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 | 红色血脉,照亮钢铁新征途

记者 王磊 中国宝武 2021-11-04


邂逅 · 1512 期 · 2974 篇


9月13日,这是一个全体武钢人永生铭记的日子。62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健步登上一号高炉炉台,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诞生。铁花飞舞间,新中国钢铁长子横空出世。62年后的今天,伟人的笑容,已凝固成了一段厚重的历史。他的目光,依然和蔼而明澈,他的手,依然坚定地挥向楚天大地,而红钢城的辉煌与荣耀,已经汇入了中国宝武130年发展历史的浩荡洪流,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坐标系上。


大江歌罢掉头东,钢铁长征意未犹。今天,中国宝武“重走钢铁长征路”武汉片区主题活动的起点,就在伟人像矗立的地方。历史,总是那么地充满寓意,每一次出发,都烙刻了全新的时代印记。就在不久前,中国宝武跨过了亿吨规模,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也大幅提升。今天,在这片历经创业艰辛而又写满光辉荣耀的红色土地上,重走钢铁长征路,是宝武人对130年钢铁历史的致敬,也是宝武人对“钢铁报国”初心的重温,更是宝武人对“大国重器”使命坚定不移的勇敢担当。



“汽笛唤醒奔腾的长江,高炉举起鲜红的朝阳。雄伟的钢城霞光灿烂,日夜回荡着钢铁的交响......”上午10点,《钢铁颂》雄浑的歌声响起。就在主席像前,五名青年员工身着红色“战袍”,接过了老一辈钢铁人授予的火炬和旗帜,意气风发地迈开大步。他们的身后,无数个同样身着红、蓝战袍的宝武人,一个接一个汇入了这个巨大的钢铁方阵,如滚滚铁流向前,“重走钢铁长征路,百年薪火红钢城”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这个400人组成的钢铁大军,正从一个历史的交汇点,向着“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未来出发、出发!


 

那一炉铁水依然温热

 

今天健步走的第一个打卡点,是功成身退,已然成为武钢“精神丰碑”的一号高炉。站在这里,历史的温度触手可及,仿佛能听到当年高炉建设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仿佛能看到铁水奔涌、齐声欢呼的热烈场景。百年薪火红钢城,那一炉铁水,依然温热。那一缕不息的钢铁血脉,依然顽强地流淌在所有人的身体里。


武钢一号高炉,新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的地方。1957年7月1日,一号高炉破土动工,钢铁先辈们沐风栉雨,披荆斩棘,仅用十四个月零十三天便完成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工程”。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亲临现场,兴致勃勃观看了第一炉铁水出炉,留下了“高炉炼铁又炼人”的殷切期盼。武钢一号高炉容积1386立方米,日产生铁2000吨以上,年产量可达75万吨,比当时号称“西欧最大高炉”的英国威尔思公司四号高炉日均产量还高。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自1958年9月投产直至2019年10月停炉,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5426.16万吨,为武钢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光荣炉”,更被誉为铁厂之魂、武钢之根。



经过一号高炉,今天的方阵旗手之一、武钢有限热轧厂2250单元轧辊作业长李成刚向依然耸立的高炉行了一个注目礼。李成刚是标准的“钢二代”。他的父亲在当时的武钢轧板厂干了一辈子,给他取名的寓意就是“百炼成钢”。小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85后的他不仅是第二十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还在去年斩获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个人一等奖。今天上午,他又作为旗手,从武钢的老一辈钢铁人手中接过了旗帜。他说,“中国宝武130年的历史,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能担任这次活动的旗手,更让我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我们一定要传承这百年薪火,接续奋斗,像老一辈钢铁人那样,真正成为中国宝武伟大事业的开创者。”



一号高炉脚下“奉献者”雕塑前草坪处,是此次“重走长征路”的一号打卡点,这里展示了一号高炉光荣的历史。很多青年员工纷纷在此留影。一边的心愿墙上,不一会就写满了大家的美好祝愿,“中国宝武,逐梦前行”“再创新标杆”“有钱、有闲、有趣”……稍作停留,健步走方阵又开始向下一站行进。队伍前列,李成刚双手紧握旗杆,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又一次迈开了步子。此刻,他的心里依然回响着那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钢铁强国的神圣使命,就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源”。


