特色化培养
在传统“院系制”的组织结构和培养模式下,校级层面统一的制度要求通过院系落实到每位研究生。因此,在信息系统授权体系和功能架构上形成“学校—院系—研究生”三级的树状架构,各院系的管理流程和系统功能也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再为各学科、项目根据研究生个人的所属学科、项目设置数据查询的权限和功能,教育管理信息化为校级统一的管理规则在院系的落实提供支持,但一般不支持院系、学科、项目特色化的培养需求。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三维组织结构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责任由其所属院系、学科、项目共同承担,各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为了落实培养责任,会根据本单位特点提出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和管理规定,最终形成一系列教育管理规则的组合。而对于研究生来说,则需要同时满足其所在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培养要求和管理规定。例如,同一个院系的研究生,可能因其所在学科和项目的不同,在选题开题、中期考核、最终学术报告、学位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一系列培养环节中需要遵照不同的管理规定和规则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更加灵活的授权体系和功能架构,以适应各级各类培养机构特色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需求。
(二)更加全面的数据共享和态势感知,支持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整体上看,数字校园建设阶段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围绕流程的运行而非机制的运行开展,比如蒋东兴等提出的顶层设计方法,就是围绕业务过程和数据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再结合权限模型形成系统设计。[7]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中,信息则通常掌握在作为流程管理者的具体管理人员手中,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相关责任主体作为流程的参与者仅掌握其参与相关环节所需要的信息,而最需要掌握全面情况的研究生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级中心等校级管理部门由于不是流程的直接参与者,反而被管理信息化建设忽略。以教师新开课程这项业务为例,任课教师新开课程需要通过院系审批并在研究生院备案,院系通常能在新开课审批系统中看到与任课教师申请相关的信息,却看不到本院系或全校类似课程的情况,最终全校的新开课情况掌握在研究生院负责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人员手中,同时新开课系统也未给负责决策的研究生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级中心相关负责人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机制的建立与运行需要协调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机制的参与者、机制的监督者,以及机制的制度制定者及时动态了解自身、其他参与者、机制整体所处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对自身的行动乃至制度加以调整。因此,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离不开相关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在研究生、导师、院系、学科、项目等各参与方之间的全面共享。而研究生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级中心等校级管理部门对机制的运行状态的掌握,则需要通过全面的态势感知来实现。
(三)更加完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预警体系,支持各方责任落实和研究生成长成才
以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仅把导师和研究生等个人,以及院系、学科、项目等培养机构作为管理流程的参与者,为其提供的信息服务通常是从信息系统建设方(一般是相关业务的校级管理部门)视角根据管理需要设计的被动的信息查询,如导师查询所指导研究生的课程成绩、研究生查看个人课表、院系查询本院系研究生成绩等。
为了支持各方研究生教育培养责任的落实和研究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则需要将导师和研究生等个人,以及院系、学科、项目等培养单位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站在服务对象的视角以协助导师更好地开展指导,协助研究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协助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构建涵盖研究生教育各方面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规则,对研究生教育过程进行全面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提醒,形成涵盖微观(研究生个人)、中观(某项业务或某培养机构)、宏观(全流程或全校)的多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适应发展的技术方案和实践
(一)基于自定义群组的特色化培养支持
之前的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学校—院系—研究生”的三级树状架构,不能适应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主体多元化、培养目标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新要求,也难以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简单的补丁升级来满足学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化培养的新需求,需要对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再重构。
以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为例。在“严格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强化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全面落实学科专业、院系自主开展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基于群组的学位论文送审评审工作机制进行设计。
在原有的工作机制下,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送审和评审。全校各院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按照学校统一的送审规则和评审要求,由研究生所在院系及研究生院相关部门进行送审和评审,不支持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项目的差异化、个性化送审需求。在基于群组的新工作机制下,研究生院统筹设置全校学位论文送审评审工作群组,并指定每个群组的管理员;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送审申请后,根据预设规则自动进入或者由研究生所在院系指定进入某一群组;群组管理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群组的学位论文送审和评审。新的工作机制具有柔性化特征,学校可以按照研究生类型、院系、学科、项目等属性将研究生学位论文灵活组合到一个送审群组中,甚至可以给个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设置特定的群组以满足特色化、个性化送审需要。
基于新的工作机制,清华大学建设了柔性化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管理平台,如图2所示。该平台具有校级管理层、群组管理层和送审评审操作层三层结构。校级管理层面向研究生院,具有统筹配置全校学位论文送审评审资源的功能;群组管理层面向群组管理员,能够完成设定群组的送审评审时间、设定送审方式(公开评阅、隐名评阅或其组合)及本数、设置论文评价指标等功能;操作层面向具体学位论文的送评审过程,包括学生送审申请、导师审核、论文接收、论文送审、专家评审和分委员会决议等功能。
图2 柔性化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系统功能架构
(二)基于业务数据化的态势感知
所谓态势感知是指对环境要素和事件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感知、对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其未来状态的预测。[8]态势感知最早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后在军事作战、网络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9][10]
仍以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为例。笔者将态势感知这一概念运用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系统中,建设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态势感知模块。该模块通过整合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全链信息,包括学位论文送审申请信息、学位论文接收信息、学位论文送审信息、学位论文专家评审信息、分委员会决议信息等,帮助送审评审管理人员实时跟踪每篇学位论文的送审评审进度并及时发现异常、主动处理意外情况,帮助学校实时感知、理解和预测学位论文同行评审全过程的宏观动态。
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态势感知模块由态势数据获取、态势数据预处理、态势数据融合、态势数据分析、态势数据可视化等五个模块组成。①态势数据获取模块是态势感知系统总体框架的最底层。该模块定时或者实时采集研究生学位论文同行评审过程中的业务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系统运行日志数据;②态势数据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多元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清洗等预处理操作,得到规范、完整和可信的数据;③态势数据融合模块基于数据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提取业务特征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类和标注,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有较好组织、可分析利用的学位论文同行评审主题数据库;④态势数据分析模块基于分析模型,采用维度分析、趋势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融合后的主题数据库进行主题分析、状态监控和趋势分析;⑤态势数据可视化模块以“一张图”方式直观呈现学位论文同行评审态势,并通过功能授权和数据授权机制在全链分享,从而为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位论文基层培养单位、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组织单位等各个主体形成合力,协同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信息化支持。
参考文献:
[1]董鲁皖龙.清华发布3个2030中长期战略规划[N].中国教育报,2021-12-2(03).
[2]教育部网站.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2020-09-04)[2022-05-17].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2/content_5545939.htm.
[3]李子江,龚淑娟.组织行为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9(2):19-21.
[4]胡振萍.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与制度建设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杨斌.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16-18.
[6]张伟.以跨院系教育中心为基础的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8-20.
[7]蒋东兴,付小龙.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41.
[8]ENDSLEY M R, GARLAND D J. Situation Awareness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M]. New York: CRC Press, 2000:147-173.
[9]王慧强,赖积保,朱亮,等.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6(10):5-10.
[10]赵宗贵,李君灵,王珂.战场态势估计概念、结构与效能[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5(3):226-230.
Zhenglong SHAO1, Xiangrong ZOU2
(1.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2.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往期目录|超链接版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