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五章① | 逐梦田野景象新
开栏的话:
时间见证前行,奋斗书写荣光。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为不凡的成就。在喜迎市第五次党代会之际,我们推出“五年·五章”特别报道,回顾这份沉甸甸的答卷,向党代会献礼。
今天(9月13日)
让我们一起来看
《逐梦田野景象新
——五年来我市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综述》
↓↓↓
全文如下(滑动阅读)
↓↓↓
逐梦田野景象新
——五年来我市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综述
又是一年金秋,又是一场丰收。
眼下,行走在宛陵大地,一处处田野里收割机隆隆作响,农民们喜笑颜开地忙碌劳作。一座座田园综合体内花海似锦,吸引着各地游客打卡观光。一条条平坦村道通村达户、一户户农家小院温馨别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满满……
五年来,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突破126万吨大关。累计建成192.63万亩高标准农田,是2016年的近3倍。
五年来,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大幅提速,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千亿元,达1016.9亿元,12家基地创成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五年来,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高,从2016年的133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8928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603个,较2016年底增加419个。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120个村累计实现股权分红4355.98万元。
不断更迭的数据增长,正是五年来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最为直观、最为有力的写实与呈现。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我市不断铺展……
产业兴旺 土地生金长银
秋风起,晒秋忙。
如今,在绩溪县家朋乡,心灵手巧的村民,正把眺窗、阳台、屋顶当做画板,以辣椒、玉米、柿子等农作物为画笔,绘制出了梯田里最诗意的秋景。“春天游客来看油菜花,秋冬看‘晒秋’和向日葵,我们村现在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家家户户做起了民宿生意。”村民张立旺的话可不假,因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家朋乡不仅获批全国首个摄影小镇,还连续举办十三届“中国·绩溪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整乡实现了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络绎游人纷沓来”的转变。
家朋乡依靠旅游产业,实现了美丽蝶变。这是近年来我市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目前,全市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25家,其中国家级4家,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水阳的螃蟹“爬上”上海食客的餐桌,郎溪的青虾扎根常州菜市场,广德茶叶与江浙名茶一争高下……在长三角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市农业多维度接轨长三角,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去年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0·上海)上,我市300多个名优农产品在上海一经展出便销售一空。21家长三角地区大中型农产品经销商和我市现场签约金额达3亿元。在这次展会上,上海市农委、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和我市签订了沪皖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共建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我市农业与上海开启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并聚力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围绕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固链、绿色食品加工提档升级强链、绿色食品产业融合补链等,扎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行动。重点培育宣州鸡、郎溪黄茶、广德黄金芽、旌德灵芝等具有一定基础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去年,我市12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总产值37亿元,销往沪苏浙地区销售额22亿元,占比达78.3%。全市供应沪苏浙地区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产值达410亿元。
虾稻共生、青虾和螃蟹混养、火龙果下面种植桑葚和圣女果。这些看似新奇的组合,在宣州区洪林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这里,突破农业传统耕种模式的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模式,实现了一亩土地、多种收益的目标。“以前一亩地收几百块钱,现在一亩地可以收入几千块。”洪林镇七景村念念稻虾合作社社长罗念念说,现在有300多位农户从事水稻和龙虾轮作养殖,每亩地产生效益3000多元。
近年来,我市大力提倡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全方位构建绿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引领农业结构深度调整,为乡村振兴发展聚势赋能。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244万千瓦,较2016年增长10.4%。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呈现跨越式大发展已达25.4万亩,较2015年增加24.53万亩。特色水产养殖持续兴旺,目前全市拥有河蟹养殖面积22万亩,全市幼蟹培育面积4.5万亩,规模和产量在全国都位于前列。在种植业生产中,五年来我市升级改造13处城区保障性蔬菜基地,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0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34万亩。
改革深化 焕发绿色活力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变多,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市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通过统筹谋划、扭住关键、攻坚克难,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