 

“武汉缘”见证宝武转型发展


红蓝相间的“钢铁方阵”在《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的嘹亮歌声中前行,“钢铁荣耀,铸梦百年”“重走钢铁长征路,百年薪火红钢城”的口号声一路不绝于耳。不一会,健步走方队就来到了今天第二个打卡点——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园区大门口,“转型之路,智慧引领”八个大字,已经点出了这个园区的标志性意义。



武钢大数据产业园是中国宝武“一基五元”钢铁生态圈的重要组成,也是武钢集团转型发展产业园区业的标志性项目。去年底,一期工程机房楼建成投运,实现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投运。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前,华为、楚天云、宝信等知名企业都已经入驻园区。


这个园区的总经理,是一位刚刚履新一个礼拜的老宝钢,李汉良。今天参加“重走钢铁长征路”主题活动,对李汉良来说意义非凡。李汉良1986年大学毕业就入职当时的宝钢。1987年,23岁的他被派到武钢一米七轧机实习。那一个多月,他不仅学到了技术,也了解了武钢的历史,理解了“三争”精神。说起这些,一切历历在目,恍在眼前。让他没有想到的是,37年后,随着中国宝武转型发展和专业化整合步伐的加快,已经56岁的他又受命来到武汉,担任武钢大数据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我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和武汉竟然有这样的缘分。”他说,“无论是对武钢集团或者我个人而言,这样的一个打卡点,真的是意味深长。这不仅是一次故地重游,更是一种重新出发。”



30多年弹指一挥间,李汉良经历并见证了宝武的发展壮大。搞了一辈子钢铁,临近职业生涯的尾声,却又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业务领域。大数据管理、网络技术.....一样样从头学起。他的职业经历,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展现了宝武联合后企业转型发展的大提速。


在健步走方阵中,李汉良显然是个“老大哥”,但他步履轻快,并不落后。看到曾经熟悉的厂区已然沧海桑田,李汉良感慨系之,“以前住过的宿舍早已变成了绿地,一米七轧机的师傅、同事都已经退休了。但武钢‘三争’精神却一直在延续。”他有一个心愿,为中国宝武的发展再尽一份心力。

 

目击“城市钢厂”的美丽蝶变

 

武钢大数据中心不远处,一座小山出现在健步走方阵的面前,“红钢绿园”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是此次“重走长征路”活动的第三个打卡点。这座高不过60米的石山,却是武钢的发源地。



1954年春天,参与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基地选址的中苏专家历经两年的跋山涉水,在武汉东郊登岸,攀上了这座小石山。一位苏联专家扬臂朝石山四周划了一道大弧,武钢厂址由此而定,石山就此成了武钢的一个中心点。宝武联合后,武钢有限创建城市钢厂,以“三治四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拆房建绿”。当时的石山山体破坏严重,部分区段还存在山体滑坡、塌方等安全隐患。山上的楼房也都已经破旧,杂草丛生,很难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称。公司启动了石山公园改造项目,投资3880余万元,对周边区域山体及植被进行改造,将这颗蒙尘的历史明珠,打造成了一个职工休闲游园区。


如今的石山,草木葱茏,步道蜿蜒,还设计了蒸汽机车等工业元素展示区,成了厂区中的一大景观。去年11月,陈德荣书记、董事长参观石山公园,看到这一山的翠绿和远处的高炉、厂房交相辉映,便欣然为公园取名“红钢绿园”。这里,又成了一个见证武钢绿色发展的一个“制高点”。



