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斗 拱 dǒu gǒng
来自:琅沐创意年代(微信号:lungmo)
本文已获得授权
『 中国古建筑 -- 斗拱 』
斗拱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据为己有,斗拱规定民间不得用。
紫禁城四座角楼九梁八柱七十二条脊,轮廓优雅,造型独特,玲珑绚丽,翘起的檐角层层叠叠,斗拱在顶与柱之间传递着皇家的尊严和秀美。传说是营造者偶然受到蝈蝈笼子结构的启发而设计的。
几种不同时代的斗拱
唐、五代(上)、宋、辽(中)、金、元(下)
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
除上述功能外,
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
独乐寺上层柱头(双抄双下昂七铺作)
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在长达上千年漫长岁月中,经历了8次5级以上地震仍然屹立不倒,连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