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薛刚 梁凯华 刘宇隆: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实践
引用格式
薛刚 梁凯华 刘宇隆.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7):063-069.DOI: 10.3969/j.issn.1673-8454.2023.07.008
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实践
薛刚 梁凯华 刘宇隆
摘 要: 建设教育云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鄂尔多斯市针对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中存在的基础功能重复建设、数字教学资源质量低、操作复杂、平台粘性低等问题,提出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教育云建设策略,即以应用为中心构建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体系、以试点为抓手开展应用建设、以师生需求为根本开展应用试点、探索人人参与的应用试点方法,形成以教育云支撑区域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并通过培育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开展案例培育、案例巡讲、案例评选、应用试点、专题培训和课题研究,评选教育信息化专家、智慧教学名师,构建智慧教育孵化体系等举措,积极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教育云;智慧教育;云服务;智慧校园;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8454(2023)07-0063-07作者简介: 薛刚,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高级教师,硕士(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梁凯华,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硕士(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刘宇隆,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应用研究部主任,二级教师(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区域智慧教育推进策略研究”(编号:2020JGH416) 一、引言 智慧教育云平台是以云计算为基础,能够汇聚优质资源及应用,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相关服务的教育云平台[1]。建设区域智慧教育云对于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基于区域智慧教育云可以为城乡师生提供统一、高质量、标准化的资源与应用服务,降低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提升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品质,加快区域内中小学整体实现数字校园的进程;从提高教育质量的角度来看,数字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可以支撑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构建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管理应用可以推动区域、学校的管理方式创新,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管理数字化向管理智慧化转变。 然而,教育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各类基础云服务的成熟与完善[2]。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建设区域智慧教育云,以及怎样建设区域智慧教育云,这是区域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需要统筹思考的问题。2018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在充分调研国内各级教育云建设情况和本市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教育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以应用为中心开展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的策略,形成了以教育云支撑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分析了三个典型应用的实践效果,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智慧教育云建设提供参考。
二、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8年初,鄂尔多斯市着手建设智慧教育云,并对国内各级智慧教育云进行了在线调查与实地调研。截至2019年初,国内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情况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2年12月28日上线,包括门户、网络空间、资源、社区、晒课、活动等频道,是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主要载体。全国9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省级智慧教育云,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未建设智慧教育云,而是围绕个性化需求开展应用建设,如北京数字学校、天津网络教研平台、上海优课等,应用效果较好。 内蒙古自治区有7个盟市初步建成智慧教育云,约占全部盟市的60%,其中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均采取虚拟映射内蒙古教育云的方式建设。鄂尔多斯市有4个旗县(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区、杭锦旗)建成县级智慧教育云,约占全部县的45%。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国内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础功能重复建设,平台兼容性差 各类区域智慧教育云基本采取一体化综合性大平台建设模式,均具备网络学习空间、教学资源、网络社区、统一身份认证等功能,存在基础功能重复建设的问题。虽然每一个教育云的提供厂家均承诺支持其他厂家资源与应用的接入,但兼容性较差,且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现实中很难兼容其他厂商产品,使教育云在进行功能扩展的时候很难选择其他厂家的产品,甚至出现区域教育部门被厂家“绑架”的现象。 (二)数字教学资源更新慢、质量低,难以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 各类区域智慧教育云均把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一般采取一次性买断版权的方式,提供覆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的备授课资源。这类资源的特点是大而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资源更新周期长,无法提供实时更新的资源。而且很多资源厂家提供给区域智慧教育云的资源一般为自己所拥有全部资源中的非核心资源,资源质量较低。由于这些数字教学资源存在以上问题,难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操作复杂,师生需要专门进行学习 采取一体化综合性大平台建设模式建成的各类区域智慧教育云,功能多、操作复杂,师生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初步掌握操作方法,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师生利用区域智慧教育云开展教与学的“门槛”,在遇到问题时技术支持响应速度慢,功能更新迭代周期长,难以实现常态化应用。 (四)平台粘性低,访问量较少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区域智慧教育云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推广的过程中,往往依靠行政手段推动,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激励使用者,平台采用统一注册的方式为师生建立账号,尽管师生注册率非常高,但基本上都是“僵尸用户”,只有在各类评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平台才会有高访问量。其他时间,甚至出现省级智慧教育云日访问量仅几千人的情况,未能达到常态化应用的效果。