“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个人,但是我们的身份变了,成了‘股民’,定期享受分红。”今年4月16日,宣州区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村民唐登英老人拿到了785元的分红,这也是她连续第五年享受到分红。该村在全市农村“三变”改革中第一个进行股份分红,所以也被誉为“宣城分红第一村”。
巷口桥村把村集体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获得的相应资金,转化为“人人持有”的股份。“三变改革”中,该村成立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多种经营,村集体经济去年突破645万元。“村里的事业经营得好,分红的钱自然多,村民支持发展的劲头一天比一天强。”该村党委书记祖朝娟自豪地说。
巷口桥的的嬗变,并非个案。2018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地级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
几年来,改革在各地乡村全面推进。我市成立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工作)组,落实四级书记抓改革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改革之路。对农业资源禀赋较好的村,加快土地流转,主打发展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中村、城郊村,由村集体投资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增加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对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盘活农房农具、农田农地、农水农树等资源,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在改革中,“变”出了农民收益的增加,“改”出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全市822个村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已有121个村实现分红,累计分红4991.44万元,村均分红41.25万元。村民不仅享受分红,还解决了就业问题,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强村从无到有,2020年经济强村达129个,比例达到16.5%,全部消除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空壳村。
今年8月10日,旌德县旌阳镇柳溪村两山银行挂牌成立,这是安徽省成立的首家“两山银行”,是农村改革的又一创新之举。一座山、一块地、一片水面……碎片化的生态资源只要存入“两山银行”,都可能转化为可计价、可交易的生态产品,交由市场开发运营,最终实现生态变现。
目前,该村已引进宁国蓝海森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村里投资承包林地发展香榧、白茶种植。“这样的改革形式,整合、优化了闲置资源,实现了大伙在家门口增富创收的愿望。”该村党总支书记姚洪武说。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通过改革,这句话在柳溪村成为现实。面对农村改革这个全新领域,在乡村田野中,在青山绿水间,各地主动探索、竞相创新。我市正向着农村改革的深处进发,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
内外兼修 点亮美丽乡村
走在我市的大小村落,很多人总是禁不住拿出手机记录村里的美景。照片里的场景,犹如水墨画卷:粉墙黛瓦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古井老树与乡愁记忆相得益彰……
每个村都有不一样的美!2016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同时,我市再次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行动计划。
整市推进,百镇千村,该如何做到美丽乡村百花齐放?规划至关重要。
我市坚持科学规划编制,注重建设实效,以旧村改造为主,保护村庄的乡土风貌、自然肌理、老屋旧宅、田园风光。并突出各个村特色和唯一性,打造出最大亮点。
泾县黄田村秉持“原貌恢复”原则,修复了境内保存的57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当粉墙黛瓦的黄田原始村落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不仅吸引了万千游客,还吸引了《大江大河》等电视剧来此拍摄取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宁国市西村确定了“遇见童年的自己”建设规划,目前农耕人家、蚂蚁王国、3D童趣村落等项目相继建成。宣州区朱桥乡确定了“打造特色揺橹小镇,建设梦里水乡”的建设规划,眼下一个连“江”接“湖”的秀美水乡雏形渐显……
五年来,我市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74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建设各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03个。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770个行政村开展环境整治,全市农村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全面完成城关镇以外的75个乡镇污水处理建设任务,以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实施为依托,同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2017年以来实际完成改厕16.3万户。郎溪、绩溪、广德、宁国陆续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表彰。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广德市卢村乡是好人评选的发源地。“寻找最美卢村人”系列好人评议活动挖掘了一批道德典型,培育了文明乡风,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近年,该乡又将好人评议工作从“选好人”向聚焦“学好人”转变。村民们还自发成立“好人”特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用身边人感化身边人、带动身边人……
五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实现思想提升、文化振兴。在广大农村家庭中,以干净整洁为目标、以清理垃圾杂物、乱推乱放为重点,大力开展“十星清洁户”创建活动。每个村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好人评选、文明祭祀倡导、邻里守望、文化育新风等行动,全面培育风清气正、文明高雅的时代新乡风。
这是垒筑幸福的家园,这里充满希望的田野。展望未来,一幅更加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等待我们去绘制,一个更加富足的乡村田园梦想,在等待我们去追逐。
策划:全媒体记者 张蓉
文字:全媒体记者 刘畅
摄影:江建兴 韦振 郑彤宇 邢胜超 宗京能 全媒体记者 戴巍
设计:全媒体记者 孙玉姣
来源 | 宣城发布
编辑 | 张蓉
审核 | 唐燕群
主办 | 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本文版权为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所有,
如欲转载请联系告知,
并在转载时文章开头或结尾处明显注明文章来自
“微信公众号:宣城发布,ID:xuanchengfabu”
谢谢合作
更多好内容,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