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宝武首位驻村第一书记回来啦,听他说说心里话!
邂逅 · 623 期 · 968 篇
所以要用情融入
因为累
所以要用心找准
因为难
所以我们要用力出招
……
中国宝武首位选派到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王玉春,用这句话诠释了他两年援滇的工作思路。用情、用心、用力,既是王玉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当地百姓对他的肯定。
王玉春 (左)
两年来,王玉春陆续获得了普洱市优秀共产党员、宁洱县群众身边最美党员等荣誉称号。近期,王玉春被评为云南省扶贫先进。
从2003年开始,中国宝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确定了对口帮扶云南省普洱市四个县。2004至2017年的14年来,中国宝武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3亿元,并选派多位优秀的援滇干部,全力支撑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中国宝武的援滇干部们付出了艰辛努力。
两年来,王玉春——
● 为村里争取来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60万元;
● 协调加拿大泰克公司向温泉村小学捐赠教学条件改善资金近20万元;
● 为困难群众争取帮扶资金和物资3万多元;
● 将村里的普洱茶销往省外,摘掉了昆汤村集体经济为零的帽子;
● 为村里争取到50万元茶厂建设项目资金;
● 宁洱县农村电商孵化运营中心挂牌运营……
在云南普洱市委副书记陆平眼中,“王玉春用情、用心、用力,投身脱贫攻坚,为民办好事,做实事。可学、可借鉴、可推广。”在当地百姓们心中,“王玉春是一名讲政治、有正气、敢担当,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党员榜样。”
在王玉春看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那么,支撑王玉春的思路体系
到底是什么?
记者特地进行了相关采访
请接着往下看
↓↓↓
记者:驻村扶贫这两年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玉春:两年驻村扶贫,感受最深的有三方面。
一是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扶贫队伍的一分子,我时刻都能感受到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
二是责任重大,敢于担当。中国宝武对口帮扶云南贫困山区14年来从未间断,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宝武选派的援滇首位驻村第一书记,我两年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代表中国宝武集团在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应该做,更应该做好。
三是驻村扶贫苦累难,但不懈怠。正是因为驻村扶贫工作苦,所以我们要用情融入;因为累,所以我们要用心找准;因为难,所以我们要用力出招。
02
记者:短短两年时间,如何开展好援滇工作,真正为当地百姓做好事办实事?
王玉春:驻村刚开始,我就从“战略”、“战术”、“结果”三个方面对援滇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即“一勤天下无难事”、“五勤”、“天道酬勤”,希望能够尽快找对路子、找准方向、找到方法。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不能急于求成,要避免“一锤子买卖”,应该做好长远打算。所以,驻村两年中,我自己提出并不断思考和援滇相关的十大问题:为什么、谁让派、让谁派、派到哪、要派谁、做什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了谁、还要干什么。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驻村八个月时,我才基本上形成了驻村扶贫工作思路体系。在参加完中组部在贵州遵义组织的中央选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后,我对驻村扶贫的工作思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可以说,两年驻村,我一直在回答驻村扶贫思路体系中的这十个问题,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扶贫中学会了扶贫。
03
记者: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如何统筹协调有限的扶贫资源?
王玉春: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处理,一是打基础,走好群众路线;二是学会借力和支撑;三是家人的支持。
打好脱贫攻坚战,打基础很重要。一方面“打法”上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虽然我们的任期只有短短两年,但要尽量做好长远打算,避免“一锤子买卖”。
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的群众基础很重要。打好群众基础、走好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所以我驻村后,并没有把村民当成简单的工作对象,而是有意识地把他们作为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如果群众基础打不好,即使有再多的资金和项目资源,效果可能也不尽人意。如果没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做再多的工作,也只能算是给自己做罢了。这个“群众”,也包括当地的乡镇干部、驻村干部,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开展好驻村工作,要学会借力和支撑。很多事情一个人不可能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两年来,我始终提醒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尽管有时我自己形容“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但我背后有强大的中国宝武做后盾,有领导、同事和朋友支撑着我。我之所以能得到宁洱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也是因为我的身后有中国宝武。
同时,我这两年的驻村扶贫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借此机会,我要郑重地说一声:谢谢妈妈,谢谢老婆,你们辛苦了!
04
记者:驻村扶贫两年一定会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如何破解?
王玉春:思路决定出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找对路子、找准方向、找到方法”这一思路。遇到困难不是坏事,关键要能够在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到以变应变。从温泉村到昆汤村,我的工作思路就一直在调整完善。
我始终认为,比“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做”。比如针对昆汤村在2016年硬件全面改善的情况,我及时调整驻村工作思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我最后半年任期内的工作重点,即从“阵地战”向“运动战”转变,为当地产业的长远发展谋求更好的出路。
驻村扶贫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需要思路清晰,也需要情感投入。从赴任前到任期结束,我给自己设定了三个目标:为当地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制订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为中国宝武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实践出可以借鉴参考的、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经验目标;为亲朋好友传递奋发向上的正能量,送出精神财富的目标。
05
记者:驻村扶贫两年中,听说您还坚持写作,有些作品还记录了驻村的小故事,能否分享一下?
王玉春:这两年我所写的文字材料,大致归为三类:一类是我的驻村扶贫日记,这两年每天我都坚持写,感觉还是挺不容易的。第二类是我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所撰写的各种调研报告、举措方案、建议思考等等,我整理了一下,大约有10万字。第三类就是我有感而发的“打油诗”,记录了我的驻村生活。
有几首我自己还比较满意,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在温泉村写的《静夜思》——“日落西山鸟归巢,月绕温泉空寂寥。光随影跃盘山路,华翰飞来静悄悄。”在昆汤村写的《北有昆明南有昆汤》——“山间夏雨似秋凉,欢声笑语在烟房。立下愚公移山志,脱贫摘帽有人帮。”《昆汤包谷酒赞》——“彩云人家山中村,稻田青处一溪明。提杯却爱昆汤好,沾指留香醉梦人。”《送雨神》——“秋风乍起雨飘摇,一日攻坚半日调。无奈但求好兆时,烟苗落地拜君浇。忧天不做舟屋客,电驴换马草上漂。昆仑遥送赤松子,凭雨千帆虹架桥。”《忆江南·盼》——“朝夕盼,百载无业怜。集体无收终是憾,昆汤壹號大茶园。从此求发展。”《首战用吾》——“去年出战宝钢飞,金猴奋起宝武追。首战用吾必成胜,来年共同举起杯。”
两年的驻村生涯一晃而过,但对中国宝武和驻村当地各级领导和相关支撑单位的感谢,却长留在心。两年宁洱人,一世宁洱情!
欲了解更多详情
请点击以下蓝色标题
↓↓↓
编辑:老王
摄影:元典
出品:宝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