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门红!重庆钢铁多项指标亮了
邂逅 · 1659 期 · 3625 篇
2021年,重庆钢铁聚焦生产经营发展,围绕超千万吨钢铁企业建设目标,持续深化内部改革、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合理调整产销模式,深挖经营管理内部潜力。1月份,全面完成产量任务,取得了生产经营“开门红”,各项指标稳中有进、持续向好,部分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炼铁厂:高炉铁水产量一月份实现 65.6万吨,燃料比突破499.8千克/吨·铁;干焦比突破334.5千克/吨·铁;煤比突破165千克/吨·铁。各项指标均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炼钢厂:一月份,在1号转炉年修13天的情况下,炼钢厂实现生产合格量74.81万吨,交库合格量77. 13万吨,两项产量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
轧钢厂:一月份1780mm轧机产线轧制量42.32万吨、入库量41.73万吨,创历史纪录。
优化管理提升保障能力
各部门通力协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生产组织模式。炼铁厂围绕高炉生产、管理等方面找差距,系统梳理影响高炉生产的问题,定期开展高炉工长技术交流研讨,总结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压实领导班子分管责任,科学分解、推进年度任务目标。炼钢厂制订一系列“两炉对一机”等生产组织方案,实现连铸机通钢量最大化。轧钢厂逐一梳理轧线各工序制约轧制节奏的瓶颈问题,通过多方面优化,实现节奏提升,并采用集中生产难轧产品的方式消除潜在影响,确保整个生产的高效顺行。
梳理并建立清单化“消缺”机制,利用各种形式解决了影响炼钢工序高效化生产的瓶颈,实现钢产量上台阶。针对高炉升级改造项目中的新工艺、新设备,组织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强化对高炉、烧结、焦化工序一体化管控。精心组织开展生产管控预案演练,有效提升了员工能力和水平。优化点检定修和日维管控模型,持续提升日历作业率等关键指标,保持了高效生产态势。紧抓轧钢一体化排产,努力提升钢坯热装率,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加热时间,并强化产品库存周期管理,加快产品流转速度。
精益生产与精准激励齐驱
按照“管理极致,消耗极限”要求,从推进九大体系能力建设入手,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责任。通过提升体系强化管理,补齐各项短板,使员工标准化作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让员工实现由“管结果、按经验”向“管过程、按标准”的转变。完善“三级三维”对标体系,促进各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认真开展“三岗”活动,深挖细节,查漏补缺,将标准化作业落实到每一个岗位,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员绩效管理(KPI)的基础上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吨产量计奖,多劳多得,赏罚分明,搭建了员工岗位改善和积分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具体细则,将员工岗位改善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精准激励,建立“赛马”制度。通过设置技改项目进度节点奖、运行攻关奖等多项激励措施,推进全员参与指标改善,激发员工积极主动参与管理、改善指标,营造“积极向上,人人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技术创新促指标刷新
围绕“高富氧、高顶压、高煤比、高风速”等高炉操作技术,深入摸索研究高炉上部装料制度和下部送风制度,坚持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通过开展降低高炉燃料比、提煤比降焦比等技术攻关,优化操作模型,量化关键技术等措施,形成符合自身实际、规范的操作业务管理模式,促使高炉的稳定率和操控能力大幅增强,实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突破。
编辑:大S
制图:徐婉
摄影:赵淑花、樊莉、高玉佩、杜传
出品: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