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一新,武汉人民喊你留下来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导读】建议中央成立湖北疫后经济恢复指导组,具体日常工作由陈一新留在湖北武汉负责。



 

昨日,陈一新主持召开武汉督导工作总结会,回顾总结50天来与武汉干部群众一道的战斗历程、战略谋划、战术实施、战地督导、战疫体会。

 

在会上,陈一新深情地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深爱着武汉,我深爱着武汉人民,武汉保卫战归根结底是为人民而战!”时隔两年重回武汉效力,不变的是为民情怀。“我的人生跟武汉结下不解之缘。武汉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感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50天虽然短暂,但永生难忘。”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番肺腑之言,饱含陈一新对武汉的深厚情感、对武汉人的深情牵挂,读后让人感动、令人泪目。或许老书记这几天就要踏上返京的路程。

 

陈一新2017年在武汉主政期间,提议要拍一部《武汉之恋》的电影或电视剧,讲述武汉企业家对武汉这座城的挚爱。其实,陈一新心中的“武汉之恋”更值得浓墨重彩地抒写和武汉人民永远铭记!



 

60多天前,失望亦或有些绝望的武汉人呼唤老书记重回湖北的声音响彻长江两岸。50多天前,“大家好,我是陈一新。党中央决定:我担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又能与你们一同战斗了!”的声音传来,武汉人燃起了希望。

 

事实已经证明,在中央指导组的领导下,湖北、武汉战疫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效。在与武汉人民共同战斗的日子里,陈一新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战斗“金句”、难忘的战斗身影。

 

“强信心、聚民心、迎大战,让干部重振精气神,让市民早日摆脱苦难,让城市早日恢复秩序!”

 

“控制患者增量,减少患者存量,防止疫情变量。”

 

“水龙头不关,拖地板再起劲也是徒劳!”

 

“宁可病床等人,不能病人等床”

 

“严格实施小区封闭管理和集中隔离”

 

“打好武汉保卫战,粮草要备足”

 

“既要抓‘硬封控’,又要做好‘软服务’”

 

“创建‘无疫情社区’,为城市解封创造条件”

 

“疫情数据背后是百姓的生命,是政府的公信力”

 

“网上舆情是‘风向标’,网上群众诉求是‘晴雨表’”

 

“弘扬大爱精神,动员更多校友楚商参与抗疫”

 

“一手抓激励动真格,一手抓问责不手软”

 

“要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大疫之时,人民群众有许多困难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有许多心灵创伤需要我们去抚慰。”

 

每天安排一个半小时召开碰头会,每天安排半天时间深入一线明查暗访或研究督导工作,这样有领导水平且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领导,正是人民期盼的好领导!



 

武汉保卫战,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看到武汉地铁公交重启、首趟列车抵汉,陈一新和武汉人民一样欣喜。但武汉人民知道陈一新又要别离,十分伤感。

 

都说疫情之中的武汉人民坚韧,其实武汉人民的内心也是脆弱的,如果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没有无数逆行者的拼命,没有组织的关怀,没有陈一新这样的精神支柱,武汉人民恐怕也难坚持到今天。

 

在武汉人心目中,陈一新既是党的好干部,更是自己的贴心人。他深刻理解党的政策,并善于创造性落实;他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他讲官话不讲套话、讲真话不讲假话,更爱讲、会讲老百姓的话;他真实而不做作;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部署工作头头是道,推动工作有条有理;他是理论上的“巨人”,更是行动上的“强者”。

 

近年来,他致力于研究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此一疫,他倍感市域社会治理亟需现代化。他强调,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把重大风险化解在市域作为努力方向。按照老书记的要求,期待重启的武汉要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标杆城市。



疫后经济恢复更是另一场艰难的战争,同样需要中央的坚强领导。建议中央成立湖北疫后经济恢复指导组,继续由孙春兰任组长(平时在京办公,关键时刻到湖北指导工作),陈一新任副组长。具体日常工作由陈一新留在湖北武汉负责。



公务员看方方日记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座城的开与关、一群人的悲与欢

很认真地聊一聊“人等床”“床等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