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阮成发的“滇峰时刻”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1120日,云南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阮成发同志任云南省委书记。

 

阮成发说,中央决定由我担任省委书记,接过云南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始终胸怀感恩之心和奋斗之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始终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印刻在灵魂骨子里、贯穿到工作生活中,勇于担当、勤勉工作,全心全意履职尽责,千方百计为民谋利。我将坚决做到绝对忠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将坚决做到尽责担当,保持省委工作连续性,集中精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将坚决做到清正廉洁,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和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头恪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做到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始终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生在武汉、长在武汉、深爱武汉的阮成发,2016年底从武汉市委书记任上离开武汉到云南任职已整整四年,终于登上了省委书记的高峰,书写七彩云南的最美篇章。

 

阮成发在云南的“三件事”

 

阮成发在武汉工作期间,多次表达他看干部用干部的“三件事理论”。他说,看一个干部行不行,只需三件事,安排的第一件事没办好,可以理解;第二件事没办好,可以原谅;第三件事没办好既不可理解也不可原谅。

 

阮成发就任云南省长后,干了很多事,但至少有这么三件事在云南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1、狠抓旅游生态重塑


刚上任省长不久的阮成发,就面临着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上的云南旅游乱象(见《云南省长阮成发的烦恼》),他以革命的勇气,铁腕的决心,全力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生态重塑、转型升级、涅槃重生:以“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理念打造全域旅游;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以“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

 

2、狠抓洱海保护治理


他亲任洱海总河长,始终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个标志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四个彻底转变”: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传统理念和“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

 

3、狠抓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打造“绿色食品牌”方面,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培育和壮大省内农业“小巨人”企业,聚焦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打造“拳头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按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推进“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具有云南特色、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阮成发在武汉的“三个大”

 

武汉这座伟大的城市,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和荣耀,离不开阮成发在武汉主政九年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2007年底,时任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的阮成发,果断选择到他深爱的城市武汉当市长,他说:“我将抓紧每一天,为武汉的发展,为武汉人民的幸福,忠于职守,奋发有为,鞠躬尽瘁。不愧对历史,不愧对875万武汉人民,不愧对‘武汉市市长’这个神圣的岗位。这将是我在今后的岁月里呕心沥血、不懈奋斗的唯一目标。”


他如是言,也如是行。


1、  大手笔提升城市品质


阮成发上任伊始,就大力推进城市建设,8条地铁线同时施工,2013年,全市在建工地超过一万个。因此,阮成发被起了一个“满城挖”的外号。对于自己的“外号”,阮成发表示,“大建设时期,也是出问题最多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很容易找到理由让一些建设工地不开工。但是,时隔3年、5年或者10年后,当我们回头看,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会对不住这座城市。”“建设不会停止,我会顶着骂名继续下去。”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曾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到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俞正声笑称,“阮成发,‘满城挖’,这个我知道。你们的思路是对的,办大事情就要下大决心。大建设时期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便,但建成之后会带来更好的服务与方便。”


现在,武汉密集的地铁线、便捷的二环线、重焕生机的中山大道、汉口江滩、东湖隧道、东湖绿道……“每天不一样”的武汉都是阮成发聚神思聚力抓的功劳。


2、 大格局谋划武汉2049

2011年,在得克萨斯州一座深山里,一群工人受雇在半山腰中建一座大钟:秒针一年走一格,表示世纪的指针一百年走一格,而钟上的报时器一千年才报一次。建造这座大钟计划用时6年,唯一的目标是:它要能运转1万年。在这座大钟的“官方主页”上,贴着艾略特关于探索的诗句:“我们不能停止探索,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将到达我们出发的地方,并且是生平第一遭知道这地方。”


20135月份,阮成发看到这篇短文《一切关乎“长远”》,触动了他对武汉这座城市的长远规划。201311月,武汉市委举办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他在会上作了《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我心中的武汉2049》的讲话。他说:

“武汉2049”的核心,在于解决“武汉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三大问题。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主管行政官员,都不能准确预测2049年的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但可以在技术上强调长远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我们希望通过‘武汉2049’让全市人民都知道2049年武汉大体要发展成什么样,让全市人民知道我们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大力度推进治庸问责


