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头部七大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大比拼,谁是王者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在过去未必是,但在现在和未来必定是。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在谋发展、谋民生、谋未来。


营商环境的优劣,不是优化者自己说了算,而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感受。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以前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和市场主体的需求和感受尚有落差。


“十四五”期间,各地将优化营商环境写进规划,继续深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等是我眼中的中国头部七大城市。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城市未来将怎么比拼优化营商环境。










拼目标




目标是牵引力。各大城市均确定了其未来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


北京: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滚动推出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提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国家营商环境示范区。


上海: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综合服务环境,把上海建设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争取在国际排名中稳步提升。


广州: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创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坚持最高最好最优,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动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融资、贸易、仲裁等营商规则体系。


深圳:到二〇三五年,成为法治城市示范,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范法治社会,营商环境位居全球前列。


武汉: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营商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成都:全力冲刺进入全球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前列。


杭州: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










拼品牌


近年来,各大城市在比拼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优势品牌。


北京:不断升级优优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将编制“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和北京诚信“四大示范工程”。


上海:着眼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着眼于“高效处置一件事”,使“一网统管”成为上海城市治理的关键支撑和重要标志。


广州:深化“一件事”主题套餐、“一门式”政策兑现、“一站式”公共服务等改革,擦亮“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深圳: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


武汉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以环节最少、办事最快、收费最低为目标,持续推进“五减五通”(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加快实现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


成都:升级“蓉易办”“蓉易享”平台,提升融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


杭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探索数字变革制度创新,以城市大脑建设撬动各领域改革,奋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拼力度



靠拼政策、拼资源来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当下,得拼改革创新的力度。


北京:深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完善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涉企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健全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规范PPP模式,积极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


上海: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推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推动经济社会管理权向各区和基层放权赋能。


广州:实行新业态触发式监管、沙盒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推广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


深圳: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深化破产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


武汉: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推进“五减五通”。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实现数据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共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成都:搭建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创新产品市场验证、技术迭代、应用推广、首购首用。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构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监管服务体系,推动包容审慎、智能智慧监管,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逐步减少由地方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推动环境预期更加稳定


杭州:争创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样本城市和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公民个人、企业法人、土地要素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务,实现“找部门办事”向“找整体政府办事”转变。大力推进党政机关数字化转型,迭代升级“亲清在线”功能机制,深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探索建立在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










拼速度



办事速度是衡量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最为直接的标准之一。


北京: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压减比例均超过70%,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减至0.21次。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上海:完善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与市场主体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接入,提高在线办理率、全程网办率,成为政务服务最优、营商环境最好的“网购型”服务城市。


广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5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35个工作日以内。领营业执照“秒批”已达到50%以上。


深圳:全面实施“网上办”“指尖办”和“一次办”,大力推行“秒批”“秒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平台支撑,全面提升“i深圳”系列服务品牌,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武汉:目前,办理事项平均时限3.6天,办理环节2.8个,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


成都: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行政审批手续承诺时限为60天,企业开办时间将压减至8个工作小时内。试点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


杭州: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针对企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将办理建筑许可环节减至5个环节13个事项,时间压减至15个工作日。实现财产登记一个环节、一天领证。










拼温度


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越好,市场主体的感受就越温暖。


北京:健全12345便企服务功能和市区两级走访企业、“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今年起将逐步推行北京市民在北京买房,可以不去登记大厅,网上全程办理。


上海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广州: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市场主体等参与政策制定渠道。深化国有企业整合,支持民营企业有序参与国企混改。健全政商交往行为规范指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深圳:推动构建简税制、轻税赋、严征管、优服务的地方税体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武汉:坚决破除制约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完善“企呼我应”工作机制,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成都:深化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健全分类分级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激励机制,实现要素供给、政策扶持和政务服务精准匹配。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杭州: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助万企、帮万户”活动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杭商精神,努力将杭商打造成世界级商帮。


往期推荐


“又红又专”钟南山、“只专不红”张文宏|粉丝给偶像张文宏医生的提醒

武汉新市长程用文的政府工作报告味道:“热、干、面”

雷军的“隔空充电”VS董明珠的“空调发电”

批评的尺度|骂一句“草包支书”就被跨市拘留

春节返乡疫情防控政策层层加码就是懒政、毁政

春节返乡核酸检测应该免费

揭秘当下社会之内幕:有钱人内斗、没钱人内卷,有权人内敛、没权人累趴

赖小民的药方

北上广深武成杭|一线城市未来市民生活图景展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