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的一二三四五六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陈伟俊,男,汉族,1966年6月生,浙江宁海人。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


1

组织对他的一个总体评价


2018年5月,陈伟俊就任温州市委书记时,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振鹤说,陈伟俊同志政治素质好,“四个意识”强,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态度坚决,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熟悉产业发展,善于统筹谋划,组织领导能力强;思想解放,改革创新意识强,推动工作力度大;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有激情。省委认为,陈伟俊同志兼任温州市委书记是合适的。相信他一定能团结带领温州市委一班人,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温州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





2

以“两个健康”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10月18日陈伟俊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以“两个健康”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两个健康”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

温州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就是一部风云激荡的民营经济成长史。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温州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创造了许多鲜活样本和宝贵经验,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点燃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星星之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温州人民积极响应、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放手大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颁发了全国第一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制定了第一部私营企业条例、出台了第一个股份合作企业地方性行政规章等多个“全国第一”。

激活了“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均耕地少、可用资源少、交通条件差的条件下,温州把“人”作为最大资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了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掀起了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全民创业浪潮,铸就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从前店后厂到块状经济、从专业市场到全球营销、从代工贴牌到自主研发、从收购兼并到设立境外产业园,温州始终勇立时代潮头。

蹚出了“跳出温州发展温州”的特色之路。温州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大力构筑“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互动开放格局,有175万温州人在国内、70万温州人在国外创业发展,建立了268家国内异地温州商会和350多个海外侨团,构建了内外互动、联接世界的信息网、资金网、供销网、商会网和乡情网。

实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有机统一。温州民营经济是典型的“老百姓经济”,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是重要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市在册市场主体95万户,其中企业24.6万户,相当于每10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个经商办企业,温州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量的99.5%、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95.5%、外贸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的95%、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80%左右。

3

三句话讲述温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回看走过的路温州人民敢为人先、始终屹立潮头

作为一个“时代标本”,温州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审视当下的路温州发展向上向好、正在酝酿蝶变

温州作为改革发展的先行地区,曾凭借着先发优势快速崛起,一度成为改革开放的耀眼明星;也曾因为发展阶段的变化,较早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蜕变的艰辛”。 

远眺前行的路温州前景无限美好、定能再创辉煌

置身这个伟大的时代,展望温州的未来,我们信心满满。信心源于中央和省委对温州的关心重视,信心也源于当前温州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信心更源于全市干部群众思进思变思发展的迫切愿望。


4

四句话推介温州


第一句话,温州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温州迄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东瓯王国的故地,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中国数学家的摇篮。

第二句话,温州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温州是一座通江达海、山城相拥、陆海交融的滨海城市,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旅游景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约四分之一,在这里可充分领略山之奇秀、水之秀美、海之神韵和文之灵气、商之活力。

第三句话,温州是一曲奋进的创业歌。

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难,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一个个《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的创业创新故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的一个传奇。

第四句话,温州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温州是温暖之州、温润之州、温情之州。温州人既商行天下,又善行天下、诚行天下,打响了“爱心温州·善行天下”的慈善品牌和“大爱城市、诚信社会、道德高地”的城市品牌。


4

勉励村社干部要当好“四种人”


广大村社干部要当好村社当家人”,肩负起新时代基层党建的重任,确保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当好致富领头人”,肩负起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当好平安守护人”,肩负起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任,以整体智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当好群众贴心人”,肩负起创造美好新生活的重任,以实干实绩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

加强政治能力建设需“四炼”


2019年4月19日他《学习时报》发表文章《加强政治能力建设需“四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政治能力内涵的深刻阐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

在践行“两个维护”中淬炼。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是领导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标尺。在汉字里,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对党忠诚必须是唯一的、纯粹的。 

在深化理论学习中修炼。坚持温故知新,探索“用学术讲政治”,深刻理解掌握创新成果形成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内在逻辑,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在应对风险考验中锤炼。政治能力是在斗争中锤炼出来的,既要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更要勇于经受大风大浪考验,更好地辨别政治是非、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

在强化担当作为中磨练。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头挑重担、啃硬骨头,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一级带着一级比质量、比位次、比创新、比项目、比环境、比担当,掀起“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实绩大比拼”的热潮。


5

五句话点赞温州人


温州人是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开创了许许多多的“全国第一”。

温州人是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

温州人是走向全球的引领者,成为了世界华商的重要力量。

温州人是创业创新的示范者,演绎了永不言败的奋斗传奇。 

温州人是瓯越文化的传承者,谱写了义利并举的动人故事。


5

“十四五”,锚定“五大新坐标”


坚定战略方向,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

 

明确战略目标,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把握战略定位,做强全省第三极、建好长三角南大门

 

强化战略支撑,系统建设“五城五高地”

 

筑牢战略基石,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


5

聚焦五个方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聚焦“感悟思想伟力”,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胸怀“两个大局”、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学史崇德增信”,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聚焦“发扬革命精神”,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勇立发展潮头;

聚焦“增强宗旨意识”,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聚焦“争当先行示范”,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锚定时代坐标、开创新的伟业。


5

发挥党建五大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2021年2月2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更好发挥“红色领航”的实质作用。

坚持组织引领,更好发挥“强基护航”的实质作用。

坚持发展引领,更好发挥“融合助航”的实质作用。

坚持创新引领,更好发挥“赋能竞航”的实质作用。

坚持能力引领,更好发挥“头雁引航”的实质作用。



6

深学践悟习总书记六大思维方法


我们要深学践悟战略思维方法,高起点打造“长三角金南翼、粤闽浙金北翼、浙江省第三极”,更好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我们要深学践悟历史思维方法,找准发展坐标,专班化推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等“五城五高地”建设。


我们要深学践悟辩证思维方法,统筹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努力实现城乡功能品质和百姓生活品质双提升。


我们要深学践悟创新思维方法,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市,从整体上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转向依靠人才、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上来。


我们要深学践悟法治思维方法,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让一流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要深学践悟底线思维方法,高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温州样本,持续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名片”。


6

六个围绕推动深化改革


围绕战略方向,破解建好长三角南大门、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基础性机制性问题;


围绕发展坐标,形成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改革开放标杆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围绕共同富裕,系统集成举措,深化路径研究;


围绕人才创新,推动科创力量布局、创新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发展;


围绕畅通循环,持续打响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污水零直排区、全域“无废城市”等建设。



【重磅】5年来15个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市长调整情况观察


“女辅警敲诈案”与民企的安全感


“70后”胡海峰,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