20011年开始阮成发就以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城市”为目标,掀起“治庸问责”风暴,每年重点解决十项突出问题,重点打击吃、拿、卡、要等损害发展环境行为,以及庸、懒、散的工作作风问题。


电视问政是开展治庸问责行动的一个平台,每一次问政会针对当年的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对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问询,并通过电视直播。一时间电视问政成为网红节目。


“治庸风暴”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市级领导也要接受电视问政,其时有的干部对阮成发还是有些意见的。

 

阮成发的三个特点

 

1、平民成发


阮成发出生于武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先后在工厂、机关工作。正如他所言“因为我来自老百姓,尽管走到领导岗位多年,但我始终有一种平民情节。”



他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等问题,以良好的服务造福于民,以真诚的行动取信于民。

在武汉他曾下决心解决好“领导批条子”问题,“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全部公开化,不是靠条子、靠关系、靠门道来获得,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来自老百姓家庭,父辈有工人、有农民,是因为党的培养、人民的信任,才能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如果我们都搞特权,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公平可言,大家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门道和关系才能成功,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


 

2、诗意成发


“诗的远方、梦的故乡”。阮成发非常喜欢这样推介云南。纵观阮成发的很多讲话稿,均不落俗套,不讲官话套话,而是诗意般的语言。


他在《我心中的武汉2049》中真情激荡:

2049,距今约40年之遥,我很难看到那一天。但,正因如此,研究武汉2049才更显重要和宝贵。我们今天遥望2049,是要让当代武汉人明确“城市目标”,避免走弯路,犯方向性错误;清楚“不做什么”,避免急功近利,造成对城市的致命伤害;清楚“要做什么”,避免错失机遇,成为历史罪人。我们要让子孙知道,生活在21世纪10年代的这一群武汉建设者,对这座伟大城市的所思、所想、所盼。未来40年,无疑将是沧海桑田,很多事说不清楚,也没法说清楚。也许,我们今天的想法,会成为子孙的笑谈,但我们对这座伟大城市的热爱与真诚,将不容置疑!”



他在《我心目中的东湖绿道》中深情告白:


东湖是武汉的明珠,是武汉人的城市记忆。武汉人与东湖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无论身处何地,东湖始终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孩提时代,每次到东湖游玩,就像过节一样。来之前,日思夜想,充满期待和憧憬;回去后,那些在湖边嬉水、草地追闹的欢乐,久久难以忘怀,很长时间都沉浸其中。

青年时代,还是喜欢往东湖跑。夏天在那里游泳,湖水清凉,湖风阵阵,一洗炎炎夏日的燥热。身心疲惫时,在湖光山色中散散步、骑骑车,内心的困顿就会一扫而光,整个人瞬间安静下来。


转眼几十年过去,我们的城市变了模样,路宽了、车多了、楼高了,一派繁华都市景象。但我们再来东湖,想在湖边随意地坐下安静片刻,想在湖中畅快地游上一段,想在湖堤上悠闲自在地骑行……这些原本唾手可得的,现在却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我经常扪心自问:这难道就是我们建设这座城市的初衷和目的吗?

城市不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城市不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陷入忙碌和烦扰,要让他们随时可以慢下脚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诗意栖居。


 

3、“狠人”成发


2011130日宣布阮成发就任武汉市委书记时,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这样讲:

“阮成发同志政治素质好,经过多岗位锻炼,领导经验比较丰富,思路清晰,视野开阔,有开拓创新精神。阮成发同志任武汉市市长以来,城市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中央和省委认为,阮成发同志担任武汉市委书记职务是合适的。”


有着鹰派书记之称的阮成发,他的狠主要体现在改革创新精神强,总是以革命的勇气、无畏的狠气来推进改革创新。任职市长期间阮成发亲自操刀写作《WTO与政府改革》及《加入WTO后再论政府改革》两本著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武汉市委就率先在全国成立改革办,并且相对独立建制。对于改革工作,他总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察,一时间武汉改革风生水起,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创新型城市等国家命题青睐武汉。

阮成发说,云南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正如我们的民歌所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当了省委书记的阮成发,担子更重了,工作更忙了,但武汉人民还是想喊一声“发哥,常回家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