三、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教育云建设实践
(一)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教育云建设策略 在充分分析国内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鄂尔多斯市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全市60多所中小学开展需求调研,约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30%。经调研发现,师生对区域智慧教育云的需求是零散的,最需要的是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资源和应用。 借鉴互联网思维,鄂尔多斯市确立了以应用为中心的区域教育云建设策略,具体如下: 1.以应用为中心构建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体系 没有一个平台或厂商能独立提供师生所需要的所有应用。在开展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智慧教育云提供的各类应用服务的优势,给予县级和学校开展特色和个性化应用建设的权利,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应用的极简优势,共同为师生提供服务。基于此,构建了“国家、自治区提供共享性服务+市级提供保障性服务+旗县区提供特色服务+学校提供个性化服务+互联网提供开放性服务”的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图1 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体系框架 作为地市级智慧教育云的建设者,鄂尔多斯市的目标是为全市城乡学校无差别地提供保障性、基础性、通用性的各类数字教学资源和应用服务,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提升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品质。 因此,在建设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的过程中,以应用为中心,借鉴互联网思维中的社会化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实现人人参与应用试点、快速迭代应用功能、数据支撑教育治理、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不断梳理、总结一线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教务管理、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学校管理、招生考试、通用服务等7大类30个教育云应用场景。 2.以试点为抓手开展应用建设 在明确以应用为中心开展区域教育云建设的思路后,如何紧紧围绕学校需求建设成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一是以试点为抓手开展应用建设,遵循“试点、建设、推广”或“试点、推广、建设”的原则,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及时取消未完成的和不成熟的试点与应用。 二是围绕学校管理工作,从中遴选学校急需的、能解决痛点问题的需求开展应用试点,组成由学校校长或副校长为组长,市电化教育馆教研员、应用提供服务商服务人员作为成员的试点小组,开展试点工作。 应用试点期限至少要达到半年,以尽可能充分发掘应用场景。试点过程中,针对每项试点的应用进行跟踪调研,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发掘优秀试点案例。试点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形成试点报告。经过试点,遴选出适合本区域的、试点效果良好的试点项目,淘汰不受用户欢迎、试点效果一般的试点项目。应用试点为教育云建设提供了产品选型,同时有效降低了招标采购过程中绩效评估较低的风险。 3.以师生需求为根本开展应用试点 满足师生需求是应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在应用试点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提出50%成功定律,即实际使用者决定应用成功几率的50%,多层管理者决定的成功几率按由近到远依次递减余下几率的50%。试点过程中,弱化了行政干预,强化了教育云服务理念,鼓励学校、师生自主开展试点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创新,为教育教学工作减负提质。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区域智慧教育云应增加优质数字资源供给,除学科教学内容外,还提供丰富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学科视野,培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提供了支持。 4.探索人人参与的应用试点方法 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深化、推广教育云应用的阶段,仍随时可能暴露出新的问题和不足,如不及时解决,会制约应用进一步的效果。在推进区域教育云应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理念,鼓励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试点,充分尊重和满足师生对应用项目的改进建议,通过迭代升级应用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区域教育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将学校自建应用纳入应用试点范围,鼓励学校积极报送典型应用案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区域教育云建设,有效拓宽了区域教育云建设思路,确保了区域教育云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以教育云支撑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基于区域智慧教育云实践,鄂尔多斯市探索构建了以教育云支撑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见图2),形成了以基础支撑环境支持智慧教育云应用和数字校园建设;以智慧教育云构建云应用服务体系、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数据支撑决策体系;以基础支撑环境和智慧教育云支撑智慧校园建设;以建设智慧校园构建校园新生态。通过培育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开展案例培育、案例巡讲、案例评选、应用试点、专题培训和课题研究,评选教育信息化专家、智慧教学名师,构建智慧教育孵化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2 以教育云支撑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四、取得的成效和典型案例 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建设从2018年启动以来,初期试点学校仅有6所。