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梦想启航 | 探寻汉阳铁厂(四)
邂逅 · 1416 期 · 2607 篇
(1906年,汉阳铁厂)
从规模空前 看汉阳铁厂称雄亚洲
汉阳铁厂在长江和汉江边建有大型驳岸码头,安装大型起重机和转扬机械以便运送原料和装载产品。汉萍号100吨轮船就在晴川阁码头装载钢铁出口。同时开辟了三条运输线:汉冶线、汉湘线、汉沪线。厂内修筑6公里(后增加到24公里)铁路直达江边码头。汉阳铁厂的钢铁(生铁)出口到日本、美国、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爪哇(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晴川阁码头至今尚在)。
汉阳铁厂还附设矿化学堂、职工医院、职工住宅(200多间)。工人在商办时期达到6000多人。在汉阳铁厂工作的外国工匠(工程技术人员)多达40余人。如此之规模,即使在今天也堪称大型企业(尚不包括汉阳兵工厂、火药厂)。
甲午战争后清廷财政困难,无力追加汉阳铁厂投资。1896年,张之洞保举盛宣怀招商承办汉阳铁厂(成为官督商办企业)。盛宣怀着手对汉阳铁厂进行一系列扩建改造,此后又开发萍乡煤矿,从根本上解决了汉阳铁厂的煤焦供应问题。1904年派李维格到欧洲考察,订购新炉机。先后建成日产250吨高炉2座,日产30吨马丁炉7座。李维格在欧洲又聘请曾在汉阳铁厂任高炉炉长的卢森堡工匠吕贝尔任总工程师负责铁厂扩建改造工程。(吕贝尔后来在该国招集一批专家来汉阳工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做出贡献。清政府授予其“双龙纹”勋章、中国勋章,卢森堡政府亦授其国家勋章。)
萍乡煤矿
为加快汉阳铁厂发展, 1908年盛宣怀奏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联合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完全商办企业)。汉阳铁厂开始进入全盛时期(1922年12月成立汉冶萍总工会,会员达3万余人)。
汉阳铁厂钢铁出口到东南亚、美国等地,其产品并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西方报刊在《论汉阳铁厂装运钢铁出口将为欧美二洲实在之中国祸祸》一文中评论:“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呜呼,中国醒矣”。
汉阳铁厂的建成,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也被西方视为竞争对手和祸患。
从选址购炉 看汉阳铁厂历史争议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为世界所瞩目。但同时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指责。
《张文襄公治鄂记》评说:“公所措施,皆属创举,每着手之初,众疑群谤,阻力横生,即使左右共事之人,亦且虑其难成,稍不坚持,则一事不能举办。”
张之洞为自强求富,很多人并不理解。长期以来,直至近代仍然有人批评指责张之洞在铁厂建设过程中,铁厂选址错误、订购炉机错误,产品(钢轨)质量不好。
1894年,张之洞关于铁厂开炉冶炼的奏折
对此本人经过反复查阅有关史料,包括《汉冶萍公司志》、《湖北省冶金志》、《张之洞全集》——奏议(奏折、公文)、电牍(往来电报)等以及相关人员史料,并多次到汉阳铁厂遗址考察。经过整理分析,我觉得上述批评指责本身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权作分析如下:
(一)、关于铁厂选址错误
对于铁厂的选址当时曾有一番争议,批评者多说张之洞选址汉阳是为了自已能够坐在武昌总督署内“看到铁厂冒烟”,能够随时过江“便于督察”……
据《汉冶萍公司志》载:
“李鸿章主张(厂址)设在产煤地区,盛宣怀极力主张设在大冶黄石港一带。……比利时矿师白乃富主张把厂址设在武昌城内。蔡锡勇则想在江夏县、武昌县和黄石港之间另觅高地。先是择地武昌城郊外武胜门塘角,后又选武昌城东南的汤生湖,均不宜建厂。复又履勘武昌府、黄冈县沿长江南北数百余里及省城各门外和汉阳沌口、江夏所属金口、青山、金沙洲、沙口一带。但这些地方不是低洼即多坟墓,或者距水较远。”
“最后,张之洞决定把厂建在汉阳。并提出六大理由。”
我将其归纳为“六便”:
⑴ 原料便于运输 ⑵ 产品便于发售 ⑶ 人才便于通用 ⑷ 工程便于督察 ⑸ 用款便于监督 ⑹ 废渣便于处理汉阳铁厂选址图
作者简介
顾必阶(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顾问、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馆长)
未完待续
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开工 ,“钢铁荣耀 铸梦百年”活动标识首发!
编辑:文茵畅毂
来源:幸福武钢微信
出品: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