在打卡点了解了石山的历史,鄂城钢铁能源环保部能源管理室主任王和喜不由得感慨。他说,一路走来,武钢有限的厂区环境,让我大感惊艳。环厂西路,巨大的樟树发枝散叶。机修东路,高耸的梧桐绿树成荫。路边大片的树林和绿地中,不时有各色飞鸟掠过,或觅食、或休憩,一派生态和谐之景。可以想象,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心情将是何等的舒畅。同在武汉片区,王和喜又不禁自豪地介绍起鄂钢的变化来。他说,和武钢有限一样,这几年鄂钢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花溪湿地公园,已经向市民开放,迎来了不少市民团队参观。匠心园、厂前核心景观带.......处处皆美景。而且,鄂钢现在已经有一条工业游览线路,很多企业专程来鄂钢学习访问,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王和喜还在心愿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喜迎百年荣耀,对标超越自我”。他说,今天重走钢铁长征路,对我们80后来说尤其感受深切。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一定要扛起接续奋斗的重任。尤其是,尽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鄂钢能环工作的压力还是很大,与先进企业比还有一定差距。鄂钢也正在全力推进对标找差工作,一批能环项目正在实施中。如“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项目”明年3月投产后,每年可以多发2亿度电,并实现煤气零放散,为节能减排再作贡献。



“红钢绿园”的打卡处,志愿者们为大家准备了低碳徽章和低碳计算罗盘,组织者的这个创意让很多员工大呼惊喜。武汉武钢外贸码头有限公司员工胡宏华在打卡点领了不少,“这不仅是一个小纪念品,更是绿色钢铁的见证。我们公司就我一个代表,我得给同事们带点回去,让大家分享。”说起参加健步走活动的感受,老胡有点激动,“整个活动气势恢宏,给人一种震撼。”无论是武钢辉煌的历史,中国宝武的高质量发展,都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亲眼目睹了一路上的绿色环境,老胡更是大呼过瘾,“这里的环境,一点不比城区差,真是满眼绿意。事实证明,陈德荣书记、董事长今天提到的‘两于一入’是真真切切的!”


合力画出中国宝武“同心圆”

 

跨着豪迈的步伐,4公里不到路程很快就走完了,钢铁方队又回到了伟人像前。在这里,100多位来自武汉片区不同企业的员工齐心合力,“无缝对接”,摆出了一个“130”字样的阵型。那个“0”两面的弧度,一边是宝钢蓝,一边是武钢红,在绿色草坪的衬托下格外地显眼。同一个宝武,同一份荣耀。这个红蓝交汇的“0”是宝武大家庭的一个“同心圆”。那一刻,员工举着手机按动快门,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无人机在天空盘旋久久不愿离去,似乎想多拍一些这动人的镜头。



武钢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经理郑文望着眼前这一幕,心潮起伏。今年疫情期间,他和他的团队受命于危难,紧急驰援雷神山、火神山,近20天吃住在车上、办公室。“如果这个时候退缩,没有人会责难你,但那会是自己一辈子的遗憾,一辈子都背负的愧疚。”多么质朴而又崇高的语言,红钢城的英雄气概、钢铁本色,那么朴素地在他身上自然流露。忙碌了一上午,武钢集团绿城公司团委书记苏煜还没有离开。今天的活动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他和志愿者小伙伴们还在热烈地讨论今天的感受。“激发了大家的自豪感,感受到了一个伟大的企业强大的历史和文化力量”“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感受到了青年人身上的担子”……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高高耸立的伟人像,目光如炬,望向辽阔的江汉大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刻,伟人那声震寰宇的声音又从历史深处传来,那么地真切。“钢铁要过关,钢铁要过江”的谆谆教诲又在耳边响起。中国宝武130年,就是中国钢铁130年。这段历史是中国钢铁从积贫积弱,到做大做强的光辉历程,是一代又一代钢铁人不负使命、接续奋斗的创业画卷。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钢铁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重走钢铁长征路

百年薪火红钢城


大屏幕前

满是等着留影的人群

很多员工摘下了头上的遮阳帽

再望一眼那伟岸的身影


此刻

人们的心中

不仅有历史悠长的回声

也充满着时代激昂的召唤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把中国钢铁的脊梁挺得更高更强!




直播回看来了!“重走钢铁长征路”成渝片区活动精彩回顾不容错过!
【钢铁荣耀 铸梦百年】宁马片区“工业时光”摄影作品绚丽来袭!
“中国宝武130年”系列展之武钢主题展揭幕,现场传来生日快乐歌(附视频)
访谈 | 厚重的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编辑:张三不疯

摄影:施琮、张磊

出品:媒体中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