2019年,覆盖学校达到220所(全市所有中小学)。2020年,将全市幼儿园也纳入教育云覆盖范围,用户单位进一步扩大到563所。2021年,教育云服务对象扩展到601所教育教学单位。2023年,鄂尔多斯教育云服务已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教学单位共608所,统筹提供9种优质数字教学资源、10余种学校管理应用,支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发展。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覆盖学校数量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覆盖学校数量 (一)“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应用构建校园安全数字化管理体系 通过建设校园安防视频网、普及安全巡检应用、开展师生安全教育、推进校车立体监管、搭建校园安全大数据管理平台等,构建“互联网+校园安全”管理新模式,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安防体系,抓实抓牢全市平安校园建设。 一是建成覆盖全市453个单位的校园安防视频网,目前已接入7.1万路摄像头,接入率100%,在线率达94%,对校门、操场、通道、功能室、餐厅等重点区域形成了有效监管,为校园安全监管、规范办学检查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 二是建成基于互联网的校园安全巡检管理体系,覆盖9个旗区608所教育教学单位,共有巡检员22006人、巡检点29860个,累计巡检次数达到186.2万次,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18668个,如图4所示。
图4 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应用使用次数 三是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校园安全教育资源库,提供微课、讲座、图书等多种类型的2371个教育资源,涵盖疫情防控、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18个教育专题。自2019年安全教育服务上线以来,资源总访问量达488万次,利用网络空间举办各类安全活动31次。 四是推进校车立体监管,将全市所有校车全部接入安全管理平台,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教育行政部门可查看校车行驶轨迹和当前位置。每辆校车都配备多个摄像头,校车运行时,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监控视频,确保校车安全平稳运行。 (二)“智慧阅读”应用提升师生阅读水平 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利用“智慧阅读”应用构建区域智慧阅读平台,面向全市中小学师生提供30余万册电子图书、7000余种电子期刊、350余个视听读物资源。 “智慧阅读”应用不仅支持师生检索、获取中小学推荐阅读书籍,还可以向师生自动推送适合的专题资源。师生可以撰写并发表评价、反思和读后感,生成数字化成长档案,并查看其他人发布的内容。学生之间实现了互动交流,教师和家长也可以方便地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 自2015年起,鄂尔多斯市连续组织开展了8届线上线下融合的读书活动,师生累计参与人次达116万,累计上传作品数达64万余件,得到了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智慧阅读”应用为全市师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了疫情期间居家教学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2021年起,鄂尔多斯市继续创新工作思路,允许个人将自主创建的读书活动“挂接”上级相关活动页面,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 (三)“教务排课调课”应用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 课程表是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编排对于组织教学活动、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衡量学校教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排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师资、课时、场地、时间等多种因素,以往依靠人工排课不仅耗时费力,后期调整和优化也不方便,往往成为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短板。 鄂尔多斯智慧教育云面向全市中小学提供“教务排课调课”应用服务,学校可以利用该应用根据年级、班级、学科、教室等不同条件快速排课,并支持进一步调整、优化课表。完成排课后,该应用可根据角色、学科、年级、班级等不同维度生成对应课表,并实时发布、推送给师生和管理人员,将原本人工排课大约两天的工作量缩减到一小时,极大地减轻了教务工作人员的负担,提升了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此外,如教师因故需要提出调课申请,传统方式一般要经过纸质审批手续,必须提前通过电话或委托他人进行申请,流程复杂且效率低下。通过该应用,无需教务处介入,系统自动匹配调、代课相关人员,并将调、代课信息同步推送给教务处备案,不仅节约了资源,简化了审批流程,解决了困扰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问题,也为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线上巡课提供了便利。自2021年10月“教务排课调课”应用正式上线以来,已为市内172所学校、16121名教师提供了服务,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认可。
五、总结
“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是区域智慧教育云的基本要求,也是区域智慧教育云提供各类服务的基本要求[3]。自2018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开展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构建了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体系框架,以试点为抓手开展应用建设,总结了“试点、建设、推广”或“试点、推广、建设”的原则,以师生需求为根本开展应用试点,探索人人参与试点的应用试点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也为其他地区开展区域智慧教育云建设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
[1]殷宝媛,武法提,章怡.智慧教育云平台标准的“三环”模型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86-92.
[2]罗洁.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6):57-63.
[3]教育部.以教育数字化战略引领未来——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EB/OL].(2022-03-28)[2022-04-13].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03/t20220328_611461.html.(1.Ordo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rdos 017010, Inner Mongolia;
2.Ordos Education And Sports Bureau, Ordos 017010, Inner Mongolia)
编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
往期目录|超链接版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